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汉武帝舅舅一句谗言 导致黄河泛滥23年:领导怎样分辨下属的话?

时间:2023-06-13 05:38:01

相关推荐

汉武帝舅舅一句谗言 导致黄河泛滥23年:领导怎样分辨下属的话?

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俗话说,“黄河清,圣人出。黄河宁,天下平。”在长达三千年的时间里,黄河流域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黄河又是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据统计,从先秦时期到民国年间,黄河决溢的次数竟然多达1590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给下游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所以,黄河也被历代帝王视为“中国之忧患”。

公元前132年,大汉帝国遭受了一场天灾,而比这起天灾更可怕的,则是背后的人祸。而这件事也被司马光写进了《资治通鉴》。

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夏,五月,丙子,复决濮阳瓠子,注巨野,通淮、泗,泛郡十六。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发卒十万塞之,辄复坏。是时,田奉邑食,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多。蚡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塞之未必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于是天子久之不复事塞也。

这年春天,黄河在顿丘决口,席卷东南各地。同年五月,黄河再度决口,洪水自河南濮阳流入山东巨野,随后与淮水、泗水合流,规模愈发浩大,最终淹没了下游的十六个郡。

要知道,这种天灾甚至比千军万马还要恐怖的多,百姓在洪水面前毫无抵抗之力,曾经的富饶之地,如今却是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地方官员自然不敢隐瞒,迅速将此事层层上报,直达。汉武帝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派遣汲黯和郑当时两位一品大员,带领十万军队前往救灾,很快就把黄河决口的地方堵上了。

然而没过多久,黄河就再次决口。这时,汉武帝的舅舅,丞相田蚡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对汉武帝说:“江河决堤是上天的事,不能以人力强行堵塞,这样干预,可能会违反天意。”

汉武帝听从了田蚡的意见,此后绝口不谈整治黄河的事情。从这一年开始,直到武帝驾崩,昭帝即位,黄河整整为患中原23年之久,下游百姓苦不堪言,许多灾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那么,面对天灾,身为丞相的田蚡不但不积极谋划,反而向汉武帝进谗言,阻止皇帝救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在这本书里记录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其深意。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历史先辈们都遇到过、处理过,有经验教训。

但《资治通鉴》是一部微言大义的史书,司马光用春秋笔法,将真正想说的东西都藏在文字背后。如果没有一定的造诣,我们很难知道,田蚡在这件事当中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阻止救灾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件事能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

华杉先生是我国著名广告人、企业家、、超级畅销书作家。他自幼熟读经史,兵书战策、儒学经典烂熟于心,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融会贯通,观点自成一家。为了让我们像读小说一样,津津有味地读懂《资治通鉴》,华杉在尽量保留原文韵味的基础上,用“通篇大白话”写成一部《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让我们像读小说一样读《资治通鉴》,拿起来就放不下。

更重要的是,在《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这本书中,华杉结合历代名家的观点,加上他本人的思考和看法,对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作出了一针见血的点评,为我们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让人看一遍就会,看完就能用得上!

就拿田蚡这件事来说吧,如果事出反常,那必定是跟政治或利益扯上了关系。因此华杉指出:大臣对皇帝说的话,首先是为了保护他自已的权位和利益,然后才是为国家着想,毕竟没有私心的人太少了!

田蚡的私心是什么呢?

《资治通鉴》上是这么说的:是时,田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无水灾,邑收多。

你看,黄河决口的位置在南岸。而田的食邑却在北岸,不仅没有受到灾情的影响,反而还能从这次灾情当中获得利润。再者,如果汉武帝这次真的把黄河的决口堵上了,那说不定黄河就会改道,丞相的食邑就有可能受到损失,如果你是,你会怎么选择呢?

古代兵书《军谶》有云:“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上下昏;饰躬正颜,以获高官;是谓盗端。”这句话正是对田蚡此人的最好写照。这样的官员表面上对皇帝唯唯诺诺,暗地里却贪得无厌,损害国家的利益,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公司里的情况是不是也如此:一个人发表意见并捍卫他的意见,不是因为他的意见能解决问题,也不是因为他真的相信自己的办法能行。他发表意见,是为了显示他的存在和地位;而他的意见是否被接受,则反映了他在公司的权位利禄的稳定性,更代表了他的面子。

就像华杉所说的那样:“当他说出这句话之后,这句话就成了他神圣不可侵犯的财产,接下来就是为捍卫自己的财产而战的事了,这就是人性。就算是老板自己,究竟是面子更重要还是解决问题更重要?也不好说!因为面子的得失是当场看见的,哪个意见是对的,倒不是那么明显。”

在公司里,领导者要和下属斗智斗勇,而在历史上,则表现为皇权与私权的争斗,归根结底,其本质都是对权和利的争夺。权和利是有限的,假如奸臣多拿一点,那皇帝拿到的就会少一点。如果皇帝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制衡,时间久了,皇权就会逐渐被奸臣架空,大权自然也就旁落了。

像田蚡这样的奸臣,就是用谗言蒙蔽皇帝,然后将国之公器变成为私人谋利的工具,以达到他们的目的。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在看史书的时候,觉得某些政策很奇怪、很不合理,这时不妨把目光稍微放远一点,看得更加深入一点,就会发现,原来如此!

那领导者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华杉讲透资治通鉴》这本书中,华杉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注意分辨说话人的话,跟他个人利益和面子的关系。”“不仅要听他说话,还要看他办的事情,考察他的实际。如果名不副实,就是虚;情实不符,就是伪;毁誉失真,就是诬;汇报不实,就是罔。”

这和《韩非子》的观点不谋而合:明主之所导致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韩非认为,皇帝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制定公正严明的赏罚标准,如果臣子把工作做好了,就加以赏赐,如果做得不好,就予以惩罚。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逐渐强化皇权,进而培养一批忠贞的贤臣,壮大自己的势。大势既成,奸臣自然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惠芯一笑2023-12-06 17:34惠芯一笑[河南省网友]202.4.254.169
    领导需要更加谨慎,多听取不同渠道的意见。
    顶0踩0
  2. 凉紫2023-09-09 11:36凉紫[河北省网友]103.44.120.26
    汉武帝的舅舅真是害人不浅啊。
    顶0踩0
相关阅读
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学业评价检测卷

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学业评价检测卷

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三单元学业评价检测卷一、默写古诗清明5分内容完整无错误3分,书写质量,2分。二、根据语境写词语。10分1 shì jiè wén míng

2023-07-10

寒假预习: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 图文讲解

寒假预习: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课】三月桃花水 图文讲解

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美得让人沉醉

2023-10-15

二年级语文老师备课笔记 帮孩子学《小马过河》 读对话悟道理!

二年级语文老师备课笔记 帮孩子学《小马过河》 读对话悟道理!

一、生字词的学习1 这一课的,二类字比较多,识字方法可以尽量丰富一些,加强识记效果,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来实际刻和该,熟字加偏旁识记掉和愿,还可以

2022-12-29

二年级下册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生字 课文分析 附手写笔记

二年级下册第7课《一匹出色的马》生字 课文分析 附手写笔记

生字分析认识15个生字:郊、泛、波、纹、葱、软、毯、异、恋、舍、求、株、拾、骑、跨1 结合课文句子理解泛和异的意思

2023-02-05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字词注意收藏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字词注意收藏

1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

202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