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章的表达技巧(一)

时间:2023-12-27

技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是存在于文章形成的方方面面的,一篇文章写出来,也必然会是一些方法的具体运用,都是有一定技巧的,而要求我们进行鉴赏的,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6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表达技巧”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所谓“技巧”,就是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使用的各种方法(也可以说是手段)。“技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是存在于文章形成的方方面面的,一篇文章写出来,也必然会是一些方法的具体运用,都是有一定“技巧”的,而要求我们进行鉴赏的,往往是一篇文章最为突出的或者是表达效果很好的一个或几个方面。

一、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五种。表达方式本身不叫“技巧”,而对这些方式的具体运用就叫“技巧”。

1、记叙中常见的技巧:

①人称的灵活运用。在叙述时,临时改变客观的人称关系(如称物为“你”“我”,称不在眼前的人或者是读者为“你”等),会有很好的表达效果。

对物象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如2000年卷第22题第(1)小题“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的参考答案即为:“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又如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的参考答案即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有时作者让一些“物”以“我”的人称出现,也是一种拟人化的做法,表现起来会更生动一些。

②记叙的顺序的灵活运用。先将故事的结局或故事中最突出、最动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故事。或者文章的开头部分不涉及具体的内容,作者由眼前的某一事物引起联想,通过一段议论或抒情性的文字,导入对往事的回忆,这都叫倒叙。恰当地运用倒叙手法,能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也能使文章的结构曲折多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插叙也是记叙文叙述方法之一。插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事线索,插入另一个有关的情节事件,用以丰富故事的内容,帮助主要情节的展开,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插叙结束后,再按原线索继续叙述主要情节或事件。在主要故事情节中插人一段相关的叙述,对主要情节起衬托和补充作用,是“插叙”最大的特征。插叙能使文章的中心意思更加明确,同时,也能使行文有张有弛,起伏有致,避免了平铺直叙。

2、描写中的技巧

从描写的对象来看,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这些描写多用来表现人物,好的描写能通过这些外在因素,充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根据写作的需要,有交代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等作用。

从描写的角度来看,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侧面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罗敷之美,尽在读者的想象中,你想他她有多美,她便有多美。

从描写的笔法上看,有工笔细描(工笔),如:“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团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劲上的肉。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些尘垢。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分梳到后面,还保持着昔日的丰采。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灰色……”(曹禺《雷雨》)对周朴园的肖像描写详细周全,由表及里,给人留下了他顽固、保守、自信、自负的深刻印象。有简笔勾勒(白描),如“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鲁迅《药》)。几笔勾勒出一个混混样的刽子手形象,尤其以玄色醒目,满身杀气。白描手法是比较多地被问及到的,判断时注意把握它的两个特点,一是文字简洁,不作铺陈,二是特点突出,往往有一些表现特点的动词或形容词,分析白描手法的表达效果时,一定要结合能表现描写对象特点的一些词句(如本段中的“闯”“披”“散”“捆”等)来概括其特点。

3、抒情中的技巧

直接抒情就是人们常说的“直抒胸臆”,即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直接表明自己的爱憎。特别注意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的直接抒情和用第二人称呼告的方式直接抒情,往往是情感的爆发,不但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一段抒情:“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什么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阿、沉默阿,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一段抒情不但揭示了社会的黑暗,暗示了革命力量的不可遏止,而且本身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再如元杂剧《窦娥》中窦娥在去刑场上满怀悲愤,对天地鬼神的一段质问:“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辩,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不但酣畅淋漓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而且给读者,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注意理解的时候要从内容和效果两方面去分析。

间接抒情是一种依附于事、依附于理、依附于景的抒情。表现形式上主要通过叙述、议论、描写的方式表现。“依附于理”的抒情,即通过议论来抒发感情。它不仅是“情和理”的结合,也是说理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的结合。说理,是为了抒情,“情”是蕴含着“理”的情,“理”是情化了的理。如杨朔《荔枝蜜》中“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既是对蜜蜂的议论,更是对蜜蜂精神的赞美,富有生活的哲理,真挚而感人。

依附于景的抒情,即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情。作品里的景语也就是情语,情语也就是景语。如上《长亭送别》中“碧云天……”一段。这就牵涉到情景交融的问题。“情景交融”是我国悠久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之一,无论借景抒情,还是融情于景,都为无情无知的景物涂上作者主观感情的色彩,使抽象的感情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由此来看,借景抒情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赋予抽象的情感以形体,成为可以被人再体验,再理解、再认识的事物。

此外,议论和说明方面的技巧主要表现为具体的议论和说明方法,在考试中往往是结合表现手法出现的,这里不展开说明了。

秋苗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章的表达技巧(一)》,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7)
  1. 书香飘雪2024-01-20 16:24书香飘雪[广西网友]122.102.88.180
    希望能看到更多作者的作品,期待下一篇精彩文章的出现。
    顶14踩0
  2. 诗情化忆2024-01-17 04:10诗情化忆[西藏网友]113.214.106.20
    @^_^陈晓飞^o^文中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回味无穷。
    顶0踩0
  3. ^_^陈晓飞^o^2024-01-13 15:56^_^陈晓飞^o^[火星网友]203.34.232.243
    阅读过程中,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其中,真实感十足。
    顶3踩0
  4. 带刺的野蔷薇2024-01-10 03:42带刺的野蔷薇[台湾省网友]103.53.210.239
    作者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
    顶9踩0
  5. 雪落清荷忆天涯2024-01-06 15:29雪落清荷忆天涯[云南省网友]202.84.31.248
    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很容易理解。
    顶3踩0
  6. Catcher In The Rye2024-01-03 03:15Catcher In The Rye[青海省网友]219.72.127.152
    作者的写作技巧很独特,让人耳目一新。
    顶0踩0
  7. 李会乙2023-12-30 15:01李会乙[黑龙江省网友]203.80.143.158
    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顶10踩0
相关阅读
段落在文章文章中的作用解题技巧

段落在文章文章中的作用解题技巧

...,承上启下。2.(具体)内容上、结构上作答(1)该段本身表达了(有手法结合手法)_______⑵ 上承(或照应)_______,下启(或呼应)_______(3总括上文,为下文_______作铺垫(4)文章由_______转为_______① 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② ...

2012-08-22 #经典句子

古诗鉴赏?一篇文章直接拿下

古诗鉴赏?一篇文章直接拿下

...细,把大致意思给弄出来,这分基本上都能拿下;后面的表达技巧有些题是不需要答的,这个需要你自己去判断(表达技巧不会的同学赶紧去看幻幻的语文课啊,讲得炒鸡清晰);情感要注意一般有两层,我们优先把表层的挑出...

2023-07-23 #经典句子

文章看起来乱糟糟 3个技巧让你的文章简洁有力

文章看起来乱糟糟 3个技巧让你的文章简洁有力

...中的平行,是指一句话中相似的部分应当使用相同的方式表达,从而使句子表达更加清晰有力。例如,在表达“朋友是什么?”这个话题时,下面这段话读起来是不是很舒服,让你忍不住想摘抄下来。 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

2022-11-29 #经典句子

语文答题技巧60秒阅读——文章的中心 三

语文答题技巧60秒阅读——文章的中心 三

...文章抓住何时、何地、何事、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表达方式:文章记叙了什么人,什么事,赞美或歌颂了什么思想品德、精神风貌。例:本文记叙了清朝末年,在帝国主义欺辱和压迫的背景下,詹天佑带领团队仔细钻研,...

2023-08-04 #经典句子

金喇叭少儿口才学习:不同类型文章的朗读技巧

金喇叭少儿口才学习:不同类型文章的朗读技巧

...并且发音部位要到位。语节里包含的音节多少不同,语言表达时,注意语节的时值大体相当。因此,音节多的语节,要读得紧凑些;音节少的语节要读得舒缓些,语节间可用短暂的停顿或拖音来显示。 抒情散文的朗读技巧和要求...

2019-04-01 #经典句子

实用作文技巧分享:在作文中巧用古诗文名句 可以增强文章表达力

实用作文技巧分享:在作文中巧用古诗文名句 可以增强文章表达力

...描写中。将古诗文名句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可以让孩子的表达力爆棚。今天,启小达就跟大家分享一下15个在作文中巧用古诗文名句的范例,还不会引用的孩子,可以收藏学习一下!

2020-01-06 #经典句子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文章修辞手法鉴赏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文章修辞手法鉴赏

...情,能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鲜明的印象。排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突出强调;在议论文中,可增强语势、突出论点,使论证更严密透彻。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夸张--引起丰富的想象,更...

2009-10-27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006——解析文章特殊语句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006——解析文章特殊语句

...先清楚地知道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结合文章内容、中心表达进行整体认识与解答玖晖轻松方便很多。修辞手法分析法:万能的修辞在我们小学的学习中实在是必不可少,比喻、排比、拟人、夸张、设问、反问等,每一种修辞手...

2022-11-21 #经典句子

文章修改的分类及技巧

文章修改的分类及技巧

...上。虽然只是字句上的修改,有时却会涉及到文章观点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刻画,或者内容的连贯照应等方面。语言的修改要满足内容表达的需要。对于表达不准确、不简洁的字句要修改,更重要的是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不...

2023-06-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