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李白诗文对《孟子》的继承和接受

时间:2024-01-06

李白作为一个出身于西域,成长于蜀地的文人,他的文化背景与中原文士的差异很大,他的思想也展现得更为复杂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2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唐代的思想政策非常开放,因此,文人常不拘泥于儒家思想之中,而崇尚诸如佛、道之类的非儒家思想。李白作为一个出身于西域,成长于蜀地的文人,他的文化背景与中原文士的差异很大,他的思想也展现得更为复杂。李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一方面展现为对儒家思想的违背,在另一方面则展现出了对儒家思想的肯定。

一、儒家思想对李白文学复古的影响

李白思想中有一定的儒家因素,但这些儒家因素在李白思想中往往浮于表面,在李白复杂的思想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比如李白虽然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到自己隐居的缘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然而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为寿山辩护时主要使用的是道家齐物论的观点,而他的理想更是在于建立奇功之后功成身退,带有典型的道家色彩。而李白的入仕的途径则体现出了明显的纵横家色彩,而非儒生为入仕而通常采用的考取功名的做法。

李白在与人交往时“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的举动更是与儒家思想大相径庭。而在李白关于文学的复古实践方面,明黄淳耀《陶庵全集·文集》总结道:“李、杜之于诗,不过能复古而已。”

李白在文学上的复古主要是为了反对梁陈以来浮艳的文风,恢复《风》《骚》的怨词传统,而不是在文学创作中“明道”或者“载道”。开元时期,很多文学家已经展现出了对复古的追求,而立志“复古道”的李白自然是其中之一。

清沉曾植《海日楼札丛》提到了盛唐时期文人追求建安风骨的现象,曰:“开元文盛,百家皆有跨晋宋追两汉之思……燕、许宗经典重,实开梁、独孤、韩、柳之先。李、杜、王、孟,包晋宋以跂建安,而元、白、韩、孟实承其绪。”而李白的复古主张在盛唐文坛中也并没有起到纲领性的作用,他的复古是与盛唐时期的文学复古风潮密切相关的。

然而作为一个在唐王朝境内成长起来的文人,李白不免受到儒家文化的正面影响。李白青少年时期居于蜀地,学习了大量道教思想以及纵横家思想,并且在读书时不但“观百家”而且还“观奇书”,并不拘泥于儒家经典,这与李白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里所说的“太白不读非圣之书”显然是不符的。

但是李白毕竟生活于唐王朝境内,他在出蜀之后就主要活跃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江南、中原以及齐鲁地区,这些地区盛行的儒家思想对李白的思想以及文学创作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在思想方面,李白在向时任荆州长史韩朝宗的自荐信《与韩荆州书》中写道:“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又如他在安陆隐居时则将《孟子》中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而李白在东游儒学氛围浓厚的齐鲁地区时,更是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高度认同,《任城县令厅壁记》云:“公温恭克修,俨硕有立,季野备四时之气,士元非百里之才。拨烦弥闲,剖剧无滞,镝百发克破于杨叶,刀一鼓必合于《桑林》。宽猛相济,韦弦适中......行者让于道路,任者并于轻重,扶老携幼,尊尊亲亲,千载百年,再复鲁道。”

在文学方面,李白在文学创作中践行的复古与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南唐杨遂《李太白故宅记》云:“子昂愤文章之坏,一变古道,又以贬而退;先生振风雅之纲,再革今日之弊。”北宋王禹偁《李太白真赞并序》亦云:“又尝读谪仙文,微达其旨。颂而讽,以救时也;僻而奥,以矫俗也。”

李白在《古风·其一》中则自明践行复古的原因是“大雅久不作”,并指明自己在文学创作中要以恢复“正声”为己任,这足可看出李白的文学复古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李白在诗的创作中标举《诗经》的“风”“雅”,而他在文的创作中则受《孟子》中引人入彀的辩论技巧以及浩然之气的影响颇深。

二、李白文对《孟子》引人入彀的辩论技巧的继承与接受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为了推行自己的学说不得不相互辩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就以好辩著称,韩愈《进学解》云:“孟轲好辩,孔道以明。”可见他的辩论技巧在先秦时期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使儒家思想得以光大,并且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孟子的辩论技巧多变,游国恩先生认为孟子在辩论中一个显著的技巧就是“引人入彀”,这也是《孟子》中对李白文影响最大的辩论技巧。

辩论中的引人入彀指的即是在辩论中给对方预设圈套或人设,再将对方引入设好的圈套和人设之中,孟子在辩论中常常使用引人入彀的方式,以达到预期的论说效果。如孟子在滕国时,从楚国的许行前来滕国推广他的农学家思想,主张全国上至王侯下至平民都要参与到耕种之中,并说服了陈相,使陈相放弃了原先信奉的儒家学说。

孟子为了劝说陈相放弃农学思想,使用了引人入彀的方法,《孟子·滕文公上》云:“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位倍之。”

孟子为了劝说陈相重新复归儒学,他利用“夷夏之辨”给陈相设立了一个“夏人”的人设。陈相是陈良的学生,陈良从偏远的楚国出发游历中原诸国,以学习儒家思想,完成了“用夏变夷”的转变,而陈相如今若是放弃儒学而奉行农学,则是“变于夷”了,孟子引人入彀的辩论策略最终使陈相哑口无言。

李白在文中也继承了引人入彀的辩论方式,以增强说服力,以《上安州裴长史书》为例: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为了求得时任安州长史裴君的赏识,他对裴君进行了大肆的赞扬与吹捧,而他更是在文中引用了时下盛传的民谣“愿得裴公之一言,不须驱马将华轩”来鼓吹裴君的重诺好贤。

李白引用民谣对裴君重诺好贤的称赞不仅仅是简单的恭维,而是给裴君套上了重诺好贤的人设,达到了引人入彀的目的。李白此言一方面赞扬了裴君的品格,另一方面也给裴君施加了压力,让裴君不得不重视李白的投谒,否则就可能会辱没自己重诺好贤的美名。

李白在其他的投谒文中也常常给投谒对象设立重贤任能的人设以起到引人入彀的效果,如他在《与韩荆州书》开头便写道:“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愿做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此句不但气势如虹,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而且还利用天下文士们的言论给时任荆州长史的韩朝宗设立了重贤任能的人设,使韩朝宗陷入李白所设置的彀中,不得不重视李白的投谒以维护自己重贤任能的美名。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是李白在宋若思等人的帮助下离开了浔阳监狱之后,在宋若思幕府中替宋若思所写的建议唐肃宗迁都金陵的一篇公文。历代官员在写给统治者的表述中往往都会对统治者给予极力称赞,贬低自己,用以凸显统治者的伟大,以免触怒统治者。

李白在此表中同样对唐肃宗进行了极力的称赞,他认为只有依靠唐肃宗英明神武的领导,唐军才能打败叛军,唐王朝才能得以中兴。然而李白对唐肃宗的称赞不仅限于此,他称赞唐肃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唐肃宗陷入自己所设置的彀中,以起到更好的说服效果。

李白拿商汤与盘庚来与唐肃宗做对比,认为圣明的统治者不会以迁都为耻,反而能因迁都而达到安国定邦的成效。李白笔下的唐肃宗与商汤、盘庚同属圣君,在这个前提下,如若唐肃宗不迁都金陵来中兴唐王朝,则可能有损自己的圣明,李白正是以此使唐肃宗陷入自己设置的彀中。

李白引人入彀的辩论技巧主要体现在他的投谒之文以及议论文,即李白所作以及代他人所作的表、书之中,反映出了《孟子》引人入彀的辩论技巧对李白的深刻影响。

三、李白文对《孟子》浩然之气的继承与接受

浩然之气是《孟子》中的重要思想,展现出了孟子的人生态度。李白为人豪爽奔放、不拘于时,他的文章充满了自信,气势更是豪放、磅礴,展现出了浓厚的盛唐气象,李白文的气势与《孟子》中的浩然之气有着很大的联系。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从对李白人格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李白的文学创作的。虽然李白的一生仕途不顺,但他胸中沉积的浩然之气,使得他既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更不会像其他文人那样不得志就发出怀才不遇的哀怨。

李白为官时也保持着浩然之气,他在供职翰林时贯彻的是《中庸》里“君子素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的准则,在朝中从不阿谀攀附权贵,所以最终被排挤出宫。虽然李白也有诸如《悲清秋赋》《愁阳春赋》等抒发怀才不遇之作,但在李白诗文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积极奋发的作品。

李白晚年因追随永王李璘被捕入狱,他在被时任御史中丞的宋若思以及宣慰大使崔涣从浔阳狱中救出后,任职于宋若思幕府之时作此文。寻常文人若是经历了李白这样被视为叛乱,被捕入狱,经多方援手才被勉强救出的经历,往往会大幅地消沉。

然而李白却与寻常文人不同,即使有如此遭遇,他也仍然心雄万夫。无论是怀才不遇还是被视为永王叛乱的帮凶,李白总能保持自信、豪放的心态,在借宋若思的名义向唐肃宗李亨自荐时依然保持着不卑不亢的姿态。

李白认为自己既然得以出狱,就已经昭雪了,完全可以被大臣们向唐肃宗举荐。他还援引古之诸侯引荐贤才的事例,认为他以宋若思的名义举荐自己,既能使宋若思获得美名,也能使朝廷得到一位“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一命不沾,四海称屈”的大贤,两全其美。

《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作于天宝十四载,此时李白为了避安史之乱南下当涂之后,与时任宣州司马的武幼成诸公宴于姑熟亭所作的诗序。李白在此序中大谈为官做人之道,称赞贤人为官之道,贬低小人阿谀之术,认为小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如同处于桎梏之中,而贤人为官,就如同游山玩水一般自在逍遥。

李白虽然辞官已久,但他在序的最后还是把自己与武幼成并列而谈,显得不卑不亢。李白对贤人、小人的评述以及不卑不亢的态度,展现出了李白由人品到文品的浩然之气。

李白的浩然之气是从人品进而影响到其文品的,所以浩然之气在李白文中有着广泛的体现,是李白文章创作的主要基调之一,体现出了《孟子》对李白的深刻影响。

四、总结

《孟子》作为《四书》中的重要一篇,对后世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孟子》对李白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李白文从《孟子》中继承的引人入彀的辩论技巧,以及浩然之气这两个方面。

李白文对《孟子》引人入彀的辩论技巧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与李白的理想出仕途径有关。李白出自“绝嗣之家,难求谱牒”,既不可能受惠于门荫与入流这样的入仕途径,也很可能因身世原因而无法参加科举,他理想的出仕途径是像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那样通过游说或者献赋来求得官职。

因此,游说投谒之文对于李白尤其重要,李白在他的自荐书中使用了大量的辩论技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孟子》中引人入彀的辩论技巧。

《孟子》的浩然之气首先影响了李白的人格,接着进一步地影响到了李白的文学创作。李白对《孟子》浩然之气的继承,使得他心胸广阔,少有自怨自艾的感叹,同时也使得李白的文章气势宏大,是李白文能展现出雄厚盛唐气象的重要原因。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李白诗文对《孟子》的继承和接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乱世浮沉丶孤与谁共╮2024-01-15 21:47乱世浮沉丶孤与谁共╮[内蒙古网友]202.149.32.55
    李白的作品中融入了《孟子》的人文精神,让人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顶0踩0
  2. 夜-枫2024-01-12 15:50夜-枫[安徽省网友]202.127.49.160
    李白的诗文中体现了对《孟子》思想的敬仰和继承,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
    顶8踩0
  3. 蝶谷深深2024-01-09 09:53蝶谷深深[火星网友]203.191.31.247
    李白以其豪放的诗风继承了《孟子》的胸怀壮阔,真有山水气象,令人心驰神往。
    顶0踩0
相关阅读
诗文路上辉煌的李白 官场频频失意的李白 到底是何原因呢?

诗文路上辉煌的李白 官场频频失意的李白 到底是何原因呢?

...酒的时候写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经典名诗。和好朋友一起饮酒的时候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情怀。喝醉酒后又曾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结合他频频的失意或许喝酒对他来说是...

2010-02-01 #经典句子

诗文集19.李白《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文集19.李白《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

...韵清绝。全诗空灵清绝,神异有缘,值得读者慢慢地品味和欣赏。【简译】: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2009-05-01 #经典句子

活在诗文中影响了无数人的李白

活在诗文中影响了无数人的李白

...滔滔不绝的讲李白的月光、剑还有酒,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和我一样无数次在作文中加“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让自己的作文更加分,而在长大后读了更多的书时发现,李...

2023-10-09 #经典句子

李白生平首次因诗文而受挫 被告知美中不足 尚有残缺

李白生平首次因诗文而受挫 被告知美中不足 尚有残缺

...绍给同僚:“李公子文章秀丽,下笔如有神,但是在风格和功力上还没有成熟,如果稍加雕琢,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这样的评价对于旁人而言或许会如获珍宝,但是对于怀揣满腔热忱的李白来说,无疑是一种挫败。他满心欢喜...

2011-01-13 #经典句子

李白朋友圈里发诗文这么得瑟 他的真实人生究竟怎样?

李白朋友圈里发诗文这么得瑟 他的真实人生究竟怎样?

富二代李白出生在碎叶城,今天吉尔吉斯坦境内,六岁时随父亲迁居江油。年轻时,李白右边腰缠万贯,左边悬挂宝剑,四处浪游。年纪稍长吹牛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真有人考证说李白好像杀过一人。不过,李白心...

2019-04-15 #经典句子

李白的诗文和他的经历有多少关系?一杯酒一首诗 一故人一赞美

李白的诗文和他的经历有多少关系?一杯酒一首诗 一故人一赞美

...能够出将入相。可是他出生在巴西郡,这地方是现在四川和重庆一带的山区。要想从这里走到长安,在现代十分容易,高速高铁飞机都行,可那时候没那么多交通工具,又没有隧道,必须要靠自己徒步跋山涉水一步步走出去。所...

2023-12-09 #经典句子

诗文李白 杜甫独步天下 论舞剑却都是公孙大娘的铁粉 有诗为证

诗文李白 杜甫独步天下 论舞剑却都是公孙大娘的铁粉 有诗为证

...白小,但似乎对剑客也很痴迷。十分令人不解的是,李白和杜甫留下的关于剑客的记载并不多,在仅存的此类诗文中,记述的竟然是同一个人——公孙大娘!准确的说,杜甫因为年纪更小,只是在幼年的时候见过公孙大娘舞剑,...

2015-08-31 #经典句子

暑假早学习|九上必背古诗文|李白《行路难(其一)》(朗诵:余禹轩)

暑假早学习|九上必背古诗文|李白《行路难(其一)》(朗诵:余禹轩)

...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

2023-10-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