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家文化?如何在现实中运用道家的境界功夫?

时间:2024-01-15

当代的文化名人,包括陈鼓应、傅佩荣、曾仕强、南怀瑾等人,都对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有过专门的讲述,在电视台的某些国学论坛中,也有学者对道家文化作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什么是老子的道家文化?历代以来的文人学者们,都有着各自的论述,凡是读过道家经典的人,也许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当代的文化名人,包括陈鼓应、傅佩荣、曾仕强、南怀瑾等人,都对《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有过专门的讲述,在电视台的某些国学论坛中,也有学者对道家文化作过专门的讲座。

我们认为,任何一门正确的学说,都是能够给人带来利益的,在《老子》这本书中也明确写着,学了道以后,就可以“求以得、有罪以免”,《庄子》中也写着,学了道之后可以“应帝王”。

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学了《老子》、《庄子》的道家文化,就能够让我们走向成功,相信在当今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也是为了走向成功而来看《老子》、《庄子》的,对不对?

当然,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说,任何一个有名利有地位的成功人士,都是学了道之后才得到的,因为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很多,而学习道家文化,只是其中比较好的一条道。

对于大多数出生普通的人来说,多学一点道家文化,应该还是需要的,因为在全社会,能够像王思聪一样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对于像王思聪这样的人来说,就算不学道家文化,或者什么都不学也没关系,凭着他出生的家庭就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生活,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既然没有王思聪这样的先天条件,倒不如多学一点道家文化,也算是给自己多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吧。

但是,《老子》、《庄子》都是二千多年前的古老典籍,书中所讲述的道又很晦涩难懂,历代以来对《老子》、《庄子》的解释又多得数以百千计,很多的解释还互相矛盾,到底哪一种解释才是老子、庄子的本意呢?这实在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作如下推论。

既然古往今来有着很多对《老子》、《庄子》的不同理解,那就可以肯定,在这么多的不同理解中,势必是有对有错的,甚至有可能都是错的,绝对不可能每一种理解都是对的。

所以我们一直来就非常反对这样的说法,说什么各人各理解、各人各领悟,说什么每家每派的领悟都是不同的,谈不上谁高谁低、谁对谁错。

如果对于同一本书,同时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理解,甚至是互相矛盾的理解,则不可能这些理解都是正确的!那不成了我走在马路上,叫我张三也可以,叫我李四也可以,叫我王五赵六都可以了吗?那不成了任何人叫任何一个名字,都是在叫我了?

既然古往今来这么多对《老子》、《庄子》的理解不一定都是正确的,那如何才能判定哪种理解对?哪种理解不对呢?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应用了正确的理解,才能“求以得,有罪以免”,如果用的是错误的理解,那当然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而且反而是越用越糟糕。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在学习《老子》、《庄子》的过程中,达不到连贯通顺的感觉,反而产生了不少的牵强附会,甚至还有东一棒西一槌的感觉,那就该反思自己的理解是不是有差错了。

如果有人在学了道家文化之后,却感觉不到道家文化的作用,或者感到自己所学的内容用不到现实生活中,或者自己已经用上了平生所学,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那就更要反思自己对《老子》、《庄子》的理解,是不是存在错误了。

如果有人并没有经过专业古代汉语的学习,也没有认真研究过古墓中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和马王堆帛书《老子》,那就不是反省一下思想这么简单了,而是应该想办法提高古代汉语水平和重新校对《老子》版本这样的问题了。

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我们的理解就一定是正确的,其实我们也跟大家一样,只是中华文化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我们只是把多年学习和实践道家文化的经验和体会,给大家作一个分享而已,至于我们的经验和体会究竟是对是错,更要经过大家的评判和实践的检验。

根据我们对道家文化的理解,以及我们在现实中的体会,道家文化的理论应该是这样的。

道家文化认为道是宇宙天地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道本身的本体是虚无的,是恍恍惚惚窈窈冥冥的,道对天地万物的作用却是生生不息的。

为什么虚无空空的道却有着生生不息的作用呢?这在《老子》和《庄子》中都有过详细的阐述,在此就不再展开讲述了,若有读者网友对此存有疑问的,可以着重阅读《老子》第二十五章等相关内容,或者也可以先相信再求证。

在明白了“虚无的道有着生生不息的作用”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应该把自己的心灵,也变得像道一样的虚无,只有虚无的心灵才能产生空灵的境界,只有在空灵的境界中,才能显示出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有了生生不息的道用,才能“求以得,有罪以免”,若没有生生不息的道用,凭什么来“求以得,有罪以免”呢?

问题是,人的心灵总是被自己的情绪私欲占得满满的,每一个人的心中无不一天到晚都在想着自己的事情,时时处处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就造成了人的心灵始终达不到空灵的境界。

所以,道家文化反复强调,人必须要抛开自我,要抛开自己的情绪私欲,要抛开所有的主观成见,真正做到老子所说的无为、处下、若谷、少欲等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也变得像道一样的空无,这样才能体会到生生不息的道用。

至于如何来达到抛开自我?抛开情绪私欲的具体操作又该如何进行?让心灵达到空灵的境界又是一种什么状态?产生了生生不息的道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再来跟大家一一分享。

中国的道家文化有没有现实作用?有一篇古文堪比《老子》的实用版

不了解古墓中的《老子》《周易》,就难以学好传统文化

庄子的野马,可不是野生动物的马,这个字二千年来都错了

如何用老子的智慧,而不是老子的观点,来理解庄子的齐物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如何理解《老子》的道家文化?如何在现实中运用道家的境界功夫?》,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路僧2024-01-19 14:26路僧[江苏省网友]116.193.182.239
    理解《老子》的道家文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思考和领悟。
    顶0踩0
  2. ★逸ψ№者☆2024-01-18 17:24★逸ψ№者☆[陕西省网友]123.138.103.15
    在现实中运用道家境界功夫需注重个人修养,培养内心的平和与超越。
    顶0踩0
  3. →天青色★2024-01-17 20:22→天青色★[山西省网友]103.245.80.96
    《老子》的道家文化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去体味和领悟,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
    顶0踩0
  4. 小小飞2024-01-16 23:20小小飞[甘肃省网友]203.57.12.253
    道家的境界功夫在现实中可体现为超脱物欲,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平静。
    顶0踩0
  5. 醉海云鸣2024-01-16 02:18醉海云鸣[河南省网友]103.57.198.121
    《老子》中的道家文化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
    顶0踩0
相关阅读
健康的最高境界:静(深度好文)

健康的最高境界:静(深度好文)

...几十年不动。静涵盖了很多无穷的力量。我要大家学静的功夫,最高的境界,就是反省观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断的观照自己。老子讲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生命的根本是在宁静中恢复的。大家都有做事的经验:有时候处理一...

2011-08-28 #经典句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虚其心 实其腹”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虚其心 实其腹” 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

...不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修行一日自有一日的功夫,今天欲望减少一点,明天私心去除一些。损到什么程度呢?损到“以至于无为”,心中释然,放下一切,最后连放下的念头都没有了,就是把“放下”都放下了,这...

2023-01-24 #经典句子

《金刚经》里的这一段偈语 道出菩萨的高境界 你能做到吗?

《金刚经》里的这一段偈语 道出菩萨的高境界 你能做到吗?

...斤斤计较,心胸就会足够宽广,心地自然清凉。用道家的老子说的来解释这个“相”,就好比我们平常说的“天长地久。”《道德经》原文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和地之间...

2011-04-09 #经典句子

读懂了这几句话 人生境界瞬间可以提升好几个等级!

读懂了这几句话 人生境界瞬间可以提升好几个等级!

...交坦诚以待,以诚信动人,不仅人际交往变得简单,只要功夫深一切总能水到渠成。莫愁前路无知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到了一定的年龄总会经历生离死别,这也是人生所不能避免的!虽然我们倡导唯物主义...

2007-10-27 #经典句子

苏轼最感人的一首词 只两句就道出了人生最高境界 至今无人超越

苏轼最感人的一首词 只两句就道出了人生最高境界 至今无人超越

...乐,不用计较流逝着的时光。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这里其实包含了儒家入世的哲学和道家的归隐思想。功成名...

2023-11-21 #经典句子

中国古人八大名句 八种高度 八种境界!

中国古人八大名句 八种高度 八种境界!

...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

2023-11-18 #经典句子

道家有多先进?智慧都在这两句话上 如果能参悟 不成仙也能成圣

道家有多先进?智慧都在这两句话上 如果能参悟 不成仙也能成圣

...的“道”,也包括在道家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如果研究过老子《道德经》,你会发现道家的智慧,基本就集中在两句话上。老庄之说,尊道贵德要谈道家的智慧,就绕不开两个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按司马迁的说法,老子...

2023-05-26 #经典句子

《庄子》4大成语:大境界 大智慧 自在逍遥!

《庄子》4大成语:大境界 大智慧 自在逍遥!

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更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哲学家、文学家。庄子一生追求“逍遥”的境界,他将自在逍遥的人生比喻为“泛若不系之舟”。不同于其他诸子百家的作品,《庄子》运用大量奇幻的寓言故事,将微妙难懂...

2012-09-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