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读《小英雄雨来》 看文章的伏笔与照应

时间:2023-12-20

伏笔就是上文用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小说文体中的悬念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伏笔和照应是作文中常常运用的两种方法。伏笔就是上文用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小说文体中的悬念)。伏笔的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谨紧凑。让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

照应是一种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后几个句子、几个段落、某个句子或某个段落的意思相同,写的是同一件事,我们就说他们相互照应,照应的作用是:不但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能强化某些关键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某种暗示。

相照应的内容可以是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也可以是句与段,相照应的内容可以是两处,也可以是多处相照应的内容,后文可以与前文字句相同或相近,也可以是前文意思的再现、延续、深化,或者是对前文的回答解释。

伏笔是对照应的暗示,伏笔与照应,互相为因果。伏笔与照应,在文章中的位置经常相隔较远。伏笔往往是一笔带过,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例如《小英雄雨来》中的伏笔。文章开头写到: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介绍还乡河,为下文雨来善于游泳埋下伏笔。

写雨来上学学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雨来明白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为下文雨来救交通员,埋下伏笔。也为和敌人斗争埋下伏笔。雨来能够救交通员,能够巧妙地和鬼子斡旋,与雨来耳濡目染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雨来为了掩护区上的交通员被鬼子抓走了,不一会儿,河沿上传来了几声枪响,村里人都悲痛得流下了眼泪,鬼子走后大伙儿都朝河岸跑去……

到了河岸,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有看见。

大家呆呆的在河岸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里,水面露出个小脑袋来。还是那么像个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向岸上的人问到:“鬼子走了?”“啊!”大家都欢喜的叫起来,“雨来没有死!原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看到这里我们才完全清楚了,如果写了河沿上传来了几声枪响之后,紧接着便交待雨来没被打死,以及他没死的缘故,那就平平淡淡,丝毫引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了,正是为了避开这种平铺直叙的表现方式,作者才不忙于向读者交待雨来的结果,而是调转笔头去写村里的乡亲们在河沿上寻找雨来尸首的情景,使读者误以为雨来已经牺牲了。正当此时,作者笔锋却又一转,点明雨来并没有死,使读者喜出望外之余又打了一个问号:雨来是怎样没有死的,便急于想了解下文。抓住读者这种心理要求,作者才回过头来补上一笔雨来脱险经过。这既合情合理的解释了雨来没有死的原因,又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这一笔补得实在是妙,不仅是这段文章的叙述,波澜起伏曲折动人,而且还突出了雨来的机智勇敢的性格,照应开头描写雨来的游泳技术高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读《小英雄雨来》 看文章的伏笔与照应》,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花零絮2024-01-11 19:50花零絮[青海省网友]203.148.54.248
    @☆淘姚仙狐小英雄雨来的文章设计精妙,伏笔与照应紧密结合,让人读后回味无穷,值得反复品味。
    顶7踩0
  2. ☆淘姚仙狐2024-01-07 06:45☆淘姚仙狐[贵州省网友]103.233.107.116
    读了小英雄雨来,发现作者在伏笔和照应方面的处理非常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顶0踩0
  3. 仰望星穹2024-01-02 17:40仰望星穹[安徽省网友]202.123.97.154
    @Fuego 小英雄雨来的文章结构严谨,伏笔处理很到位,照应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之处。
    顶0踩0
  4. Fuego2023-12-29 04:35Fuego[江苏省网友]222.126.131.174
    文章中的伏笔处理得非常精细,照应安排紧凑,读来让人倍感惊喜和满足。
    顶0踩0
  5. ZZ_xiaoG2023-12-24 15:30ZZ_xiaoG[宁夏网友]203.26.115.54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设计巧妙,伏笔与照应设置恰到好处,让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
    顶39踩0
相关阅读
第十七节:语文阅读理解:表现手法之铺垫伏笔 在211大学的录课

第十七节:语文阅读理解:表现手法之铺垫伏笔 在211大学的录课

...),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伏笔(一定有照应)定义: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

2023-11-03 #经典句子

入选语文课文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人物原型是谁

入选语文课文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人物原型是谁

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文的《小英雄雨来》(原名《雨来没有死》),讲述了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鬼子的英雄事迹。小英雄雨来这个名字,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如今,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40年,晋察...

2016-11-08 #经典句子

部编语文4年级下册:第三篇《小英雄雨来(节选)》说课稿

部编语文4年级下册:第三篇《小英雄雨来(节选)》说课稿

第三篇《小英雄雨来(节选)》说课稿一、说教材。《小英雄雨来(节选)》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

2023-11-19 #经典句子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魏丹丹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魏丹丹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

小英雄雨来 教学设计 魏丹丹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中心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北师大课标版本文参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获得教育部优课奖项一、教学目标 1、体会雨来与敌人英勇、顽强、机智地作斗争的英雄品质,理解他...

2023-01-25 #经典句子

图解课文 四年级下册 小英雄雨来

图解课文 四年级下册 小英雄雨来

...是小蔡老师,今天带来的是思维导图是四年级下册的《小英雄雨来》,本文作者为管桦,讲述了小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文章比较长,按照课本分成六个部分,以每部分的小标题作为主枝...

2023-08-02 #经典句子

部编四下《小英雄雨来(节选)》知识点汇总及课文分析

部编四下《小英雄雨来(节选)》知识点汇总及课文分析

教材分析:《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管桦的中篇同名小说《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和日本鬼子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

2023-09-29 #经典句子

《小英雄雨来》该不该从小学课文里删除?

《小英雄雨来》该不该从小学课文里删除?

...学的人对这幅图画非常熟悉吧?这是小学四年级课文《小英雄雨来》“雨来游泳本领高”片段的插图。讲的是由于雨来在还乡河里练就了一身游泳的好本领,结果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还救了自己的一条命,没有惨遭日本鬼子的毒...

2023-11-28 #经典句子

长文短教——长篇小说节选《小英雄雨来》的版块教学设计

长文短教——长篇小说节选《小英雄雨来》的版块教学设计

部编本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节选自管桦的同名长篇小说,选文按故事发展的顺序编排了六个章节,大约三千多字。对于长篇幅的精读课文,怎样在两个课时内完成有效学习?如果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教材的编排...

2023-07-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