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杂文:春来榆钱儿香

时间:2023-08-06 07:57:02

相关推荐

杂文:春来榆钱儿香

大山阴坡的残雪依稀还没有完全消融时,郊外榆树的枝条上一夜间便悄悄染上了一层浅绿。几天的光景,榆钱儿便花朵样一簇簇盛开起来。伸手慢慢拉低树枝,摘下几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淡淡的甜,悠悠的清香;儿时早春时节里,那种独有的味道便在心际弥漫开来。

20世纪七十年代的冬天,不知什么原因,仿佛比如今的冬天长许多,乡村似乎更漫长些。过了春节,西南风漫过,冰雪逐渐融化,裸露出黑土的田野渐渐冒出星星点点的新绿。

“阳春三月麦苗鲜,儿童携筐摘榆钱。”被冬季束缚了太久的孩子们像一匹匹小野马,恣意地在春风中追逐、嬉戏。去山坡上采摘冰凌花,在大地里挖小根蒜;骑在牛背上懒懒地晒一会儿太阳,折下柳条做成“叫叫儿”(柳笛)一路呜呜吹响……几个淘小子们老早爬上村口的大榆树上,捋下绒嘟嘟的榆钱儿,放在嘴里大口地嚼着;树下携筐的女孩子们雀跃着,催促男孩子们快些折下树枝。

“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唐朝诗人施肩吾在诗中描述的是榆钱成熟时的情景。榆钱成熟后,乡间的农人把种子收集到一起,埋在篱笆(东北称作幛子)下,小榆树逐渐长高,可以加密篱笆;过上几年,榆树长高长密,就可以修剪成榆树墙,既美观又实用。

榆钱又称榆荚,是榆树繁衍生命的种子。榆钱与“余钱”谐音,因而得到喜欢讨吉利之中国人的青睐。食用榆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崔缇的《四月令》有“榆钱可收干酱”的记载。宋朝寇宗奭撰写的《本草衍义》记载:“(榆钱)嫩时收贮为羹茹,嘉佑年, 过丰沛,人缺食,乡民多食此。”贫民百姓吃榆钱是因为饥饿,达官显贵一半属于尝鲜,另一半则取其药用价值。

南北朝梁代医学家陶弘景研究得出“初生榆荚仁,以作糜羹,令人多睡”的结论,就是说用榆钱熬粥,可以起到助眠的作用。《本草拾遗》“主妇人带下,(榆荚仁)和牛肉作羹食之。”说的是榆钱里面的种子可以治疗妇女病。传统中医认为,食用榆钱有除湿热,补肺、止渴、敛心肺、健脾、安神之奇效,还可以助消化、防便秘,治疗小儿疳热羸瘦、小便不利、伤热等症;外用可治疗烫火伤、疮癣等顽症。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用榆钱的保健作用。但是生长在城市的榆树,由于吸收了过多的汽车尾气,不仅没有保健作用,反而存在危害人体的毒素。要想尝鲜或是治疗疾病,需要到无污染的野外采摘。当然了,食用榆钱因人而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功能较差者是不适宜吃榆钱的。

榆钱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可煮羹、拌馅、炒肉、蒸糕、凉拌等等。比较常见的是把榆钱洗净后与豆粉、玉米粉和在一起蒸窝头,香甜适口。还有用榆钱和玉米粉熬粥,食用时加上蒜泥辣椒油,吃起来别具风味。我国西部地区百姓有做榆钱蒸麦饭, 人们把榆钱同一些蔬菜加上干面粉和匀蒸熟后加香油食用,也有的地方直接取洗净的榆钱拌白糖做成甜食。大量收集榆钱还可以做酱、制粉、榨油、酿酒。“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清代诗人郭城吃过榆钱羹,赞叹不已,跟妻子开玩笑说:我这一筷子下去,这得吃下多少钱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莫失,莫忘2023-12-18 20:01莫失,莫忘[安徽省网友]117.101.88.198
    作者真是用心感受春天的气息,作文中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顶1踩0
  2. 华兴2023-10-12 13:59华兴[黑龙江省网友]203.30.173.37
    这篇杂文把描写春天的美妙与榆树花香结合起来,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顶2踩0
相关阅读
渐行渐远:杂文随笔中的反思与追寻

渐行渐远:杂文随笔中的反思与追寻

关于渐行渐远杂文随笔你来过?我念过但我早已寻了一片荒芜之地将情话五马分尸也把自己的爱尘封在几年前没有了自由更没有勇气挣脱掉回忆的牢笼正因为遗憾?想来才觉得美好我总是刻意...

2024-01-22

鲁迅的杂文依然那么深刻

鲁迅的杂文依然那么深刻

鲁迅总给人晦涩难懂艰深之感,那些诘屈聱牙的语句让人头疼

2013-10-31

我不是女人但我也生孩子(杂文诗)

我不是女人但我也生孩子(杂文诗)

我不是女人但我也生孩子我不是文人但我也写诗作文我不是外国人但我也会说OK和NO我不是真理但我言实说真我不是女人但我也有母爱我不是名人大V但我绝不做小

2008-10-02

杂文是调料 防止生活太单调

杂文是调料 防止生活太单调

儿子不停地对父母说,爸妈你们得注意卫生,你们大家都必须勤洗手,勤洗衣服,勤洗澡

201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