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与人不求备 检身若不及 《尚书》上的七句话读了十遍 悟出很多道理

时间:2024-01-08

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今天学习几句话,谈点心得。01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今天学习几句话,谈点心得。

01 知人则哲

哲:聪明。本句大意是:能识别人就是聪明。

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习了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当时能将全文背诵,如今依然喜欢这篇文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每个人的人生都希望遇到自己的伯乐,而人各有才,都是某方面的千里马,只是因为无人赏识,而埋没了很多英才。所以从某一方面说,伯乐比千里马重要。历史上很多人都是伯乐, 如曹操、李世民等等,因为善于识人用人,从而不仅自己成为楷模,也成就了许多美丽的神话。

02 习与性成

习:习惯,性:性格。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的生活环境,就逐渐养成相应的习性。孔子曾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的命题,并说 “少成若天性,习性成自然” ,说明人的性格并不是生下来就一定终身的,而是在从生到老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变化的。

人经过一定的自然生长发展过程,形成的性格,可以称为生性,即人的自然本性;人出生以后,经由学习而形成的性格,可以称为习性,即人的获得本性。人的生性只有很少的几种,而习性则是大量的,并且因社会的继续向前,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俗语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实际是指前一种,即生性,而后一种习性则可以着意加以培养。好的习性可以促进学习的进步, 工作的顺利完成,还可以帮助我们广结良朋,带动肌体各方面健康运行。

03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玩人:指迷恋女色。丧志:消磨掉志气。迷恋女色会丧失道德,沉迷于玩赏喜爱的东西,会捎磨掉志气。沉溺于玩人玩物,则无法保持锐气和德行。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古今中外多少豪杰被世人仰慕,然而也有很多因贪恋女色而亡国、丧生的例子,如董卓、吕布与貂蝉,唐玄宗和杨玉环,吴王夫差和西施等。

曹操也多次因勾引人妇,而差点丢下性命,许多现代版的董卓们不仅贪财,更是好色,不可救药。至于玩物丧志则更不必多说,中国人发明了多少玩物,真是难以计数,有人因赌博而倾家荡产, 有人因贪玩而丢掉工作,也有人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辍学。

非玩物害人,而是人自己不能自控, 所以要远离低级趣味, 养成好习惯,有理想才能觉得时间是宝贵的。

0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堆造九仞之高的高山,因只欠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这是比喻做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努力就不能完成。告诫人们要善始善终,切莫虎头蛇尾;某些事情接近成功,最后的一步也许是困难最大的。

中国的学生很辛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受学业折磨,其中甘苦家长一定最难忘。家有考生,真是说话都不敢大声。但在如此压力下,很多孩子无法承受。所以万事不可强求,顺其自然,快乐、健康最重要。

05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这两句大意是:对于别人不求全责备,检查自己总觉得像是有某些不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过分地苛求别人,过高地估计自己。因此,熟记这个名句,常常对照检查自己,是会受益匪浅的。类似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句话。

06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意思:控制社会秩序于没有发生动乱之时,保护国家安全于没有发生危机之时。

国家要求得长久的稳定和安宁,必须防患于未然,养生、工作等都要尽早发现祸患,治于未乱。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

我也时时告诫自己, 开车不斗气, 能让就让,工作提高效率,注意休息,钱挣不完,身体要能扛得住。

07 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喜爱那个人,就连他屋上的乌鸦都觉得可爱;厌恶那个人,就连他村里的墙壁都令人生厌。

俗话说“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情人眼里的“人”未必是个美人,但在有情者眼里,就像西施一样地美丽。俗话也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个仇人眼中的“仇人”未必是个坏人,但在仇人看来就特别感到憎恶和可恨。

比如两个人发生了矛盾,一方看见另一方干什么都来气,看见对方穿衣、说话、交友等等,都觉得是和自己过不去,以为对方就是一直在与自己较劲,实际上是自己与自己较劲, 不愿意原谅别人,更放不下自己的架子。

所以活得心累,身体就会受到伤害。反过来,若善于理解人,愿意宽恕别人,不仅能赢得更多的朋友,也会让自己学会心宽,从而达到人性的升华,身心的和谐。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与人不求备 检身若不及 《尚书》上的七句话读了十遍 悟出很多道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Just be myself2024-01-17 12:04Just be myself[广东省网友]202.20.79.216
    @不是花,是树悟出很多道理,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顶2踩0
  2. 不是花,是树2024-01-15 04:56不是花,是树[吉林省网友]42.62.100.63
    《尚书》上的七句话读了十遍,真的能够有更多的启发和领悟。
    顶21踩0
  3. 觉醒迪莫^O^【不灭之风】2024-01-12 21:47觉醒迪莫^O^【不灭之风】[台湾省网友]203.62.197.169
    检身若不及,永远处于一种自我追求的状态。
    顶10踩0
  4. 自然2024-01-10 14:38自然[黑龙江省网友]115.69.72.244
    与人不求备,自己准备才是关键。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尚书》中的10句精华 句句精辟 古人智慧的结晶

《尚书》中的10句精华 句句精辟 古人智慧的结晶

...4.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选自《尚书·说命》。知道一个道理不难,而要照着去做却很难。5.满招损,谦受益。选自《尚书·大禹谟》。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而谦虚谨慎,将会受益。6.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选自《尚书·汤诰...

2024-01-10 #经典句子

《尚书》中的值得记住的30句话

《尚书》中的值得记住的30句话

...艰,行之惟艰。语出《尚书·说命中》。惟:惟独。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15、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出自《尚书·旅獒》,九仞:极言其高;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2023-10-22 #经典句子

《尚书》精选20句 回归经典 受益匪浅

《尚书》精选20句 回归经典 受益匪浅

...行之惟艰。【出处】《尚书商书说命中》【释义】 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20.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出处】《尚书虞书大禹谟》【释义】 没有根据未经考查的话不要听,没有征询过意见的谋划不能采用...

2015-07-22 #经典句子

《尚书》经典语录30句:作德 心逸日休

《尚书》经典语录30句:作德 心逸日休

...努力。19.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简析】惟:惟独。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20.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简析】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邦:其实也是国的意思,在古代比国的概念...

2023-12-01 #经典句子

NO.66|《尚书》经典名句

NO.66|《尚书》经典名句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2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商书·伊训》25.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虞书·舜典》26.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尚书·周书...

2018-12-10 #经典句子

正解《尚书》中的一句名言 为人处世与安邦治国之道尽在其中

正解《尚书》中的一句名言 为人处世与安邦治国之道尽在其中

...看,“危”乃是引申义端正。“道”,由本义道路引申为道理、规律,从大处来看有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从小处来看有做人之道、行事之道;在这里的涵义是兼而有之的。“心”,即内心、心念,引申为中心要旨。“微”作“...

2023-12-01 #经典句子

必知《尚书》名句30个 小到做人 大到治国 句句经典 智慧满满

必知《尚书》名句30个 小到做人 大到治国 句句经典 智慧满满

...土山,工作未完只在于一筐土。8、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解释: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要严格约束唯恐不够。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解释: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10、慎厥身,修思永。解释...

2022-12-13 #经典句子

郑板桥说过的这句话 现在看来依然有道理!

郑板桥说过的这句话 现在看来依然有道理!

...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这句话在现在看来依然很有道理!这句话是对“佛教、道教和儒教”三大教的辛辣讽刺,是对三大教后世传人的挖苦和嘲讽。大概意思是说:所谓的和尚,就是佛教的罪人,因为大多数和尚徒具其表...

2010-01-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