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我们如何对待父母才能被称为“孝”?《论语》中孔子这样说

时间:2023-12-30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抚育我们长大成人,作为子女,回报年迈的父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我们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抚育我们长大成人,作为子女,回报年迈的父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自古以来都是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现代社会,对孝与不孝的讨论则更加复杂。由于媒体的时效性与便捷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骇人听闻不孝事件。

2018年有这样一则新闻:在江苏扬州市,一个师傅发现自己的86岁的老姑姑竟然被她的大儿子给安排在猪圈里面住宿,而且隔壁就是厕所。事情一经爆出,网友们炸开了锅,有人直呼:“这样的人还配做儿子吗?”更有网友直接斥责老人的大儿子“没有人性,丧尽天良。”

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们大多数人,作为子女,都是想要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享受到天伦之乐。

然而,有着孝心的我们,却不一定真的做到了“孝”。有时候我们自认为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父母却不高兴。

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论语》有这样几段关于孔子论“孝”的话,或许能够为我们如何做到孝敬父母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说:“不要违背礼节。”

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孟懿子即孟孙)

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依照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在这一段中,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在生、死和祭祀三个方面依照相应的礼节去行事。孔子时代的礼节与现在是不同的,但是孔子所讲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有些人在父母在世时,对待父母不依照子女该遵守的礼节,对父母态度冷漠,言语不敬,甚至辱骂。在父母仙逝后,不按礼节进行安葬和祭祀。这样的人不能称之为孝。只有依照相应的礼节去对待父母,才能说是孝敬父母。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发愁。”

这一句好像很难理解,为什么说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发愁,就能说子女孝敬父母了呢?其实是有隐藏的含义。

在孔子看来,就个人而言,唯有疾病是人为无法控制的,属于天灾,而其它行为却是人为可以控制的。父母只担忧你有没有生病,也就是说你的其它方面都做得很好。子女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就不会令父母担心,所以孔子认为这就是孝敬父母。

如今,许多人为了生计,奔波在外,父母是担心的。所以,我们在外面工作时,要照顾好自己,同时也要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或者多回去看看父母,不要让父母总是担心我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世人所谓的孝,是说能够赡养父母。对狗和马来说,我们也养活了它们,但是不心存敬意,赡养父母与饲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

孔子的这段话是非常尖锐而又深刻的。现代社会,许多人甚至连出钱养父母都不乐意,更别说内心真挚的孝敬了。我们平时随便买点东西回去看望父母,父母却并不是很高兴。为什么?是父母在无理取闹吗?当然不是,毕竟像苏大强那样的父母是极少数的。

父母不高兴,是因为看不到我们对父母真挚的敬意,看不到那种父母子女间真挚的感情。所以,我们要反思自己,对待父母我们是不是仅仅敷衍了事,内心是否有真挚的敬意。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儿子在父母面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很难的。有事情,年轻人去做;有酒菜,年长的人享用,这竟然可以认为是孝?

朱熹对这段话有这样的解释:“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耳,服劳奉养未足为孝。”

这段话与上一段话讲的意思很接近,奉养父母并不能算是做到了孝,侍奉父母时做到内心尊敬、面有愉悦和婉容才是做到了孝顺父母。

上面的几段孔子的话皆出自于《论语·为政篇》。总结这几段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行为方面。孔子强调对待父母时,行为要合乎礼节;立身处世要周全,不要让自己的行为令父母担心。二:态度方面。侍奉父母时,内心要有敬意、面上要有愉色,不能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对“孝”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却是每一个子女对待父母时应该参照的准则。如果我们能做到孔子要求的这几点,那么就可以说是孝顺父母了。

关于如何孝顺父母,你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文|小硕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我们如何对待父母才能被称为“孝”?《论语》中孔子这样说》,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小妮ヤ2024-01-13 21:59╰→小妮ヤ[西藏网友]203.23.172.184
    要做到真正的孝顺,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而孔子的教导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顶18踩0
  2. 蜂辙2024-01-08 23:24蜂辙[湖南省网友]202.131.22.73
    @蓝色唯美 孝顺父母,不仅是行为上的尊敬,更应该是心灵上的关怀和理解。孔子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借鉴。
    顶9踩0
  3. 蓝色唯美2024-01-04 00:48蓝色唯美[福建省网友]103.21.113.18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细心体会。孔子的教导一直对我们产生着深远影响。
    顶0踩0
相关阅读
在《论语》的最后 孔子给划了三个学习的重点 很多人没注意

在《论语》的最后 孔子给划了三个学习的重点 很多人没注意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023-12-24 #经典句子

孔子《论语》名句起名:巧笑倩兮 芳香袭人的女宝宝名

孔子《论语》名句起名:巧笑倩兮 芳香袭人的女宝宝名

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

2023-11-05 #经典句子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论语的作者是谁:不是孔子 是孔子的弟子的弟子 这是怎么回事

孔子的弟子的弟子,孔子弟子三千,弟子的弟子那就更加的庞大数量了,是谁呢,一个是有子的学生,一个是曾子的学生

2023-08-05 #经典句子

美人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 孔子说了句名言 谁知让她被骂了两千年

美人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 孔子说了句名言 谁知让她被骂了两千年

诗经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又或者是美女,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下,都会受到不一样的对待,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美

2023-12-29 #经典句子

穿越时空 当孔子的插班生 与古圣先贤对话 一起读《论语故事》

穿越时空 当孔子的插班生 与古圣先贤对话 一起读《论语故事》

孔子古代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典籍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2022-11-22 #经典句子

最敢跟孔子较真的学生?气得孔子骂出两句千古名句 最后很有出息

最敢跟孔子较真的学生?气得孔子骂出两句千古名句 最后很有出息

教育 孔子可以说是是创建私立学校的鼻祖。为了学校的招生,学费定的不高。孔子为了招生,逢人便宣传:自愿拿着十条干肉的人,就可以跟我上学了,即自行

2016-05-31 #经典句子

《论语》|孔子也有被人戳痛的时候 他是如何化解尴尬的?

《论语》|孔子也有被人戳痛的时候 他是如何化解尴尬的?

他本来够郁闷了,偏偏就有人那壶不开掂那一壶,问他为什么不从政?一般人认为,从政就是当官,治国理政

2010-09-08 #经典句子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大圣人?就因为别人用他半部论语就可治天下吗?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大圣人?就因为别人用他半部论语就可治天下吗?

那么孔子在后世心目中地位这么高到底是不是因为他的这部论语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孔子的故事

2010-04-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