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五课《黄河颂》学习资料汇编

时间:2008-03-30

其代表作有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0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1.光未然(1913年—2002年),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其代表作有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

2.《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大型合唱声乐套曲。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课文出自组诗八章中的第二章。

3.创作背景与过程:1938年11月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他亲临险滩急流,目睹了黄河怒涛、礁石瀑布,目睹了船夫们搏风斗浪,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在当时中华民族奋力抗战的艰苦岁月中,看到母亲河的壮丽磅礴,心怀难平。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迅速完成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光未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诗,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1939年3月,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黄河颂》是在抗日救亡的背景下创作的抒情诗。诗人用澎湃的热情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巅diān:山顶。

劈pī:用刀斧或强力破开。

气魄:气势。

狂澜lán:本指大的波浪式,比喻激烈的潮流。

浊zhuó流:水流变得混浊。

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也作“婉转”。

屏障píng zhàng: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哺bǔ育:培养。

榜样:样子,模样。

浩浩hào荡荡dàng: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比喻与象征手法:作者首先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摇篮”,又“像一个巨人”“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高度形象化地表现和赞颂了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作用——她孕育和保护了中华民族,并一直滋润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歌颂了伟大的黄河,也就象征了中华民族和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声情并壮:诗歌声情并壮,是文词、音节与情感谐合一致的表现。全篇文采横溢,古风犹存,显示着一种独特的语体风格。如“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运用凝练有力、骨气深沉的文言词语,使语言形成丰美浑厚、宏伟壮美的特点。音韵上,诗歌亦显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全诗以短句为主,配以长句,长短错落,自由奔放。在韵脚上,隔二三句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更加上如澎湃、周遭、宛转、连环等双声叠韵词的大量运用,更增添了语调铿锵朗朗的气势。文词与音调,都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与黄河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一致,更能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0.选出本课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3-5个好词,把它们写在一段连贯合理的话中。(5分)

1.选出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 )(3分)

A.巅(diān)峰 哺(bǔ)育 目不窥(kuī)园

B.屏(píng)障 殷(yān)红 全(qián)心贯注

C.宛(wǎn)转 宰(zǎi)割 铤(tǐng)而走险

D.浊(zhuó)流 狂澜(lán) 鲜(xiǎn)为人知

2.请先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再简析其表达效果或在诗中的作用(8分)

(1)啊,朋友!

修辞手法:( ) 表达方式:( )

表达效果或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修辞手法:( ) 表达方式:( )

表达效果或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黄河颂》的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中国当代诗人,其代表作还有《五月的鲜花》《屈原》等。《黄河大合唱》后来由作曲家冼星海谱曲,成为大型合唱声乐套曲。

B.《黄河颂》全诗语言奔放,意境开阔高远,情感悲壮激烈,气势磅礴,充满力量,读来一气呵成,激情澎湃,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C.《黄河颂》以‘我’为抒情主体,由黄河的形象写到黄河的精神,由‘我’对黄河的赞颂写到‘我们’的决心。

D.《黄河颂》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养分。语言精练形象,比喻贴切生动,句式长短结合而以短句为主,整散结合而以散句为主,激情澎湃地表现了黄河的气势和诗人心中的激情。

4.拓展阅读。(4分)

《保卫黄河》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选自《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

注:

青纱帐:青色庄稼长得又高又密时,就像帐幕一样,俗称“青纱帐”,人很容易隐藏其间。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作者张光年,湖北光华人,是一位诗人、评论家。

B.“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华大地上群雄并起、抗日救亡的景象。

C.诗句全用短句,短促有力,整齐跳动,如振奋人心的军号,如响亮的战斗口号,不断蓄积豪迈不屈的情感力量。

D.诗中对抗日军民的描述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2)“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一句中的“逞”有“显示,夸耀”之意,一般是贬义词。有人说将“逞英豪”改为“显英豪”更合适,你认为呢?(3分)

(3)对比课文《黄河颂》和本诗。请从句式、词语和情感基调三方面中选择一个方面,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二首诗的不同之处。(6分)

1.B。潜(qián)心贯注或全(quán)心贯注

2.(1)呼告;抒情;先声夺人,以强烈的感情色彩引起读者注意。(2)对偶(夸张);描写;以凝练整齐(或夸张)的语言塑造黄河在中华大地上奔涌澎湃、迂曲浩荡的壮美图景。

3.A项,光未然应是中国现代诗人而非当代。全诗语言奔放,意境开阔高远,气势磅礴,充满力量,读来一气呵成,激情澎湃,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4.(1)B。“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运用拟人和排比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华大地风云激荡的景象,渲染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和英雄不屈的抗争精神。

(2)我认为“逞英豪”更好。“逞”在这里贬义褒用,是对抗日英雄们的赞美颂扬,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改为“显”语意语气就变得平淡了。所以,“逞英豪”不能改为“显英豪”。

(3)从句式上看,《保卫黄河》全用短句,短促有力,语势不断增强,激起磅礴;《黄河颂》句式以短句为主而长短错落有致,朗朗上口,语势豪迈。用词上《保卫黄河》偏口语,如“青纱帐”“土枪洋枪”“大刀长矛”等;而《黄河颂》中化用文言语汇,如“浊流”“宛转”“九曲连环”。前者流畅激荡,后者汹涌澎湃。情调基调上,《保卫黄河》激烈昂扬,《黄河颂》庄严豪迈。答题要求从以上三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从诗中找出对应的词句内容加以证明,能语句通顺地展开论述方可。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五课《黄河颂》学习资料汇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资料汇编

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资料汇编1.丁肇zhào中(1936年— )生于美国,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19...

2023-12-02 #经典句子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四课《孙权劝学》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四课《孙权劝学》学习资料汇编

1.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 ,世称涑sù]水先生,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孙权(182年-252年)...

2023-01-03 #经典句子

202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三课《安塞腰鼓》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三课《安塞腰鼓》学习资料汇编

1.刘成章(1937- ),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省延安市人。代表作为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等。2.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10-11 #经典句子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二十三课《带上她的眼睛》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二十三课《带上她的眼睛》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二十三课《带上她的眼睛》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刘慈欣(1963年— ),科幻作家,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等,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

2023-12-02 #经典句子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四课《灯笼》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四课《灯笼》学习资料汇编

1.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等文集中。《灯笼》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暗...

2023-01-24 #经典句子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十五课《最苦与最乐》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十五课《最苦与最乐》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十五课《最苦与最乐》资料汇编1.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戊戌维新运动(即戊戌变法 )领袖之一。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曾协助...

2023-09-01 #经典句子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学习资料汇编

1.竺可桢(1890年—1974年),字藕舫,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

2023-01-20 #经典句子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第十五课《诫子书》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2019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第十五课《诫子书》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第十五课《诫子书》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文学常识1. 本文大概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臣鞠躬...

2023-11-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