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为人之道 以“忠恕”为原则 也能成就自我

时间:2016-09-21

为人处事的时候,能够以仁 为本,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人处事之道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论语》:为人之道,以“宽容”为原则,也能成就自己。

为人处事的时候,能够以仁 为本,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人处事之道。

很多人总以为处世的时候以“仁”为本,是能够成全对方,是能够让对方更舒服的一个智慧。其实并非如此,以仁 为本的最终获利者,其实是自己。

孔子中所提倡的“仁”就是一种做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贯穿于孔子的儒学思想的各个方面。而所谓的“仁”,正是一种待人宽容待人,豁达的一种心态,其间蕴藏的宽容,就是与人为善。

比如说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在孔子的思想中有着非常重要位置的一个思想。

有一些人经常犯这样一种错误,在生活中,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想让别人去做,自己无法做到的一个状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在为人处事之中,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情。当你让别人不舒服的时候,别人也不会让你舒服,这是为人处事的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孔子问,曾参啊,我的学说有一个核心的思想贯穿其中,始终不变。曾子说:是的。

孔子离开之后,同学们就问:是什么思想呢?曾参就是说:夫子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忠恕”二字。

这里所说的“忠恕”二字,就是儒家中所说的仁的基本道理。

“仁”其实也是一种待人温和,待人厚道的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有一些处事偏激的人,总是喜欢与人计较。

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的时候,就喜欢把事情推脱在别人的身上,其实这样的一些心态存在于与人相处之中,是非常所忌讳的。

无论针对于什么样的人,无论对待什么样的角色之中,都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与状态。

所以就有很通俗的一句话,叫做:成就别人,更是成全自己。

从佛家的角度来说,更有一个因果关系。这样的因果,就是你在为人处事之中的状态,所引申的最后人生的结局。

你种下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当你待人温和宽容对方的时候,其中的结果也必然是良好的。

话说在胡雪岩的身上,就有一个类似的事情,胡雪岩当时因为生意上的事情,结识了正在湖州办事的郁四。胡雪岩凭着自己的造诣和见识,也帮助郁四处理了很多事情,两个人关系不错。于是郁四做主,为胡雪岩娶了一个寡居的芙蓉姑娘。

芙蓉姑娘娘家是生意人,祖上有药店,后来到芙蓉姑娘父辈的时候还能支撑着。不料他的父亲因为采药的时候遇难了,但是他的叔叔“刘不才”是一个顽固子弟,挥霍家产,之后不到一年家人就无法维持。

这个时候家里穷困潦倒,刘不才也不同意自己的侄女芙蓉,嫁给胡雪岩做偏房,后来芙蓉嫁给胡雪岩的时候,他愣是不肯认胡家的这门亲戚。

而刘不才手上有一份祖传秘方,他守着这个秘方,心里盘算着重振家业。

而另外一边的胡雪岩呢,娶了芙蓉姑娘,对刘不才不能不管。别人就给他出主意说,可以送留刘不才一笔银子,不再与他有任何关系。或者按芙蓉的想法,劝刘不才拿出祖传秘方卖掉,让刘不才自成自灭。

但是胡雪岩这个时候却不这样想,他不但没有与刘不才翻脸,反而认下了这门亲戚。

他认为凭着自己的眼光,开一个药店,生意应该是不错的。因为在那样一个乱世开药店,不但能够生意兴隆,还能够创下积德行善的名声。

这个时候他就想,刘不才手里有秘方,而且懂这一行业的生意,只要能把他收服,就自然能够成就自己,帮他改掉身上的毛病,也可以为自己所用。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胡雪岩请郁四帮忙摆了一桌认亲宴,认了刘步才这样一个亲戚。

后来就有了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就这样成立起来了,在后来的很长时间里面一直成了名闻天下的老字号药铺。

对于胡雪岩的这一个事情,正是因为他有着一个宽容的胸怀,容纳了刘不才这样一个纨绔子弟,所以说才有了后来胡庆余堂的这一番事业。

所以说在更多的时候,懂得容忍,就自然能够成就自己。

就像儒学中所说的,做人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忠恕”,当你宽恕别人以人为本,你的人生自然有一番不错的成就。

本文由国学人生原创,看了《论语》中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为人之道 以“忠恕”为原则 也能成就自我》,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语·里仁篇第四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语·里仁篇第四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注释:[1]贯:贯穿,贯通,统贯。如以绳穿物。[2]忠恕:尽自己的心去待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参呀,我讲的道是由...

2007-08-31 #经典句子

这些论语里的经典语句以及意思你都知道吗?—小古文100篇十九

这些论语里的经典语句以及意思你都知道吗?—小古文100篇十九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子说:我明白了,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老...

2011-04-19 #经典句子

论语·里仁·注释

论语·里仁·注释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已矣。”1、忠恕:尽己谓之忠,推己及人。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喻:形声,从口,俞声。本义:告知,把情况通知某人。此为知晓,明白。子曰:...

2023-01-31 #经典句子

《论语》第四章  详解里仁第四

《论语》第四章 详解里仁第四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华杉详解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参”,是曾子的名字。孔子对他说:曾参啊,我的道,就是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唯”,唯唯诺诺的...

2023-08-07 #经典句子

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金庸先生提出“仁者无敌”

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金庸先生提出“仁者无敌”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道是用‘一’贯通的。”曾子应声说:“噢。”孔子走了,其他门人问曾子道:“什么意思?”曾子说:“他老人家的道,就...

2023-12-02 #经典句子

从《论语》“仁”至《中庸》“诚”的本体工夫初探

从《论语》“仁”至《中庸》“诚”的本体工夫初探

...,《易传》道德,仁善诚德之道德本体乃儒家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和絜矩之道,乃儒家自周公制礼作乐欲正纲常,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位育天地的本体论根基,乃儒家成圣成贤王道天下政治哲学的道德基础。仁善诚德一以贯之...

2023-02-01 #经典句子

《中庸》六句名言 道出中华文化精髓!

《中庸》六句名言 道出中华文化精髓!

...够好。若我们总看别人别扭,一定是自己修养还不够深。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之一。在孔子及其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其核心和基本原则是“仁”,而忠恕正是“仁”的道...

2023-05-16 #经典句子

参论语八六 孝能成道

参论语八六 孝能成道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几是微的意思。就是对父母的谏劝要微言,又要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意志。见就是现,见志就是要表现出自己的意志。意之所存谓之志,志跟意是有差别的,不是随便让父母...

2023-12-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