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京观筑成 中原与高句丽国结下几代仇恨 唐朝摧毁京观终得报仇?

时间:2023-06-12 07:25:01

相关推荐

京观筑成 中原与高句丽国结下几代仇恨 唐朝摧毁京观终得报仇?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特别残忍的炫耀战功的方式——京观,将敌军的尸体都堆积起来,再用土封住,筑成高冢。"京"就是高丘的意思,"观"乃阙型也,京观从字面意思看好像是一个名胜古迹之类的东西,事实却是对方尸体的"金字塔"。

《左传》中有关于京观的记载,楚国和晋国大战,楚国胜利,有人建议将晋军的尸体筑成"京观",但是楚庄王坚决不同意,楚庄王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晋国的军队究竟是恶还善,不是几个楚国人就能定的,晋国这些战死的将士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君主战死沙场的。

如果筑京观就是在炫耀自己的战功,以威胁其他国家,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下一次战争,战争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更多无辜的人死去,战争有时候也是不得已的行为,楚庄王当时肯定是不想发生更多战争的,只是为了单纯地统一,战争只是一种实现统一的不得已的方式。

筑京观无疑是在炫耀自己的战功,这无疑会带来更多的战争,这不是楚庄王要的最终结果,如果谈判能实现统一,那么战争绝对不是自己想要的。京观最初的目的是乘除那些最大恶极的人的,古代君王为了讨伐不听王命的,意图造反的人才会对才会将他们的尸首筑成"京观"

以上对京观的解释不过是左丘明的理解,更准确的来说,不过是左丘明对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对京观的理解罢了。后来有不少人将钟情于把敌军的的尸首筑成京观,他们的境界与楚庄王不可同日而语,后来一些武将在战后都习惯于将敌军尸首筑成京台无非就是炫耀战功,震慑敌人,将筑成京观的最初的目的抛掷脑后了。

将敌军的尸首集中在一起堆起来至少能让主帅看见将领和士兵们在战争当中有多么勇猛,在战场上,主帅看见就等同于皇帝看见,一旦得到国家层面的人的赞赏,那么取得战争胜利的将领和士兵们无疑抓住了晋升的好机会。

将敌军的尸首堆积起来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有时候在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一方的军队就开始收集敌军尸首,在双方战争局面焦灼之时,摆出敌军尸首,对敌军来说心理压力也大,攻击敌人的心理防线对一场战争的成败时至关重要的。

高句丽国与隋朝曾发生过多次战争,隋朝的军事实力跟高句丽国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有许多隋朝士兵战死在于与高句丽国的战争中,他们的尸首被敌方筑成,这对于中原人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怎可接受这样的侮辱,小小的高句丽国竟然如此欺负中原人!

终于唐朝在与高句丽国的战斗中不像隋朝那样,唐朝不仅战胜了高句丽国,而且还摧毁了高句丽国一直引以为傲的隋兵京观。高句丽国与唐朝的梁子可算是结下了,但有碍于唐朝当时国力强盛,为了避免李世民再次派人攻打高句丽国,表面臣服于唐朝,与唐朝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但这丝毫不会减少中原人对高句丽国的仇恨,只是一时找不到借口进攻他们罢了,高句丽国也是,他们不是真正想与唐朝世代友好,唐朝摧毁京观就表面唐朝收复高句丽国的决心与信心。

所以唐朝与高句丽国也还是进行了长时间的斡旋,在唐太宗时期没有将高句丽国一举歼灭,但是在唐高宗时期,高句丽国终于被唐所灭,也算是真正报了"京观"之仇了。从那以后,曾经的高句丽国开始与中原民族融合。

中原人向来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面对当初的"京观"之耻,无论如何也要有个了断的,在了断之后,唐朝就终止了与高句丽国的时代仇恨,民族融合的趋势明显,这才是京观的最大用处,就像当初的楚庄王那样,京观的作用不是为了开始新的战争,而是为了终止战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五月廿十八2024-01-11 04:57五月廿十八[广东省网友]203.191.127.88
    京观的命运真是坎坷啊,希望历史不要重演。
    顶1踩0
  2. 小榴莲2023-11-01 05:46小榴莲[青海省网友]103.250.182.212
    唐朝的行为真的太残忍了,但也许这就是报仇的方式吧。
    顶0踩0
  3. 光☆影¤2023-08-22 06:35光☆影¤[甘肃省网友]203.27.202.116
    这段历史故事太惊心动魄了,看来仇恨真的可以延续几代啊。
    顶0踩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