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诗句“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 让中原王朝如此憎恨

时间:2023-12-07

楼兰之名始见于史记的所载,又名鄯善国,位于如今的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提起楼兰国,稍懂历史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它是我国古代西北部的一个小国家。楼兰之名始见于《史记》的所载,又名鄯善国,位于如今的中国新疆罗布泊西北岸。

很多读者对楼兰的认识,都是通过唐诗名句得知的。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首《从军行》中的第四首诗作,就曾这样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还有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作《送剑与傅岩叟》中也写道:“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在这些诗句中不难看出,古人对楼兰国的印象非常不好,甚至怀有憎恨,那么楼兰国究竟做错了什么?会引得人们深怀敌意。

文献记载,在公元前1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楼兰国就已经存在了。当时中原地区是七雄争霸的格局,在中原的西北部并存着楼兰、月氏、匈奴等小国。

当时匈奴的实力还很小,周边还有东胡和大月氏,另外当时战国七雄之间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胡人入侵先携手抗敌。所以那时候匈奴也不敢觊觎中原,和楼兰可以说平起平坐。

秦末汉初,漠北草原之上出了一个霸主,冒顿单于。他杀父夺位,此后又击败了东胡和大月氏,一统草原,而且趁此机会夺取了当年蒙恬收复的河套地区。这时候楼兰开始臣服匈奴,匈奴也开始对中原汉民族构成威胁。

当时大汉初定,刘邦意气风发准备御驾亲征,谁知道却被冒顿单于大军围困在了白登,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登之围”。后刘邦虽侥幸逃脱,却从此不敢与匈奴正面交锋,开始采取和亲政策,养精蓄锐。

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一改过去对匈奴安抚、忍让的外交态度,开始以军事实力强行换取和平。另外,为了孤立匈奴、开拓贸易路线,汉武帝先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探查各类情报,随后又多次派兵解除匈奴对各国的控制,与许多西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当时楼兰身处交通要道,是汉朝使者的必经之路,那时候楼兰臣服于匈奴,所以楼兰王在匈奴的授权下,常常对经过的汉使实施抓捕,这样的行为毫无疑问触怒了汉武帝。

元封三年(前108),汉武帝派大将赵破奴率军数万进攻楼兰。在汉军的绝对优势下,楼兰王被俘,楼兰归附于汉。等到大汉撤军后,匈奴又开始威胁楼兰对自己臣服。

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前104)再度对楼兰用兵,这次楼兰王再度被俘虏,面对汉武帝,楼兰王也是无可奈何。楼兰作为一个飘摇的小国,注定成为大汉和匈奴之见交易和用兵的棋子。

后来,在匈奴国为质的侍子安归成为了楼兰王,开始对匈奴言听计从,并且和匈奴进行联姻。自此,楼兰成为了西汉的心腹大患。而在西汉为质王弟尉屠耆则是投降了西汉。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楼兰就一直被中原人憎恨。汉昭帝元凤四年,汉朝派遣刺客傅介子去前往兰,将安归刺杀,并且立尉屠耆为新的国王,将楼兰改名为鄯善。

为了防止匈奴人再度来袭,朝廷专门派出了一支汉军在那里屯田守备。神爵二年(前60),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统治,汉宣帝下令设置西域都护府,楼兰便是其中一员。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楼兰都依附于中原政权,它先后臣服于曹魏、西晋、北凉、前秦等,还依靠着中原的支持发展壮大,一度成为西域最强盛的七大政权之一。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时,热衷于开疆拓土的太武帝为了更加通畅地连接中原和西域,选择了消灭楼兰。太平真君九年(448),存在约六百年的楼兰古国彻底宣告灭亡。

随着战乱和气候的变迁,楼兰国最后逐渐被黄沙掩埋,消失在了茫茫大漠里。直到二十世纪初,它才被瑞典探险家发现,才开启了一段对其追溯的历史。

由此可见,楼兰国在历史上被中原文化痛恨的原因,不外乎两种。

其一是,楼兰时常背叛,导致商路不通;二来是出于统治者维护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说到底,楼兰其实也身不由己。

楼兰灭亡于北魏,到了隋唐时期,匈奴也改朝换代被灭,那时候与中原对峙的游牧民族是突厥。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曾多次对突厥用兵。

这时候文人们,边塞诗人们,回想起汉朝和匈奴的关系,不得不借用楼兰来抒发一下感情。唐宋诗词里的“楼兰”,更多的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必胜的信念,也是情感的寄托。

读者们,关于“历史上的楼兰古国”,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诗句“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 让中原王朝如此憎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勇敢爱2024-01-02 03:35勇敢爱[海南省网友]203.24.56.37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好震撼,我对楼兰的历史很感兴趣,想了解更多关于他们的故事,让人不禁好奇中原王朝对楼兰有怎样的憎恨。
    顶0踩0
  2. 墨雨轩居士2023-12-20 05:33墨雨轩居士[福建省网友]103.43.184.159
    哇,这句诗好有力量,楼兰到底都经历了什么,才让中原王朝对他们产生这么大的憎恨呢?
    顶3踩0
相关阅读
楼兰为何让中原人如此憎恨 写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

楼兰为何让中原人如此憎恨 写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

...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景旷远的西域场景。“不破楼兰终不还”,历史上楼兰究竟做了什么,让中原人如此痛恨这首诗前两句说到青海的天空很低,乌云遮蔽...

2014-04-16 #经典句子

楼兰:灭国数百年却被诗人写进诗句屡屡提起 中原痛恨楼兰为哪般

楼兰:灭国数百年却被诗人写进诗句屡屡提起 中原痛恨楼兰为哪般

...个神秘莫测的地区曾经拥有过一个先进的文明,那就是“楼兰文明”,而我国古代的诗人也多次在诗中提到“楼兰”一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就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著名诗句;而李白也不甘人后,在...

2014-03-28 #经典句子

古诗句: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指哪里?楼兰的结局又是如何?

古诗句: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指哪里?楼兰的结局又是如何?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会看到有句诗是说“不破楼兰终不还”,甚至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发誓言也会用到这一句,虽然这个句子我们都很熟悉,但是这楼兰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走进楼兰,说一说这里楼兰似乎成了...

2023-07-12 #经典句子

楼兰在哪里?为何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 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楼兰在哪里?为何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 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也叫鄯善国,从汉朝敦煌郡出玉门关之后,有南北两条路通往西域深处,以《汉书》的记载,楼兰位于南路,出玉门关后,经楼兰,沿着南山北面,顺着塔里木河往西走就能到莎车(今新疆喀什),再...

2016-07-29 #经典句子

100年前最激荡人心的诗句: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100年前最激荡人心的诗句: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志气豪迈的热血诗歌。我们看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还有今天我们要说到的这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

2020-04-02 #经典句子

情感要从娃娃抓起 这些爱国的诗句一定要让孩子会背

情感要从娃娃抓起 这些爱国的诗句一定要让孩子会背

...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

2022-12-03 #经典句子

刘禹锡和杜牧的怀古诗实在精彩 这首元曲中多用两人诗句典故

刘禹锡和杜牧的怀古诗实在精彩 这首元曲中多用两人诗句典故

...一首元曲虽然哀悼的六朝旧事,但是又何尝不蕴藏了对于中原王朝逝去的悲哀?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008-02-29 #经典句子

高句丽究竟做了什么?为何隋唐两朝 四代帝王 非灭他不可?

高句丽究竟做了什么?为何隋唐两朝 四代帝王 非灭他不可?

...大雨,军粮不济,也殍遍野,30万人,死了个七七八八,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的战争,拉开序幕,此后70多年,隋唐两朝,四代帝王,拼尽全力,终于将高句丽从地图上抹去……高句丽究竟做了点啥?为何隋唐两代如此憎恨高句丽...

2019-11-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