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周文王临终留下短短几句话 却是《易经》精髓 耐人寻味

时间:2023-05-29 02:58:01

周文王临终留下短短几句话 却是《易经》精髓 耐人寻味

如果只能找一本本代表中国文化的书,你应该选择哪一本?

论语?道德经?

回答是易经。

这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书:儒道都深受其影响;它包罗万象,大到宇宙星辰,小到人生百态,都包含在其中。

这也是人生问题的答案之书:这本包罗万象的神书,实际上已经回答了你可能遇到的大部分问题。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完全理解这本书,这本奇书就是《易经》。

50年来,自感时日不多的周文王,把自己的儿子,即后来的周武王姬发叫到前面,对他说了一段话,后来被记录为保训。尽管只有300多字,但它却是《易经》的精髓,至今仍有许多人无法阅读。

《易经》主要讲的是什么?

《易经》是研究宇宙事物发展规律的知识,是宇宙的本质规律,其核心八卦是宇宙万物运化的最高标志,是阴阳属性的象征。

《易经》的核心思维包括变易思维、居安思危(忧患意识)、重时思维、重位思维、简易思维、仿效推演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

它不仅包括以归纳法和推演法为主体的思维,而且还包括以类推思维、类象思维和交合思维、互变思维为核心的思维模式,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思维体系。

容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它使后人学会了观天道以立人道,使后人学会了精神内敛。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周文王临终警告的核心是什么?

原文摘录如下:

王五十年来,不豫,恐坠保(宝)训…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昔微假《中》于河…乃归《中》于河…呜呼!发,敬哉!别淫!

圣人文王想用这些历史事件向太子武王姬发灌输一种思想观念——中,即后来所说的中道。它表明《保训》的思想与儒学有共同之处。

只有短短几句话字,但却是易经的本质。

中的含义是什么呢?

周文王一生深入研究《易经》,是《周易》的原创作者。以他对易经的理解和把握,一定会超乎寻常。

至于中道思想,我的理解就是以此来提醒人们:在考虑事情的时候,要全面地看待,比如一所房子,你只有站在中间,才能看到各个方向的情况,一旦你站在中间,那么你的思想也就偏了。

有人认为:《周文王遗言》的核心思想是中道,舜执法中允,善于从正面和反面考虑,不违背人们的意愿。

事实上,周文王遗言的中道思想,具体体现在仁与义的融合,刚克与柔克的融合。

留下这个核心的周文王,就是告诉他儿子,一定要求中,不要过分自满,这样可以避免盛极而衰。

而且这一也是我们现在社会应用的。

摘要:

俗话说,读杂书万卷不如真经,这句话的真经指的是易经。

我们中国人都应该读易经《易经》就像生活一样,简单地蕴藏着无限的人生哲理,无限的美丽。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易经》的一知半解罢了!

《易经》中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一种生活剧本。它已经帮助你推断出你选择的结果;

很多事情,看似幸运,其实是有痕迹可寻的。

易经中的智慧,真当一生修行

它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书”: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响;

它也是人生问题的“答案之书”:这本包罗万象的神书,其实把你可能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回答了。

它也是一本排忧解难的书,当你遇到生活里里面的苦难、挫折时,根据《易经》所说,书中的卦辞就是解决你问题的最好方法。

悟透易经中的道理能帮你度过遇到的坎坷

在远古知识匮乏的年代,周易就相当于今天的“百度知道”。

但是很多人觉得《易经》都是全篇文言文,读起来晦涩难懂,根本看不进去。

给大家推荐这本《图解易经》,他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难懂的古文用白话告诉你,把深奥的原理一一图解给你看,从起卦到讲解,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让你即使读不懂文言文,也能了解易经所说的知识。

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最后引入到《周易》,以图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为您讲授学习《周易》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读《易经》真的可以让我们把握自己的命运!你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再对照易经里的64卦,一一对应。我看完之后,对于很多年前在生意场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为了人生多点好运,早点读懂《易经》,才能更好把握未来!易经可以告诉你:还能根据当下条件,如何选择怎样做才能把成功几率放大20倍!

而且这本书才56元,现在56还能干点啥?但是却能让你近距离接触古代先贤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能让你逆风翻盘!

对自己以及家人都是最好的,能让你们的日子越过越顺。何乐而不为呢?一本易经,能让你终身受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梧桐琴响2023-10-08 04:42梧桐琴响[河南省网友]116.62.184.30
    周文王临终留下的短短几句话,却是《易经》精髓,耐人寻味。
    顶5踩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