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王小波: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 比争夺话语权更能看清人性

时间:2023-08-14 02:10:01

相关推荐

王小波: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 比争夺话语权更能看清人性

王小波在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篇同名文章写下了他对沉默的看法: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的杂文集其实同他的小说同样精彩,有人说他的文字是无病呻吟,有人说他对于现实的批判过于直白,也有人说他的文字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意犹未尽,还有人说他被捧得过誉了。

无论怎样,王小波给这个时代留下的终是无尽的思考,还有他那自成一体的“小波体”语言。

在《沉默的大多数》里,王小波一开始就讲了一个《铁皮鼓》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过于荒诞,于是他决心要永远做小孩不肯长大,一种力量成全了他,他便成了个侏儒,当然后来,他因为一些事改变了他的想法,也终于长大了。

王小波借用这个故事引出,人不想长大是不可能的,但是,若想保持沉默还是可以做到的,因为:

沉默,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

为什么有的人想不断地争夺“话话权”,而有的人却在极尽可能地保持沉默呢?

王小波在书里说到一句福柯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力。

其实他倒认为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权力即话语。

当然这个问题,我不想深入讨论,王小波敢说的但我却不敢在此说,原因大家都懂。

有关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我推荐一本书可以去看一下,阎真的《沧浪之水》,当然我也写过有关于它的一些感悟:

六读《沧浪之水》:我看到了这六条官场里的“生存法则”

说回王小波的有关“沉默”,他说:

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仿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我可没有想到自己会保持沉默直到四十岁,假如想到了,未必有继续生活的勇气。不管怎么说吧,我听到的话也不总是那么疯,是一阵疯,一阵不疯。所以在十四岁之前,我并没有终身沉默的决心。

记得小时候的那三年困难时期,有一次家里吃饭时突然每人的碗里有了一片腊肉,然后他的弟弟看见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冲到阳台上去大吼:“我们家吃大鱼大肉啦!”结果只能是被父亲拖回来臭揍了一顿。

那时的王小波便知道,没事别大呼小叫,也别总是什么都说出来,特别是当一些事情还没有成就的时候,或是在预想阶段,刚刚进入状态时,最好保持沉默,与其弄得世人皆知,失败了灰头土脸,遭人嘲笑,倒不知成功后给别人一个惊喜。

话语权总是教给了人们很多东西,看清了很多人情冷暖,但在沉默中分辨的善恶,看透的人性,要比语言来得更加有力、真实。

因为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有时候在沉默中学来的会让你体会更多。

沉默的力量

鲁迅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可见,沉默也是有力量的。

长时间处于沉默的人,除了天性使然,还有一种是经历让其改变。

有的人不善言谈,天生地寡言少语;有的人在陌生人面前保持沉默,但是在熟悉的圈子里却妙语连珠;有的人先前活泼多言,但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却变得一反常态,沉默寂静。

这些情况里的沉默并非是是思维的停滞,更多的是他们在沉默中保持的一种冷静的观察能力、让自己的性情变得更加沉稳、学会了思考,而非盲目地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的沉默是有力量的,是在积蓄一种适时而发的力量,是脱离了以前的浅薄无知、不停地找存在感、急于表现自己并自以为是的一种拙见,而现在的沉默却是思想的成熟与性情的稳重的转变。

当你的心性处于静态的时候,你会看到平常你难以觉察到的东西,你会感知到这个空间里的气氛的真伪,你会听到心里有一种声音在不停地告诉你,什么是荒唐,什么是真诚。

你会发现,原来沉默竟是这般的有力量,让你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让你的心变得更加清明,让你的感知变得更加真实。

当然,并非所有的沉默都意味着力量和有意义,这便是从沉默的原因区分开来。

沉默的原因:主动与被动

一个人保持沉默总是有他的原因的,这里面会分为主动和被动。

一种是你根本没有能力和机会发声;

一种是面对有些事情不太方便与人说而保持的暂时沉默,这是有针对性的;

一种是根本不屑于说,不屑于去争辩。

庄子有一句名言叫: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受到他的眼界与认知的局限性,井底之蛙又何尝去跟它谈论大海的浩瀚,夏天生死的虫子又哪里见过冰雪的冬季。

认知无法达到同层次的争辩是徒劳无益的,因为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认知能力的多少强弱之分。

眼界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界,心界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与他的个人魅力与人生境界。

毫无意义的争论与劝说,都会消耗一个人的有限精力,因为你永远无法去改变这种现状,也无法将其说服谁对谁错,这样单纯的对错之争便更显得无聊致极。

倒不如保持沉默,在各自的天地里遨游,还能找到一方属于自己乐得逍遥的清静之所,不至于让对方扰了这份清悠。

“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王小波

但是,有时候,面对有些事情,不是不想说,而是无力说,因为,语言在很多时候会显得特别苍白无力,无论多么华丽优美真诚的语言,只说一说出口,便会变了味儿,只因,语言这东西,一说便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一只老丁2024-01-14 11:02一只老丁[贵州省网友]203.27.66.51
    王小波这句话让我深思或许我们需要更多沉默用心去观察、去理解才能清人性本质。
    顶3踩0
  2. gsddgd2023-11-24 08:05gsddgd[河北省网友]180.148.240.87
    我觉得王小波得太对了生活中太多争夺话语权斗争沉默却能让我们更真实地清人性。
    顶47踩0
  3. ︷聆聽〆2023-10-04 05:07︷聆聽〆[西藏网友]219.83.237.133
    王小波独特文风深得我心沉默力量在这个喧嚣世界里确实独具魅力。
    顶4踩0
相关阅读
王小波用“性描写”表达人性 鲁豫:他的文字确实很解渴

王小波用“性描写”表达人性 鲁豫:他的文字确实很解渴

所以,文学史上对王小波的争议就没停过

2015-02-18

《黄金时代》最“贱”的6句话 初读不懂王小波 如今再读已泪目

《黄金时代》最“贱”的6句话 初读不懂王小波 如今再读已泪目

虽然他的人生短暂,但是他却活得自由自在

2022-12-14

《黄金时代》王小波:直击人心的3句话 令人深思 却又难以反驳

《黄金时代》王小波:直击人心的3句话 令人深思 却又难以反驳

但是在这普通的外表之下,却埋着一颗躁动的心

2023-11-06

王小波最辛辣的几句话 看完让人感觉心理难受 却无力反驳

王小波最辛辣的几句话 看完让人感觉心理难受 却无力反驳

由于先天发育不良,使他看上去傻傻的,常常被人嘲笑

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