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论语》值得一看的四句话 读透人生百态

时间:2023-07-09 02:09:01

相关推荐

《论语》值得一看的四句话 读透人生百态

文|慕亭衣

曾经网络上有个很火的话题:

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还要读《论语》?

读《论语》还有意义吗?

有一句热评是这么说的:

即使《论语》中有些话具有争议性,但到现在,《论语》依旧为我们的人生做出了很多重要指示和精神指引。

对于这句热评,我深以为然。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成书于战国前期。其中的经典不断被反复使用,不断被人们称赞,这全都是因为该书中有我们需要学习的为人处世。

第一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自《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孔子说:“学了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温习,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时”,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习”是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而“说”则与“悦”,是一个意思,译为愉快、高兴。

“有朋”则指志同道合的人。

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

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但这番话倒是对我们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对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要感恩,喜悦。放在当今,朋友二字有多珍贵?谁也不会抛下自己的事情跑来见一个朋友,但若是朋友的到来,咱们一定要倍加珍惜。

对于学习,我个人觉得无论在哪个年龄阶段,都是必需的。不学习,我们便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儿?不学习,我们便无法及时获取当下实时更新的事物。

所以,学习和朋友,是不是显得很重要?

第二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曾子是孔子的徒弟。

曾子的这番话说的是:“我每天数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已温习?”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

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

《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曾子还特别提出了“忠”和“信”。

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

“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第三句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第四句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此句讲君子对待则的行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重则;学则;过则。重则是态度,学则是行为,过则是过程控制。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了就不会顽固不化。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

君,有群德之人。则是刀和贝的组合,表示在贝或者是鼎上刻画。刻画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天地规则。所以则表示的是不变的,恒常的规律,也就是易经中的不易部分。

君子之威何来,在其行之笃。但君子本是和乐的,不是为了显威,不重则不威,是一句劝诫,是君子之修。一个人有了威之后,要懂得收敛。

不重则不威,事情不重,就不要过分较真。

孔子指出了初学君子的修养,第一就是让自己从这种较真得力的状态里解脱出来。不重则不威,能分出轻重缓急,则威用自如,君子就能轻灵自在,不会隔绝与人,该担当处担当,其他时间,就是和乐的状态,不必时时刻刻绷着一张脸。

主忠信,此处之主,郑玄注“亲也”,亲近之意。所以主忠信的意思为“亲近忠信之人”,且前人由此以为,如此解释与后文“无友不如己者”相接,文义晓白。

“无友不如己者”,既然是朋友,表示就是自己愿意主动接近的。这句话不是判断朋友的标准,重要的是对方这个人,不是和自己一样,是有相同的志趣、操守以及品行。

“过则勿惮改”,君子不是完人,世上也无完人,所以君子也会有过。君子会比普通人更难改过,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内在好恶分明,是非动然,不会如小人一样,文过饰非,掩盖自己的问题。面对自己的过错,君子比谁都更加的自责。

知道了自己问题所在,承认它,并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担责。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说的很重要的资料。

“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忽视的经典。

而今的我们,更要读《论语》。

读《论语》有以下几点一定要了解:

第一、《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

第二、《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

读《论语》可以告诉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这个社会?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如何面对未知的未来,还有自己?

对于迷茫的你,相信可以带给你一些感悟。

此外,《论语》还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带你向上走,带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力量。

所以,读《论语》可以带给你安心,还可以带给你希望。不妨试一试?

#论语#

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小事,我是慕亭衣,记得关注我哦

(全文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上官↗2024-01-12 04:13❤↖上官↗[天津市网友]43.248.58.157
    读《论语》,让我对人生和人性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顶0踩0
  2. 亦扬2023-11-10 19:31亦扬[火星网友]150.223.241.87
    这些句子读起来简单,但是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顶1踩0
  3. 骑马下乡2023-09-09 10:50骑马下乡[贵州省网友]203.33.4.195
    《论语》中的每句话都是至理名言,值得细细品味。
    顶4踩0
相关阅读
熟记论语4句话 教你认清身边小人 蕴含无穷智慧

熟记论语4句话 教你认清身边小人 蕴含无穷智慧

其中在这个时期,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孔子了

2023-10-21

当诗经遇上论语

当诗经遇上论语

译文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2022-11-23

《论语》:牢记孔子5句话 做一个有品行的强人!

《论语》:牢记孔子5句话 做一个有品行的强人!

第一句话,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人之所以是一个人,在于他能够立志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麻雀的志向在于蓬蒿,所以它只能在蓬蒿之间飞翔跳跃

2009-11-14

《论语》说“君子不器” 君子当全才?这话用道家思想解读更经典

《论语》说“君子不器” 君子当全才?这话用道家思想解读更经典

君子在孔子看来是理想人格,亦是后世无数遵从儒家思想的文人雅士追求一生的目标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