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初一语文上(统编版)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时间:2023-08-12 02:11:01

相关推荐

初一语文上(统编版)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什邡市城南学校初一语文上(统编版)第二单元检测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1-6小题各3分,合计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歧(qí)瘫痪(tān)熬夜(áo)沉寂(jì)

B.粼粼(lín) 诀别(jué) 姊妹(zí) 荫蔽(yīn)[]

C.一霎时(chà) 匿笑(nì) 沐浴(mù) 脸颊(xiá)[

D.捶打(chuí) 菡萏(hàndàn) 徘徊(huí) 絮叨(xù)

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

A.分歧 瘫痪 憔悴 抖擞精神 B.决别 嘹亮 脸颊 花枝召展

C.欹斜 贮蓄 沧海 呼朋引伴 D.惭愧 鱼塘 萧瑟 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谭雨辰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张文锴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D.领奖台上,奥运冠军孙杨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什邡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3分)

生命,需要珍藏。珍藏一句劝告,;珍藏一份付出,;珍藏一回教训,;珍藏一次挫折,。

①人会变得睿智 ②人会变得无私 ③人会变得谦和 ④人会变得奋进

A.④②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6、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任选一句谈谈你的感悟。(3分)

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一)新闻、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阅读完成7-9题(共9分)

善待失意

①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与喜悦,可是,在不经意中失意有时却会悄然而至,紧紧地缠住我们的身心。面对失意,我们应该善待它。

②有的人很努力地想办成某件事,结果却失败了,好不失意;有的学生学习很用功,但考试临场发挥差,结果名落孙山,也很失意;有些伤心事我们不愿意它出现,结果却偏偏出现了,令人失意……当代社会,充满竞争与诱惑,失意更多。芸芸众生,皆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谁也无法避免失意。

③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每个人一生都是战役——多事多难的漫长战役。”这就较好地说明了人生的坎坷。成功和失败总是相伴而生,如意和失意总会相拥而来。

④失意能使人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失意也能使人振作精神,吸取教训,克服困难,一步步走向成功。关键是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

⑤既然失意是每个人都很难避免的,那么,我们何不善待失意呢?

⑥面对失意,最重要的是学会心理上自我调节,并树立坚强的意志。失意的时候,我们不妨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意,原因是出在哪里?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坚强地面地现实,努力攻克难关,失意的阴霾总有一天会烟消云散。失意有时是因为不切实际的希望要求得太高造成的,做好了心理调整,心理平衡后,失意的感觉自然也就荡然无存。

⑦失意是人生五线谱上的音符,只要我们的心是乐观的,坚强的,它就会发出人生的最强音;失意是生命里尚未成熟的青橄榄,它很苦涩,只要我们善于用心血去浇灌生命之树,最终就一定会收获甜蜜。朋友,在人生的旅途上,失意总会不期而至,但并不可怕,有一天如果你失意,愿你认真善待它!

7、下面对文章主要观点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心理平衡后,失意的感觉自然也就荡然无存。 B、面对失意,我们应该善待它。

C、我们何不善待失意呢? D、有一天如果你失意了,愿你认真善待它。

8、下面对文中加线句子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人生就是不停地和困难做斗争。

B、人生之路不会是理想之中的那么平坦,那么顺畅。

C、人生就是一场战役,一辈子都在打仗,再累都会失败。

D、人生之路是坷不平的。

9、下面对“善待失意”的理解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考试一次次失败,学习变得无用处了,不知道人生的前途在哪里啊!

B、面对失意,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并树立坚强的意志。

C、找出症结,对症下药,坚强的面对现实,努力攻克难关,失意的阴霾就会烟消云散。

D、做好了心理调节,心理平衡后,失意的感觉自然也就荡然无存。

(二)非连续性文本、议论性文章阅读(13分)(2017·江苏苏州中考题)

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回升

16年来,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现回升。全市885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数据显示,7月31日,北京市下水埋深为26.55米,较6月30日26.7米回升了5厘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000多万立方米,这是1999年以来地下水位首次回升。地下水埋深指的是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面的距离。如图1所示,虚线为潜水面,A即为潜水的埋藏深度,而H是潜水含水层的厚度。

图1潜水含水层示意图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骤增,2014年常住人口达到2100余万人,是1999年的近两倍,用水压力随之增加。同时,1999年起,北京市连续多年干旱,自然降水不足。

为使供需平衡,多年来,北京不得不超采地下水(见表1)。“超采”,是指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从1999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左右,形成大面积超采区。长期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面下降。1980年,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6.7米,1998年降至11.88米,18年下降了5米。从1999年开始大幅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米。连续15年,平均一年下降近一米。

表1 北京地下水开采情况

去年12月,每天约有200万立方米的南来江水通过自来水厂送入千家万户,占北京市市政供水的60%左右。截至8月底,南水进京已达5亿立方米,今年用量将达到8.18亿立方米。预计明年可以达到10.5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在用水量最大的7月份实现回升,最大的功臣还南水北调。

北京地下水位上升还可能和超采地下水下降有关。据了解,截至7月底,朝阳、丰台等地区共关停84眼自备井,每天置换地下水量达3.3万立方米。随着南水用量增大,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也将逐渐减少开采量。当然,开源节流才是控制用水总量的重要手段。例如,北京已在全市修建了1000余处集雨工程,通过集纳雨水的方式回补地下水,扩大再生水的使用比例。

(摘自2015年9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链接】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的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还没有开工建设。

图2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

10.如果把“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26.55米”这一句中的“26.55米”标注在图1上,那应该标注在哪里?( )(3分)

A.A处 B.D处 C.H处

11.根据表1及相关文字,下边哪一项说法不恰当?( )(3分)

A.城六区自备井数量比城镇少,因而城六区地下水开采量少。

B.城镇和城六区自备井总量很多,表明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

C.从自备井分布位置与数量看,北京已形成大面积超采局面。

D.从自备井数量与布局看,北京地下水开采需求将越来越大。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改为括号内的词语,哪一句改变了原意?( )(3分)

A.多年来,北京不得不(只能够)超采地下水。

B.从1999年开始大幅(急剧)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米。

C.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造成)地面下降。

D.连续15年,平均一年下降近(接近)一米。

13.北京严重超采地下水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北京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又有哪些?(4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15分)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4.下列不属于这篇散文主要表达内容一项的是( )。(3分)

A、本文描写了祖孙三代人一起在田野里散步的生活场景(平凡小事)。

B、文章描绘了初春田野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作者一家对春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敬畏。

C、文章生动地展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

D、这篇散文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15.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16.指出第④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阅读第⑥段,说说当“我”面对分歧时,为什么“感到了责任的重大”?(2分)

17.阅读第⑧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4分)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亡:失去、失掉 B.去后乃至 乃: 才

C.友人惭 惭:感到惭愧 D. 遂饮其酒 遂:终于

19.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中,过中/不至。 B. 未若/柳絮/因风起。

C.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D.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0.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不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 甲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 乙文说明那些不顾客观需要,自作聪明而凭主观设想,做些脱离实际的事,不但徒劳无益,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

2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②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二)古诗词鉴赏(6分)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2、本诗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分)

23、“山青花欲燃”一句中的“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分析(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24、请将下列空格处填写完整。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②客路青山外,。

③正是江南好风景,。

④,思君不见下渝州。

⑤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⑥遥怜故园菊,。

四、名著阅读(6分)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 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道:“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行者佯问道:“令郎是谁?”罗刹道:“我儿是号山枯松涧 火云洞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倾了。我们正没处寻你报仇,你今上门纳命,我肯绕你!”

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要蒸要煮,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 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见阎君!”行者叉手向前,笑道:“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那罗刹不容分说,双手轮剑,照行者头上乒乒乓乓,砍有十数下,这行者全不认真。罗刹害怕,回头要走。行者道:“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那罗刹道:“我的宝贝原不轻借。”行者道:“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

25、上面选段出自哪一个故事?(1分)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孙悟空?(2分)

26、请结合本小说其他情节说说孙悟空的形象特点。(3分)

五、表达与写作(60分)

27、微写作(10分)

城南学校班级足球联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绿茵场上激烈的争夺点燃了青春的激情。请你用自己的笔为我们呈现场上或是场下一个精彩的瞬间,注意采用多种描写手法,加上适当的修辞。字数不少于150字。(10分)

28、大作文(50分)

生活中一张彩色的照片,一个远游的纪念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份难得的牵挂,一滴真诚的泪水……这点点滴滴的人间真情,都能荡起心海的涟漪。这种体会如荷花映水,高贵而美丽;如桂花绽放,优雅而馨香。

请以“点滴真情”为话题作文。

要求:

①不得抄袭。

②写出真情实感,使用恰当的描写与修辞。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1-6小题各3分,合计18分)

1. A 2、B3. D 4. A 点拨:B项缺主语;C项“加强……水平”动宾搭配不当;D项“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否定不当,应去掉句中的“不” 5. B

6、①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②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③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一)新闻、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阅读完成7-9题(共9分)

7、 B8、 C 9、 A

(二)非连续性文本、议论性文章阅读(13分)(2017·江苏苏州中考题)

10. A(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认为图表的能力。从文中“A即为潜水的埋藏深度”再结合“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26.55米”可以分析26.55米应该标注在A处。

11.D解析:本题考查的学生对表格的识别能力,ABC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表格的内容,都是对的,从纵向可以比较城镇和城六区自备井数量,以及开采地下水的数量,据此也可以分析出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D项中“北京地下水开采需求将越来越大”中“越来越大”应该是有一个时间的对比,而表格中并没有时间的对比,所以无法得出这个结论。

1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的语言。比较原文中词语和括号内的词语。修改后哪一句改变原意。也就是说如果括号内的词语如果和原词意思相近,那么就不会改变原意。反之就会改变原意。B项中大幅是大面积,而急剧是快速,两者一个是量的改变还是一个速度的变化,不一样,所以应该选B。

13.北京市严重超采地下水的原因是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剧增;连续多年干旱,降水不足。北京市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南水北调、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开源节流。(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从文中找出答案,第二段中“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骤增”“北京市连续多年干旱,自然降水不足。”可以给出答案。第二问也可以从原文中找出答案,第四段最后一句最大的功臣还是南水北调。第五段的第一句“北京地下水位上升还可能和超采地下水下降有关”,另外第五段中的“当然,开源节流才是控制用水总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答案之一。

(三)文学作品阅读(15分)

14. B

15.⑴“总算”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又写出了“我”对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母亲的担心(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

⑵“熬”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冬天所遭受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又流露出“我”的欣慰(庆幸自己的母亲“挺住”了严冬)。(每小题3分,共6分)

16.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共2分)

因为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一切都取决于“我”,如果“我”处理不好,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体现了“我”(对家庭)强烈的责任感。(共2分)

17.作者通过再次描写一家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的情形,与题目和前文相照应(照应前文);同时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点明主旨);又揭示了寓意:暗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即对上赡养,对下培养)的重任(对家庭的使命感)。(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18. D19. D 20. C

21、(1)(有)一个人先将蛇画成,取(拿)过酒来将要喝。(2)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为它画上脚呢?

(二)古诗词鉴赏(6分)

22.(1)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3、(2)“欲”:“想要”的意思,在这句诗中,作者通过一个“欲”字,赋予花以人的思想,将之拟人化,形象地表现花朵争春、竞相开放的景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24、

四、名著阅读(6分)

25、三借芭蕉扇、铁扇公主认为是孙悟空害她的儿子红孩儿被观音收去做善财童子,使得他们母子分离.(能答到“智取红孩儿”给(2分),“使他们母子分离”给1分)

26、 “大闹天宫”突出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性格;“三借芭蕉扇”突出他足智多谋、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智激美猴王”突出他重情重义、喜欢“戴高帽”的特点;“三打白骨精”突出他无所畏惧、除恶务尽、嫉恶如仇、机智过人的特点.(未能结合小说情节分析最多只给(1分);至少列举两个情节分析.)

点评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五、表达与写作(60分)

27、微写作(10分)28、大作文(50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翠竹听雨2024-01-31 12:57翠竹听雨[火星网友]45.119.74.138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顶1踩0
  2. 毋忠毅的田园2023-12-19 10:15毋忠毅的田园[江苏省网友]203.22.84.129
    但我可以帮助你解答关于如何答题或者考试复习的问题。
    顶10踩0
  3. 雨的思念2023-11-06 07:34雨的思念[河南省网友]116.90.91.139
    不过作为一个AI助手,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测试题和答案,因为我没有获取到你的具体信息。
    顶0踩0
  4. 老黄2023-09-24 04:52老黄[河南省网友]202.38.169.47
    这个题目看起来挺不错的,不知道你的初一语文课本具体有哪些练习题目。
    顶0踩0
相关阅读
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A及答案

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A及答案

10分1.今天湖北dì qū的气温突然下降到零下十摄氏度了,好冷啊!2.松鼠有一副línɡ lónɡ的小面孔

2023-06-23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含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含答案

8分三、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2023-01-31

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A及答案

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A及答案

10分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022-11-12

统编语文四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直击考点 查漏补缺

统编语文四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直击考点 查漏补缺

但是对于学生来讲,期末考试成绩则决定着假期质量,因此,科学高效的复习,则不可避免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