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悲音动人 穷言易好——古典文学中的“以悲为美”审美倾向

时间:2023-07-04 05:40:02

相关推荐

悲音动人 穷言易好——古典文学中的“以悲为美”审美倾向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张爱玲小说的书评,不少胖友留言说:“张爱玲老爱写一些悲剧。”这一点不否认,但是,并非是张爱玲一人喜欢写悲剧,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直都有偏爱“悲音”的传统,甚至可以说是“以悲为美”的。

不论是诗词、散文,还是戏曲、小说,莫不是如此。那么,作家们为何偏爱抒写悲情与悲剧呢?这种的审美心理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基因呢?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

“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关。恰如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人的情绪很容易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秋天落叶萧萧,春天枝条萌动,因而人们悲秋喜春。

刘勰《文心雕龙》也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同样是强调“物”对“情”的触发意义与生成作用,是景色的变化影响人内心情绪的起伏。进而“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即情绪的变化会诉诸笔端。

不论是钟嵘还是刘勰,这两位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心与物的互感,而作为抒情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受外物影响很大。

这种现象基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古人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是相通的、互感的;因而追求一种以人合天,与物为一的审美体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作家往往将身世之感、家国之慨与物候迁移联系在一起。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犹记得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这么一段: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就是说天气不好的时候人也会变得很丧。当然,范仲淹很客观,他也写一个好天气往往让人豁然开朗: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能够做到像范仲淹这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着实很少,更多古代诗人在面对自然时有一种悲观精神:大自然的力量往往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生命轮回更是让人无可奈何。

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故事开始,就已经显露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但是依然有一种悲壮的抗争精神——即便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人也要凭借执着、勇敢的精神去改变。

面对秋风无情扫落叶,宋玉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感慨,甚至从此奠定了“秋”在古代文学中的基调——悲凉的、肃杀的、萧瑟的,能够衬托出作者的一种低沉的心境。

四季的变迁恰如生命的轮回,同样让人束手无策。所以,即便身居宰执,在明媚的春天,晏殊却忧伤地吟咏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之类的句子。

尤其在东汉末年,瘟疫盛行、战乱频仍,各种天灾人祸,导致生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亡。曹操《蒿里行》中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描写,当时人命如草芥的情况可见一斑。死亡的恐惧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因此魏晋时期流行服食丹药、求仙访道。而像曹操这样的枭雄却有途径消解这一情绪,其《步出夏门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果生命的长度无法延长,他选择用建立功业增加生命的厚度。

也就是说,生命轮回的悲哀并非仅仅让人忧伤,人一旦明白“向死而生”的道理,反而会去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人只有真正领悟死,才能深刻理解生。

中唐诗人李贺,从小体弱多病,年纪轻轻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在诗歌中营造了一个个阴森恐怖却壮怀激烈的鬼蜮世界。如“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人世未竟的追求,在鬼域中传唱不衰;怨愤的热血在土中凝为碧玉,千年不消。一个拥有志诚的信念的人,即便是做鬼,也是斗志昂扬的。那么,死亡便因此而成为生命美的延续。

其次,从人与社会关系看。

人的生存条件的获得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活动,单独的个体也往往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本质力量的极大发展。

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往大了说,从政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不二选择;往小了说,作为男子,他们不得不前往朝堂谋生。

但是,这条路并没有那么好走。乱世的政坛自然是充斥着许多残酷的政治斗争与政治迫害,即便是治世,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如下总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列举的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子以及《诗经》的创作者们,都无一例外地遭受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毒打,却也无不是在经历生活的磨难之后反而写成著作与名篇。所谓“发愤著书”也。

到了唐朝,韩愈顺着司马迁的思路提出“不平则鸣”(《送孟东野序》)。所谓“不平”,指的就是政治生活带来的糟心事。韩愈甚至认为,“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荆潭唱和诗序》)真正的好作品是“恒发于羁旅草野”的,往往是在被流放、被漂泊过程中,在不得志、在饱受打击当中产生的,作者受外界的刺激越大,怨愤越多,写作才会寄托作者更真实的情感,才能写出好文章。

宋代欧阳修也提出类似观点,即“诗穷而后工”,说的是穷苦的生活际遇有助于激发作家的创作出优秀作品。这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文学现象并非一次又一次的巧合,其中暗含着文学创作的规律——

文学创作是一种心理宣泄,作家必须表现真挚、强烈的感情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文学创作源于现实生活,在封建社会里,正直的文士对黑暗的社会、腐败的政治有了切身的感受和认识,会自觉不自觉地沉入社会生活,反而触碰到艺术创作的真谛,所写出的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真正的声音,容易引起共鸣,更能感染、启发读者。

处于社会中的人们,还面临着一个更大、更无奈的课题——旧制度在毁灭的过程中往往造成人的悲剧命运。

马克思的一段话对此现象写得到位,他说,“当旧制度还是从古至今就存在着的世界权利,自由是个别人产生的超前想法的时候,换句话说,当旧制度依然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消亡的历史是悲剧性的。”

很明显,当个性发展超前于当下大环境时,那么将会很容易陷入孤立,人物的目的与实践也将遭到否定。尤其是旧制度的权力相当大的时候,个体性的创新思维就不具备普遍现实性,因而往往被视为荒唐的异端而遭到扼杀。

《红楼梦》虽然借鉴了明清时期流行的“才子佳人”故事框架,但却也有极大的突破性。最明显的是就是抛弃了“才子佳人”的大团圆式喜剧结局,处于封建大家族的宝黛但却向往现代社会的爱情,他们的个性被抹杀,甚至殒命。

同时,曹雪芹通过宝黛爱情悲剧带出了封建家族没落史,展示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从兴盛到没落的悲剧。在这种巨大的必然性面前,主人公们机关算尽,动用一切可行的方式,但最终还是无可挽回。即便是曹公有心偏爱的各种年轻女性角色,却也给她们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悲惨的结局。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的悲剧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通篇的悲凉之感,让人窒息。

再者,人对悲伤之情的敏锐感受力。

“以悲为美”诗学发端于人类丰富的人生情感体验。人的情感记忆中最难以忘记的往往是悲伤之情。

曹植提到“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他把“慷慨”与“悲心”联系起来,并把悲情看作诗歌创作的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祈求幸福,躲避灾难,但是文学创作却热衷于表现人生的苦难,而读者也乐于从中体会到快感和审美享受。

换句话说,不仅是创作者对悲伤之情有很好的把握,从读者角度看,表现苦难、引人悲伤的作品是相当有市场的。

宋代评论家严羽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即描绘死亡、灾难、战乱、贬谪、思乡、离别、失恋等导致悲痛之情的诗歌,会带给读者更大的震撼,这类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当无辜者受到伤害、弱者遭到不公平待遇,当美好的生命即将逝去,读者将意识到人生与存在的悖谬,便很容易产生恐惧与怜悯。甚至会进一步激活人生命内在的能量,促使了希望的生成和生命的价值实现。即痛感上升为快感,悲感上升为美感。

也就是,“审悲活动使人的情感和理智的快慰,从根本上说,就是使人的生命力充分的活跃”。(出自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没错,“以悲为美”的重心虽在于“悲”,但落脚点却在于“美”。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典悲剧的表现,往往是哀而不伤的,体现出一种中和之美。

“中”就是恰到好处,不上不下、不多不少,任何一面都要适度;“和”就是事物的多样统一以及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于西方悲剧的那种崇高的、狂飙突进的姿态,中国古典悲剧一般会有一定的调和因素。有时候故事结局会以一种幻想的方式,对悲剧作“补偿”式的处理:如《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与后来窦父亲自审理案件使得真相大白于天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投江之后,李甲得了怪病、孙富受惊而终,冥冥中有股神秘的力量帮助杜十娘报复伤害她的人;有时候作者甚至会把所有的悲剧消融在一种虚幻的和谐里:悲凉彻底如《红楼梦》,最后却归于“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古老的爱情传奇《梁祝》中男女主角双双殒命,却从坟墓中飘出一对蝴蝶。

也就是说,中国式的悲剧,很少悲哀到底,一般会在悲剧的情节上加上一个稍显亮色的隐喻或结局,以免破坏了中和之美。

我们该记得鲁迅先生的《药》,全篇一直笼罩着一层压抑的氛围,却在结尾处写夏瑜的坟顶开出了一圈红白的花,让人似乎又看得到希望。这种处理方式,很明显受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来源于悲壮苍茫的浩大自然,发端于悲惨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困苦的人生际遇,根植于人类丰富的人身情感。

优秀的悲剧作品的功能在于让人面对人生的苦难,看清生活的严峻,直面惨淡的人生。从而引人深刻思考,使人性走向成熟与完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素颜凡心2023-12-11 20:45素颜凡心[广西网友]203.129.15.26
    穷言易好,整个文学体验都变得更加动人,真是打动人心啊。
    顶24踩0
  2. 晓风拂柳2023-09-22 13:12晓风拂柳[黑龙江省网友]58.68.255.217
    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了古典文学中的深邃魅力。
    顶46踩0
相关阅读
古典文学典范《枕草子》最新最全中文版本来了!

古典文学典范《枕草子》最新最全中文版本来了!

枕草子著者:清少纳言译者:陈德文作者清少纳言在宫廷任职期间所见所闻甚多,她将其整理成300篇,手法多样,可归为类聚、随想与日记

2015-02-10

特种邮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四)》4月23日首发

特种邮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四)》4月23日首发

据大河网记者了解,此次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四特种邮票一套4枚,为2015年开始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系列邮票第四组,画面生动表

2015-08-24

八年级语文课文《诗经》之《关雎》《蒹葭》体味古典文学之美好!

八年级语文课文《诗经》之《关雎》《蒹葭》体味古典文学之美好!

对于八年级的同学来说,诗经的原文其实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体味,品鉴,欣赏!首先,来一起读一读诗文:了解本文学习目标:了解诗经

2020-07-07

赵子昂行楷《洛神赋》 超清单字动图演示 古典文学与书法之双璧

赵子昂行楷《洛神赋》 超清单字动图演示 古典文学与书法之双璧

众所周知,赵子昂的行书可谓一流,尤其是他的书法手札特别放得开,潇洒俊逸、也更有天然之趣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