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我喜欢论语 但不喜欢于丹:用孔子的话讲她太巧言令色了

时间:2023-09-09 03:59:01

相关推荐

我喜欢论语 但不喜欢于丹:用孔子的话讲她太巧言令色了

于丹在中国最高大上的国学讲坛上出了名,可也栽在了这个最高大上的讲坛上。经历过短暂的热潮后,于丹热归于冷寂,甚至很多人开始倒于丹,骂于丹。我对她的感情倒没有到那种厌恶的程度,但就是那种没理由的不喜欢。但我知道肯定不是因为她讲论语,讲国学。

直到我看了一些于丹的书,才找到了不喜欢她的理由,原来是因为我太喜欢论语,太喜欢国学,所以才这么的不喜欢她这么讲国学。她是怎么讲的呢?

一、炒冷饭,没新意

炒冷饭,没新意是我给她讲论语的第一个总结。她的文字,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夸夸其谈和善于引经据典,但是读过总感觉空洞无物,毫无创新。语言是思想的载体,真正的好口才一定是深刻敏捷的思想的表露。所以,听她讲述论语,还不如找本《论语》,《庄子》,真的太少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二、絮叨絮叨还是絮叨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悟空,因为他勇敢、真实,最讨厌唐僧,因为他絮叨。所以,不喜欢于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絮叨。很多道理,本来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甚至不用说,因为是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于老师可以磨磨唧唧讲半天。这样的话痨本来就容易招人烦,可再拉上孔孟圣人忽悠人,就更让人反感。

三、文字中的低级错误

看于丹的书,细心的话你会发现,这些文字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出自一个名校教授笔下。句子结构混乱,逻辑不清,有些语法都有问题,动词名词形容词词性乱改。也难怪,于教授那么忙,估计书都是助理们编的吧。

四、演讲一流,巧言令色

于丹演讲水平还是不得不佩服,随便一个老掉牙的题目能口若悬河的侃半天,再配上夸张、优美的手势和肢体动作,直把人听得云里雾。但是讲的内容,是真的一般,讲的东西几乎是稍微有点国学语文知识的人都知道的。

我听过余秋雨先生的讲座,博古通今,发人深省,平实的言语中透漏出他的智慧与学识。他讲课不炫耀,但是总会给我们带来思考。李敖的演讲虽然张扬但妙语连珠,谈笑风生之中,中国知识分子的勇气与责任感令人敬仰。可于丹呢,真的很难和这些大师们相提并论!

小结:

当然,于丹作为一个名校教授,肯定也不是一无是处,我相信在大学里她是个好老师。但是其能力和学识,也仅限于站稳一个大学的讲坛,但是占据央视的讲坛,可能还需要掂量自己的那两把刷子。我喜欢论语,但不喜欢于丹:用孔子的话讲她太巧言令色了。

/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Emp°蒓静2023-11-22 12:14Emp°蒓静[西藏网友]202.150.35.172
    对于论语喜爱是可以理解每个人对于不学者都有自己法和取舍。
    顶7踩0
相关阅读
于丹讲《论语》:努力建造心灵的灯塔

于丹讲《论语》:努力建造心灵的灯塔

后来受到过民间的一些批评,诟病她只知鸡汤似的解读和灌输,一味地引导人逆来顺受,热度稍减

2023-09-25

于丹不懂《论语》?复旦教授朱维铮说:她压根不知《论语》为何物

于丹不懂《论语》?复旦教授朱维铮说:她压根不知《论语》为何物

此时人们虽然已经走进了二十一世纪,但网络社会还未发展起来,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并不丰富,只能依靠传统传媒,尤其是在获取知识方面更是渠道颇少,毕竟

2014-04-26

被20多个博士专家联名反对 于丹的妙语连珠是智慧还是正确的废话

被20多个博士专家联名反对 于丹的妙语连珠是智慧还是正确的废话

而在百家讲坛这个舞台上,有一位讲师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2006年十一长假期间在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自己对于论语的诠释,大受好评

2007-11-05

说《论语》 谈《庄子》 于丹教授带你感悟古典文化之美

说《论语》 谈《庄子》 于丹教授带你感悟古典文化之美

作为古典文化的传播者,于丹教授不仅让古典文化走入国民内心,更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于丹教授曾说:让经典走近千家万户属于人们享求文化平

201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