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第一句子大全 > 标签 > 误读
去日是什么日子 你又误读了曹操的《短歌行》

去日是什么日子 你又误读了曹操的《短歌行》

非常喜欢曹操的《短歌行》,首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可是对诗歌里有个句子的理解,可能很多人都是错误的。第一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度娘上的解释是“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

2023-11-28 #经典句子

父母如何解决英语单词误读!把英语单词编成三字经!

父母如何解决英语单词误读!把英语单词编成三字经!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似乎英语越来越不受人“待见”。但不管如何改革,只要高考还考英语,只要英语还是贯穿小学到大学的一门必考科目,英语最终还是要回到应试。要想孩子在初中的时候能兼顾好多门功课,要想...

2020-01-19 #经典句子

苏轼最绝的一首诗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却被后人误读几百年

苏轼最绝的一首诗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却被后人误读几百年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宋代文学成就的最高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诗作,题材广泛,善用夸张比喻,开创豪放清旷一派,留下众多脍炙人口之作,对后世影响巨大,不过苏轼最绝的一首诗,...

2023-08-05 #经典句子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中的这一句一直被误读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论语》中的这一句一直被误读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句话出自《论语》,而前半句时常被现代人拿来说话,不仅是断章取义,而且又曲解了原文之意。反而认为孔子对女子有何成见。其实原文之意本不在此。女子,此处指未...

2023-10-30 #经典句子

朱元璋的一句话被误读了百年 到现在还有人不会读!

朱元璋的一句话被误读了百年 到现在还有人不会读!

在历史上皇帝说的话,那就是圣旨,不管是口谕还是书面形势的,那都代表着皇权。身为下臣和子民,那都必须要遵守的,否则就是欺君,那肯定是要被砍头的。而对于皇帝想要去下达一些指令,特别是很远的地方,有的时候,...

2014-09-16 #经典句子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有多少人把这句话误读了?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有多少人把这句话误读了?

平时,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看到某个男青年仰慕、艳羡或者追求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旁边的人就会打趣说:“你这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的还会调侃道:“你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美得不轻!”“窈窕淑女,君...

2015-06-07 #经典句子

“父母在 不远游”的下一句你知道吗?那些被误读的名言名句

“父母在 不远游”的下一句你知道吗?那些被误读的名言名句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着灿烂的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中,很多经典的名言名句已经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本意,有些甚至被刻意的只引用上半句。由此,很多名言警句被偏离了他们的原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耳熟能详的...

2008-12-26 #经典句子

这句话被后人误读数千年 孔子论语篇“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这句话被后人误读数千年 孔子论语篇“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孔子论语篇《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每次我看到论语篇,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那位百家讲坛的某大师…. 说着正确的废话,也就算了,还在误导...

2023-08-28 #经典句子

朱元璋创造了一句话 居然被人误读了六百多年 至今还有人会读错

朱元璋创造了一句话 居然被人误读了六百多年 至今还有人会读错

朱元璋创造了一句话,居然被人误读了六百多年,至今还有人会读错在古代,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凡在当时有违皇帝旨意的话,基本上会被处以杀头的风险。我们在不少古装剧中,都看到过皇宫里面的太监拿着圣旨来为...

2018-07-25 #经典句子

商务部一条通知引发各种猜测 经济日报:不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 这句话主要是针对疫情

商务部一条通知引发各种猜测 经济日报:不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 这句话主要是针对疫情

商务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今天中午,@经济日报 发文《不要过度解读甚至...

2023-09-01 #经典句子

今天商务部一条通知引发各种猜测 经济日报:不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 这句话主要是针对

今天商务部一条通知引发各种猜测 经济日报:不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 这句话主要是针对

「本文来源:都市快报」商务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今天中午,@经济日报 ...

2023-06-04 #经典句子

孔子「论语」前三句被误读几千年 今天终于真相大白

孔子「论语」前三句被误读几千年 今天终于真相大白

论语开篇,孔子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莫名其妙,是因为三句话毫无关联,一上来就难倒了千古学者。论语的误解通常学者把这三句话...

2023-10-26 #经典句子

孔子有一句名言 大人教育孩子时常用 可是又常被一些家长误读了

孔子有一句名言 大人教育孩子时常用 可是又常被一些家长误读了

教育小孩是件很头痛的事。孩子上学时,家长总是对不积极学习孩子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是等孩子长大后,不努力工作,长辈又会语重心长的教育晚辈“三十而立”,借用孔子的这句名言激励子女早日成家立业...

2017-02-21 #经典句子

2020年十大流行语的背后 是网络十年的浮躁 还是人性的误读?

2020年十大流行语的背后 是网络十年的浮躁 还是人性的误读?

写在本文前面的话:2020年有人成了最伟大的逆行者,那些想成为集美的后浪你们有什么可豪横的,都是梅香的拜把子打工人,难免头上飘过网抑云,内卷始终比不过那些凡尔赛文学创作者,这个时候小朋友你是否有太多的问号...

2011-11-26 #经典句子

“夜郎自大”竟是误读 夜郎王的这句话透出的是民族自豪感

“夜郎自大”竟是误读 夜郎王的这句话透出的是民族自豪感

夜郎自大出自《史记·西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这段话后来便引申出“夜郎自大”的成语,汉语工具书都把它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不...

2023-08-31 #经典句子

秦岚两句话解释外界对自己的误读 全世界欠她一个道歉

秦岚两句话解释外界对自己的误读 全世界欠她一个道歉

如今,《延禧攻略》大火,很多网友认为饰演富察皇后的秦岚终于有了出人头地之日。殊不知,早在十多年前,秦岚便因出演《还珠格格》中的知画而火遍大江南北,甚至得到琼瑶阿姨的“秦岚一滴泪,天上一颗星”的崇高赞誉...

2024-01-03 #经典句子

《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 正是范仲淹反对的做法 却被后世误读

《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 正是范仲淹反对的做法 却被后世误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这句话其实是互文的手法,就像“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秦汉都有明月都有关。这句话的含义是不因外物和己身而悲喜。但是,这句话不能断章取义,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看...

2023-12-08 #经典句子

谈谈诗词里的“互文” 如果不懂互文很多诗句可能看不懂或误读

谈谈诗词里的“互文” 如果不懂互文很多诗句可能看不懂或误读

很多朋友读到一些诗文往往会感到很奇怪,比如读到《木兰辞》里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会问,“为什么将军都战死了,而壮士都回来了?”读到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会问,“为什么主人下了马,...

2024-01-15 #经典句子

“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这句话 被误读了几十年

“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这句话 被误读了几十年

鲁迅有一句名言:"中医不过一种是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因为这句话,反对中医的人把鲁迅奉为旗帜。但是这些人其实是会错了意,鲁迅反对的并不是中医。鲁迅发出这句感慨,是缘于他父亲的病。他在《父亲的病》一文中...

2023-05-17 #经典句子

文化萧山丨这座由两位外乡人建造的桥 因为忽略了一个字 一直被本地人误读

文化萧山丨这座由两位外乡人建造的桥 因为忽略了一个字 一直被本地人误读

说到桥,我们总会联想到许多悠久的诗句,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感怀;有“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的情韵;更有“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精神......萧山的桥也有属于它的渊远历史。扎根于“潮文化”的深厚底蕴,它...

2016-09-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