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这些论语里的经典语句以及意思你都知道吗?—小古文100篇十九

时间:2011-04-19

经史诸子第80篇论语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时常温习,不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0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经史诸子

第80篇

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时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值得喜悦的事吗?有好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知道也不愿恨人家,不也是君子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所谓“孝”“悌”,可为“仁”的根本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就应当严肃认真、恭恭敬敬的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讲求信用,而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正确的使用官吏,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时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时,则要遵从兄长,尊敬长辈,要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学习文献和诗,书,礼,乐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竭尽全力;服侍君主,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讲求信誉。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有学问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向子贡问道:“孔子到了这些诸侯国,一定会听到国君们来问政事,是孔子向他们提出了请求呢?还是他们向孔子提出了请求呢?”子贡回答说:“孔子具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所以迎得国君们的敬重,向他问政.孔子的请求,是不是与别人的请求不一样呢?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人虽然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虽然富有,却不傲慢自大。怎么样?"子贡的心得很了不起,但孔子并没有打高分,只是说:"还可以,比不上贫穷的人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富有却有崇尚礼节的"。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第81篇

《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过:内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准则而选择,怎么会获得智慧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为非作歹。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从耒见过喜爱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喜爱仁德的人,那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仁德方面吗?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见过罢了。”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早晨悟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的是仁德;小人则怀恋乡土。君子关心的是刑罚和法度,小人则关心私利。”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在个人利益上放纵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拿一个道理把它贯穿起来.曾子说:我明白了,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老师所讲的道,讲忠恕之道而已.从这里开始学,学到圆满的境界,就是道.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人要努力向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自己内心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能够长时间地不改变父亲生前所坚持的准则,就可说做到了孝。”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孔子说:“父母的生日,不可不记住,父母的年龄,不可忘记。一方面因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年高而担心。”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 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这些论语里的经典语句以及意思你都知道吗?—小古文100篇十九》,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经典语句 读完获益终良多!

《论语》经典语句 读完获益终良多!

...指的是儒家的“仁义之道”,“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对于你要说的话,先...

2023-08-23 #经典句子

《论语》中的语句精华 牢记在心必定终身受益

《论语》中的语句精华 牢记在心必定终身受益

...家一起分享。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着和谐融洽的氛围,但是他对待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小人则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长和他...

2023-01-20 #经典句子

《论语》学案设计:学习经典 感悟智慧 成长心灵

《论语》学案设计:学习经典 感悟智慧 成长心灵

...板书:交友生背: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什么意思呀?(言而有信,也就是说到做到,遵守承诺。)谁还有不同的理解?板书:诚信你能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怎么才是“言而有信”吗?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

2023-07-01 #经典句子

教育学家写给青少年孩子的论语故事:温故而知新 更了解《论语》

教育学家写给青少年孩子的论语故事:温故而知新 更了解《论语》

...们为什么叫做孔子呢?因为“子”是一种尊称,就先生的意思,孔子就是孔先生。孔子是我们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也就是老师自己教学生,所以我们现在还是把孔子奉为教育界的祖师爷。孔子...

2019-03-01 #经典句子

真正让我理解了《论语》中的“仁”

真正让我理解了《论语》中的“仁”

...但后有一句“我欲仁,斯仁至矣。”表面上与刚刚所说的意思似有矛盾,老师告诉我们,分析古人这些话,要看在什么情境下说的,才能明白它真正的含义。这里的“我欲仁,斯仁至矣”不同于上述语句的境界论,这里讲的是工...

2023-02-01 #经典句子

儒家经典之作《论语》为何能影响后世几千年?

儒家经典之作《论语》为何能影响后世几千年?

...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语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思想和中...

2019-06-10 #经典句子

《论语》中 该记住的经典语句 储备点知识吧

《论语》中 该记住的经典语句 储备点知识吧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智者却是能不为眼前得失所羁绊,目光长远,判断敏...

2023-08-10 #经典句子

《论语》中12条短句: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中12条短句: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意思:君子吃的不求太饱,住的不求太安逸,做事勤勉而说话却谨慎。理解:人生不仅仅为了保暖安逸,还要有对理想的追求精神,0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出自《泰伯》...

2023-10-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