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步履匆匆:一位道长的家乡文化情怀

时间:2023-12-27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王昌龄阴山山脉,东西横亘千余公里。在地理意义上,它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王昌龄)

阴山山脉,东西横亘千余公里。在地理意义上,它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在历史意义上,它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征战与交融的最前沿。

包头地区,辉映过秦时明月、屹立过汉时关塞,还有比秦月、比汉关更为古老的、由“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下令修筑的战国长城。

在包头境内,战国赵北长城、秦始皇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及金长城(金界壕),跨越阴山南北,相望着、交错着,在荒草间孤寂着。其中,年代最近的金长城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如果把包头长城比作满脸沧桑的汉子,那么,北京八达岭的明长城就是尚显稚气的小鲜肉。

这片土地,随着中原王朝与草原帝国的势力盛衰,时而成为农田,时而成为牧场。历经三千余年的风云变幻,见识过多少铁血,易手过多少民族,在清朝初期才再度归于沉寂。

由中原文人写成的“二十四史”,惜墨如金,对于北疆的这片区域,更是淡淡地掠过。而出生于此地的,多是吕布、赵破奴等武将,虽然也有司马迁、班固、蔡邕等文人踏访过这里,却来去匆匆,仅仅留下只言片语。

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包头的历史模糊在风烟之中。

甚至,有些人提起包头,认为这是一座因移民而兴起的新城,始于清代康熙及乾隆年间的“走西口”,盛于建国初期包钢等重工业基地建设的招工浪潮。

在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这样的误解,对于包头来说是一种缺憾,对于学者来说应该还有一种惭愧。

我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学道于江西龙虎山,求学于南昌大学,攻读的是宗教学硕士及历史学博士。期间,整理西汉与匈奴的战争史料,对于频繁出现的五原郡(郡治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的麻池古城),颇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2016年,我回到包头,托福政府的宗教政策,重新修缮了老包头城内最古老的宗教建筑——南龙王庙。在悟道传教之余,总喜欢约请几位本土文化学者,燃香烹茶,一起探究包头的历史脉络及文化底蕴。

伴随袅袅青烟、朗朗经声,我翻阅着《史记》、《汉书》、《后汉书》,偶然涌起一个念头:既然包头缺乏历史名人,不妨将战国至东汉曾经过往包头的那些名人,逐一梳理出来,通过他们来铺展当时的社会背景,讲述包头的历史片段。

俗话说,知易而行难。

过往包头的那些名人,在史书之中,竟然如此散落,寻找出来已属不易。而他们精彩的事迹,与包头有关的并不算多,如果仅仅摘录那些文字,岂不成了“包头历史大事记”?

因此,我为每位过往包头的历史名人写了一篇小传,通过他们或悲或喜的人生传奇、通过波谲云诡的历史事件,把包头地区带入更为辽阔的境界。由此,增加了些许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也更加明晰了包头的历史地位。

凡是与包头沾了边的历史人物,统统被拉了进来,似乎有些“攀附”的嫌疑。然而,载入史籍的包头本土人物实在少得可怜,却又想把包头历史讲得透彻一些,只好如此了。

或许,也是缘于我的私心——哪个人不想把自己的家乡讲得美丽而又传奇?

这些文章,基本以正史为依据,不做演绎、戏说,尽量远离胡说。

涉及史料,总会有地名争议、人物争议、事件争议等,我虽学识浅薄,却也经过一番谨慎考证,然后,再以自己的观点来完成文章。对于存疑问题,文中没有展开大篇幅的辩述,毕竟这是历史小传,而不是学术论文。

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识之士多多指教!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即使不做这样的高腔调,多读些与包头有关的历史文章,在茶余饭后,也能多些话题,多些引人关注的资本,或者引发对于家乡的恋恋之情。

幸甚,善哉。

徐麦涵揖手

二0一八年正月十六

作者简介:徐麦涵,1989年6月出生,内蒙古包头人。南昌大学宗教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内蒙古道教协会副会长、包头市道教协会会长、包头市南龙王庙(五爷庙)住持,包头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包头市东河区曲艺家协会主席,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步履匆匆:一位道长的家乡文化情怀》,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紫卓缘2024-01-10 04:04紫卓缘[河北省网友]203.32.95.167
    步履匆匆,却不忘初心,家乡文化情怀让人感动!
    顶9踩0
  2. ╮但愿一切都好2024-01-03 04:13╮但愿一切都好[火星网友]103.235.56.206
    这位道长一定是个热爱家乡的人,值得尊敬!
    顶0踩0
相关阅读
「津玉良言」传承津沽文化 厚植家乡情怀

「津玉良言」传承津沽文化 厚植家乡情怀

...证了天津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传承津沽文化 厚植家乡情怀2020年12月23日是天津建城616年纪念日。616年风云际会,造就了天津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616年光辉历程,见证了天津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为了让幼儿园的孩子们更...

2017-04-20 #经典句子

一位道长的养生经典语录:一语中的 言简意赅

一位道长的养生经典语录:一语中的 言简意赅

病了,没有往日的精气神时,就觉得养生的重要性了。最近在朋友圈看到的。觉得这个道长讲的太好了,一语中的、言简意赅。不转发出来给朋友们看,都觉得不好意思。《李孟阳道长深圳梧桐山谈养生语录》一、没把心养好,...

2023-12-13 #经典句子

现言女主文 病弱乐观小千金vs清心寡欲小道长!

现言女主文 病弱乐观小千金vs清心寡欲小道长!

现言女主文,病弱乐观小千金vs清心寡欲小道长!第一本小说:撩拨作者:时临类型: 原创-言情-近代现代-爱情进度:已完成风格:轻松视角:女主简介:温慕言在她面前俯下身子,注视着她。“今天的美瞳很好看。”“对吧?...

2018-06-28 #经典句子

传承文化根脉 厚植家乡情怀

传承文化根脉 厚植家乡情怀

9月3日下午,张掖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观了市三缘博物馆历史文化展览。市三缘博物馆是国家3A级文化旅游景区,是唯一展出敦煌藏经洞艺术遗珍和张大...

2011-06-22 #经典句子

弃夫入宫 生下名传千古的帝王 美人的命运只因道长的一句话

弃夫入宫 生下名传千古的帝王 美人的命运只因道长的一句话

弃夫入宫,生下名传千古的帝王,美人的命运只因道长的一句话有一户姓孙的人家要举举办婚礼,乡亲们纷纷过来凑热闹看看新娘子到底长什么样,这一看可不得了,村民们可真的没见过长得这么标志的美人,一时间大街小巷就...

2023-01-21 #经典句子

仙剑三:清微道长的一句话 如今成了多少情侣分手的借口!

仙剑三:清微道长的一句话 如今成了多少情侣分手的借口!

仙剑三:清微道长的一句话,如今成了多少情侣分手的借口!对于《仙剑奇侠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先从以前最开始时《仙剑一》到后来的《仙剑三》,到目前为止,依旧从未有人超越过,被誉为是仙侠剧的顶峰。其实事实...

2008-06-12 #经典句子

魔道祖师:星尘道长到底心中有没有洋洋 这三句话足以说明一切!

魔道祖师:星尘道长到底心中有没有洋洋 这三句话足以说明一切!

《魔道祖师》的动漫在持续的更新中,他的每一帧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的精良。最新的一集中羡羡终于见到了小天使温宁,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彼此之后会有什么牵绊。随着剧情的推演,虽然洋洋还未出来,但是洋洋和星尘道长的...

2017-08-10 #经典句子

抗战的道士下山 还记得道长的那句话:盛世便回 回不来便不回了

抗战的道士下山 还记得道长的那句话:盛世便回 回不来便不回了

我们大家都对道教有所了解,一直是中国自己流传下来的,很多道士所做出的事情让人感到万分的敬佩,有一句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道士乱世下山救人,盛世闭关修行。当年众多道士下山救国,只有年龄还小的弟子留守观中,...

2023-08-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