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8-14 03:26:01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引领着各学科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前,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几乎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比较重视测试结果和评估结果,而忽略了用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引导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长期这样,就会导致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和充分提高。进而导致大多数学生的朗读水平低、朗读能力差,致使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下降,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读”非常重要,作为教师更应给学生做好朗读的典范。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小学高年级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朗读课文时除了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外,还要做到语速适当、停顿得当、抑扬顿挫。课堂教学读文前,老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朗读。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他们才不会读的漫无目的,才能够读有所获。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我为学生提前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桂林的山和水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接下来我让学生结合预习带着问题熟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上情感。听了学生的读文后,对于比较难读准的字音笔者进行范读纠正,学生认真听后就会自动纠正错误。当然,读一遍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往往一遍朗读并不能真正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相反还会有许多的磕磕绊绊。

比如停顿不恰当、语速忽快忽慢、声音的高低起伏把握不到位等,这时笔者便范读引导,让学生模仿笔者读文的节奏、停顿、语气,反复朗读课文并纠正自己读文的不足。另外,在朗读的过程中即使是小小的标点符号、段落的划分,也要注意提醒学生小心留意,它们对全文的理解都很有帮助。把全文读通顺了,下一步就是要将文章大意了然于胸,能够概括文章大意,这样才能算是初步掌握了这篇文章。

明确了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步骤之后,我们将在朗读的前提下建立自己的朗读技巧,这才是朗读真正的目的。

2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在语文朗读内容上缺乏多样性

很多学生由于不重视朗读,缺乏朗读意识,目前他们只是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朗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注重朗读多样化的训练。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在模仿阶段,教师有声有色的范读可以很快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

比如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时,笔者带着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无限同情与悲痛的心情,语速缓慢、语气低沉、神色凝重地范读重点段落。孩子们看到我的表现也不禁悲从心来,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范读时我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许多女孩子也抹起了眼泪,男孩子们也一个个陷入了沉思。这种气氛感染了孩子们,使他们仿佛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小女孩备受饥饿、寒冷之苦时那种无助与绝望的心理。

这时,我立刻抓紧时间让学生模仿我读文时的情感自读体会,进而个别展示朗读,分小组朗读,集体朗读。这样,对学生感受、理解这篇课文的情感和主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的范读同时也对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2.2 学生对语文朗读缺乏兴趣及热情

现在,学生的功课负担较重,学业压力比较大,教师分配的朗读任务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在日常集体朗读中,许多学生自我要求较低,容易滥竽充数,缺乏朗读的积极性。这时,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3 针对问题的对策

3.1 培养学生朗读兴趣,增强朗读意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老师可以用范读时的神态、语气、动作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模仿老师读文时的语气、神态和动作去朗读课文。例如在《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带着动作,饱满而热情地范读“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班里学生在我的感召下,也振臂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那一刻,他们仿佛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份子。老师还可以用赞美鼓励来帮助学生享受朗读带来的荣誉感和认同感。

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比较充足的朗读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感悟。还可以开展朗读比赛、朗读角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中,笔者在必要的范读之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这样学生既可以回味模仿老师的范读,又可以熟悉文章,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朗读方式。同时笔者还引导班上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进行领读,因为榜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大多数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进取心,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在鼓励和榜样的带动下,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用心朗读,向老师和领读的同学学习,从而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3.2 丰富书籍内容来强化学生朗读能力

语文教科书只是朗读的一部分,只有大量阅读才可以提高朗读能力。小学生的词汇量不够丰富,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选择一些句子较短、词汇量不大、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的文章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练习。

学生在课后进行朗读训练的同时,笔者要求学生每天朗读一篇文章,并且互相监督学习。完成朗读任务的同学可以把自己在朗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分享给其他同学,也可以利用自习课时间把令自己感悟较深或有所触动的文章片段分享给同学们听,动情时笔者便亲自范读展示,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浓的读书氛围。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渐渐提高了。

4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对策

4.1 创设朗读的良好氛围

在小学阶段,学生一般都是学龄儿童,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理解和认知,尤其是在低年级。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已经在学校学习了几年,一般都熟悉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有趣的事情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许多情况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

因此,在教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朗读氛围,促使学生能够热情高涨地投身于朗读活动。在语文课堂上除了范读引领外,还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学生朗读过程中的调节手段,适时播放一些音频文件,使学生通过音频声音体验到相关朗读内容的情感色彩,引导学生进入最佳朗读状态,

4.2 制定完善且科学的朗读制度

几乎所有的活动都需要有完善的科学的活动体系。因此,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制定一个对学生和教师都具有约束力的相对合理的朗读体系及评估制度,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潜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朗读学习,从而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笔者在朗读教学中制定了坚持阅读不间断每日打卡任务,分别评选每月阅读之星和每学期阅读之星进行奖励,有效激发了班里学生的读书兴趣和积极进取精神。

5 结束语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大声朗读创造良好的氛围,必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努力使学生真正爱上朗读并积极主动地朗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hyukhae⌒❤∮2024-03-20 02:08♀♂hyukhae⌒❤∮[国外网友]124.160.171.93
    现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于机械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需要改进。
    顶6踩0
  2. _丆愿,想起2024-02-12 14:21_丆愿,想起[四川省网友]202.72.85.12
    3.
    顶9踩0
  3. 望雪2024-01-07 02:34望雪[国外网友]202.153.51.50
    我觉得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培养阅读兴趣让他们从小就喜爱阅读。
    顶3踩0
  4. 圆舞曲2023-12-01 14:47圆舞曲[吉林省网友]43.255.147.153
    2.
    顶0踩0
  5. 开心岛2023-10-26 03:00开心岛[台湾省网友]122.113.47.150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需要更注重情感表达和语调准确让孩子真正理解语文美。
    顶0踩0
  6. 在暮色中仰望星空2023-09-19 15:13在暮色中仰望星空[北京市网友]103.49.15.119
    1.
    顶2踩0
相关阅读
低年级语文辅导问题梳理:拼音和字词 家长掌握技巧轻松解决

低年级语文辅导问题梳理:拼音和字词 家长掌握技巧轻松解决

低年级的家长在孩子的学习路径中,属于关注度比较高的一批家长了

2019-02-09

小学各个年级语文学习的问题 只有了解原因 家长才知道如何应对

小学各个年级语文学习的问题 只有了解原因 家长才知道如何应对

很多家长认为,三年级现象只存在于三年级,事实上,每个年级段都有其学习特点,同学们在语文学科上遇到典型的学习问题,都可以被称之为现象

2023-08-24

低年级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低年级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较强的认知能力

2023-05-2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存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存的问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运用思维进行思考,提升对文章的欣赏能力

20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