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典迷”又有过节大餐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五期《论语》动人演绎“孔门师生情”

时间:2023-08-05 07:38:01

相关推荐

“典迷”又有过节大餐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五期《论语》动人演绎“孔门师生情”

“前一天出现在辽宁高考政治考卷,后一天荣获白玉兰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宝藏节目’实至名归!”

6月1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摘得“白玉兰”的消息传来,“典迷”一片沸腾。适逢端午假期,《典籍里的中国》将于6月13日晚八点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五期《论语》。是的,“典迷”又有过节大餐了!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将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换个视角读《论语》

看弟子如何凝聚在孔子的周围,追求有仁爱精神的理想世界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每逢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学说坚定的追随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特别邀来四位读书人,大家在节目中不仅精妙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后世传播,还特别从孔子及其弟子关系的角度品读《论语》,带领大家感受孔子弟子响应老师召唤,凝聚在孔子周围,共同追求仁爱理想世界的生命历程。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孔子的这些言论为从何而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介绍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边就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两个弟子,在讲学的过程中,轮流记录。看到这些材料以后,我们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实际上是各有所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的来源。”

但凡读过《论语》,一定会对“子曰”印象深刻。透过那一个个“子曰”,今人能够感受到2000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不同弟子的鲜明个性:子贡“富而好礼”;颜回“贫而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路直爽而勇武,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四十多年,以至于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能将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论语》中记录着颜回对夫子的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最核心的思想是“仁”。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鲍鹏山提到《论语》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弟子都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基本没有下过一个本体性的定义。子贡问“仁”,孔子就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孔子给出了经典答案“爱人”……

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郑任钊表示:“孔子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把‘仁’的思想传了下来,进而又影响了像孟子、朱熹等许多的儒学大家,在‘仁’的基础上,中国人又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宽广的情怀。”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铺染着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陈蔡绝粮”尽显精神高光

沉浸感受“岁寒松柏”的气节,“一碗薄粥”的真情

《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坚持以精深而有价值的思想感染观众,每一期都用一个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温暖而富有力量地传递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和高贵的精神。

本期节目,创作团队将不仅从弟子的视角展现孔子的情怀与精神,还将讲述孔子和弟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其中,王绘春扮演孔子,保剑锋扮演子贡,王仁君扮演颜回,高晓攀扮演仲由。

孔子晚年曾如此总结自己的人生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为了生活,他在鲁国做过仓库保管员,看管过牛羊,一度做过大官,但是为了理想又辞了官,五十多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这一周游,就是十四年。

本期节目的戏剧,从子贡慕名而来拜孔夫子为师讲起,再现了孔子带着一众弟子历经磨难的周游之路:孔子到卫国推行仁政德治,未能如愿;过匡地,随时可能被人当成恶人误杀;在宋国大树下习礼,司马桓魋派人砍树欲杀之;满怀希望去往楚国,等来的却是楚君薨的噩耗……孔子四处碰壁,受尽嘲笑,“累累若丧家之狗”。

值得期待的是,尽显孔子精神高光的“陈蔡绝粮”,被演员们演绎得荡气回肠。这一事件也是周游列国十四年中最难的一段经历,孔子与众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子贡受命于危难,前往楚国求援。他们虽饱经苦难,但一路同行,一路坚定,如“岁寒松柏”身处逆境而依然挺立,哪怕只剩下“一碗薄粥”,仍觉“味道甚美”。正如舞台上撒贝宁所说:“追寻大道的苦,患难真情的甜,都在这一碗薄粥里了!”

晚年弟子众多,本是对孔子的一种慰藉,但令他备受打击的是,最爱的两位弟子颜回、仲由先他而去。当舞台呈现这段感人肺腑的生离死别时,看到弟子逐一和孔子告别,心碎的孔子用颤抖的声音呼唤着“回啊”“仲由”,众多观众眼泪决堤。拍摄这场戏的时候,当说完“朝闻道,夕死可矣”,饰演孔子的王绘春倒在地上,他已经难以抑制喷薄而出的情感,被拉起来的时候,还一直在擦眼泪。目睹了这一切的撒贝宁说:“那一刻,我仿佛真的站在了孔子面前,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孔子的情怀。”

在戏剧的结尾,孔子和弟子们回到了他们年轻的时候,一场“杏坛讲学”穿越时空,于书声琅琅中,澎湃着“我们正年轻”的朝气。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动容道:“洙泗之间,杏坛之上,讲习不辍,弦歌不辍。我觉得这个是咱们中国文化史上最动人的一幕了!”6月13日晚,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孔子和弟子“正年轻”的时候,品读《论语》背后鲜活的情感与精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文清玄2024-01-14 14:27文清玄[内蒙古网友]175.167.3.119
    典籍传承,师生情深,这一期肯定又是精彩的大餐!
    顶24踩0
  2. ZL-狂想者2023-11-21 12:11ZL-狂想者[火星网友]150.242.225.3
    《论语》的故事永远感人,期待看到怎样的演绎,真的好期待这期节目!
    顶0踩0
  3. ┄雨蚀2023-09-28 09:54┄雨蚀[台湾省网友]122.128.126.116
    太期待了,《典籍里的中国》每一期都让人期待,这一期一定也不会让典迷们失望!
    顶2踩0
相关阅读
《论语》《道德经》推出英文版!都是怎么翻译的?

《论语》《道德经》推出英文版!都是怎么翻译的?

这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的用英语全景式展现世界学术经典的巨作,首发的第一辑包括共产党宣言物种起源等18部,接下来还将推出论语孟子孙子兵法等多部中国传

2020-03-09

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

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

400年前,中国文化通过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进入了西方文化,开启了西方对东方和中国的理解

2024-01-08

大家话经典|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读《孔子家语》有助于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大家话经典|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读《孔子家语》有助于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今年以传习经典融古慧今为主题,以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为重点

2023-09-10

《矛盾论》:中国传统文化有大量辩证法 但没有形成完备理论

《矛盾论》:中国传统文化有大量辩证法 但没有形成完备理论

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毛泽东矛盾论诚如毛主席所言

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