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曾经轰动一时的于丹 写书销量600万册 却因一句古文跌下神坛

时间:2023-12-06

但是学习国学文化知识,需要有专业性的知识和文化底蕴,再加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又都以文言文成书,这无疑是一道学习的门槛,使得现代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随着近几年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学习国学文化知识,需要有专业性的知识和文化底蕴,再加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又都以文言文成书,这无疑是一道学习的门槛,使得现代很多人望而却步。

正所谓曲高和寡,现代人也崇尚快餐文化,又忙着经济建设,我国的传统文化长久以来得不到普及。21世纪以来,一些专研历史的教授和学者,试图通过浅白易懂的语言,教大家认识传统文化的精髓,一边解读历史,一边谈笑风生,所以传统文化在近几年得到了升温,于是《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便应运而生了。

《百家讲坛》一经举办,就声名大噪,而且节目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有很多主讲者也凭借这个节目,走向了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明星之路。于丹,就是其中的一位。

万人追捧的于丹

说起于丹,大家都不陌生,于丹凭借对《论语》的独特见解,一跃而成为万人追捧的国学大师,在国学圈子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她,讲课方式让人感觉是如沐春风,在当时轰动一时,风光无两。

于丹在《百家讲坛》中,把孔夫子的形象通过另一种方式呈现给大家,传递的是一份正能量,也是一种人文的关怀。于丹每一次讲课,都能吸引很多求知者,并且愿意在她悦耳动听的声音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百家讲坛》成就了于丹,于丹也让《百家讲坛》这个节目收视长虹,不论走到哪里,人们纷纷和于丹合影留念,于丹也多次举办大型的讲座。2006年,可以说是于丹最火的一年人们想起国学大师,很自然地就和于丹联系在了一起。

声名在外的于丹,仅《于丹〈论语〉心得》一书在国内累计销量就多达600多万册,而且还多次再版,翻译成30余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但是作为一名文化学者,其主要的目的是更加精进自己的学术水平,专心致志地做事,才能被人们尊重。如果一旦陷入利益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就会被冠以“敛财”的恶名,那么将会被世人所抛弃。

因一句古文跌落神坛

很多事情的成败只在旦夕之间,尤其是学者,倘若对古文的解读不到位,甚至胡乱解释一通,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于丹因为误读了一句古文,产生了重大的失误。《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话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但怎么解释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丹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女子有时候在一些小事情上纠缠不清,说的道理也不明白,就像孩子一样让男人束手无策。

这样看来,孔老夫子似乎有歧视女性的嫌疑,但是果真如此吗?于丹此语一出,让很多文人不以为然,甚至还公开地批评于丹完全曲解了孔子的意思,而且扭曲了原文。

我们要理解孔子说这句话的真实意图,一定要回到当时的历史之中,这样才能把握住孔子说这句话的对象。事实上,“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中的女子和小人,指的是君主身边的小人和臣妾,这是孔子告诫大家要注意防范身边的女子和小人。

而有的学者认为,这里的女子并不是指女人,“女”通“汝”,是一个通假字,孔子的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人和顽皮的小孩子一样,怎么讲道理都不听,真是让我感觉到很生气”。

而后面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是说,和他们过于亲近,对方就有恃无恐,不讲礼貌,到处说自己的不是,如果疏远他们又会招致他人的怨恨,认为自己瞧不起他们。

由于于丹错误的解读,网上有很多人开始怀疑于丹的真实文化水平,如此牵强附会的解读,也实在让人难以信服,于是就有人说于丹不尊重国学文化,还给她扣上了一个传递错误信息给观众的大帽子。

总结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问经过仔细的推敲,我们总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于丹当时讲解《论语》,其初心是好的,是为了使得国学文化发扬光大,这一片诚心我们是有目共睹的。

当然有诚心是首要的,但是还要有过硬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让人信服。否则只能犹如昙花一现,事业也会在一片嘘声当中雪藏。任何的国学传播,一旦和利益沾上了边,就会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作为一个学者,还是要潜心专研,这样才能被世人所尊重。

今日话题:你认为于丹的解读有道理吗?对此,你又是如何理解“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们一起学习和交流。文 | 国学大观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国学大观园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曾经轰动一时的于丹 写书销量600万册 却因一句古文跌下神坛》,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静海墨云2023-12-23 20:20静海墨云[河北省网友]43.228.101.108
    于丹的成功并非坚不可摧,对任何人来说失败都是可能的。
    顶0踩0
相关阅读
以讲述《论语》走红的于丹 水平到底如何?朱维铮:她根本不懂

以讲述《论语》走红的于丹 水平到底如何?朱维铮:她根本不懂

...绝大多数中国人连诗词也不读了,更何况数千年前生涩的古文呢?现在突然出了个专家,在权威的舞台上用通俗的语言解读这本经典,还引来了数千万人围观学习,从这方面看,正面的意义绝对是不能否定的,这也是李泽厚等学...

2008-03-14 #经典句子

于丹不懂《论语》?复旦教授朱维铮说:她压根不知《论语》为何物

于丹不懂《论语》?复旦教授朱维铮说:她压根不知《论语》为何物

...,于丹因为《论语》而走红,却也因为《论语》被赶下了神坛。历史学家朱维铮、深圳大学徐晋如都曾经炮轰于丹对于论语的理解水平非常低下,徐晋如更是奉劝于丹的追随者“不要把厕所当客厅”。于丹的水平真有这么拙劣吗...

2014-04-26 #经典句子

老梁:于丹讲的《论语》都是正确的废话 你怎么看

老梁:于丹讲的《论语》都是正确的废话 你怎么看

...这也就是为何被人说"一分钟一个硬伤"。言行不一,跌下神坛如果说于丹一直如她的言论那般生活,将"心灵鸡汤"坚持贯彻在生活中,那她在生活中也许同样能获得人们的尊重。但她没有这样做,"鸡汤"只是煲给观众的,自己的目...

2023-06-21 #经典句子

于丹在文化界昙花一现 从国学大师到跌下神坛 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于丹在文化界昙花一现 从国学大师到跌下神坛 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高峰竟然那么短暂,仅仅维持了6年时间,她就被推下“神坛”,现在几乎无人提及,她的成功如同昙花一现。于丹从万人追捧到千夫所指,从绚烂复归黯淡,她究竟做错了什么才导致了这样的下场?2006年金秋十月,《百家讲坛...

2016-01-02 #经典句子

从《论语》专家到人人嫌弃 被北大学生轰下台的于丹 经历了什么

从《论语》专家到人人嫌弃 被北大学生轰下台的于丹 经历了什么

...,但是有这么一位教授,她也曾火爆一时,但如今却跌下神坛,无人问津,她就是曾被万人追捧的于丹。那么,这么一个大学教授,为何如今会成为这样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讲一讲。于丹的发迹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于丹...

2009-04-23 #经典句子

想为于丹老师 陈果老师说句公道话

想为于丹老师 陈果老师说句公道话

...,感觉挺不错,心灵鸡汤让人暖暖的。后来,看网上十名古文言博士联名倒于,主要说于丹老师是影视学博士,古文水平相当于中学生,怎么能公然被捧为国学大家,还在央视讲《论语》?这既有酸葡萄心理,也有文人相轻的成...

2009-10-05 #经典句子

她是曾经的“国学大师” 解释了一句古诗词 让她跌下神坛

她是曾经的“国学大师” 解释了一句古诗词 让她跌下神坛

...绚烂多彩,让我有一直想听下去的欲望。她把一些晦涩的古文变成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把那些古人代代相传的史书文献讲得更加生动透彻。只可惜,曾经妙语连珠的于丹老师,仅仅是因为说了一句古诗词,如今已是风光不再。200...

2024-01-16 #经典句子

“国学大师”于丹为何会落败?梁宏达这句话一针见血 解释原因

“国学大师”于丹为何会落败?梁宏达这句话一针见血 解释原因

...觉地失了本真?为什么说只要时间到了,她就一定会跌落神坛?他在伦敦时不把人放在眼里的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个公众人物,时时刻刻都暴露在大众的视野里,她的行为受到多方的关注,岂容她任意撒泼?对于于丹本身...

2023-06-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