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法华经》弥勒有话问文殊

时间:2023-12-07

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第十三段)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以是因缘,地皆严净,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弥勒菩萨有话问文殊师利、文殊师利就是我们通常称呼的文殊菩萨。古时从梵文中翻译成中文的名称叫:妙德、妙首、普首、濡首、敬首、妙吉祥。其中妙吉祥具妙而吉祥之意,简称文殊。文殊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他和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与人类有大因缘,是人类最亲近的大菩萨之一。

文殊菩萨居众菩萨之首,是象征佛陀智能的菩萨,称为“大智”。文殊菩萨出现在法会或众人面前的形象具有很深的寓意,常现童子身,表法断淫梵行,元精不泄,清净刚猛等不漏之智德。常手持如意,“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为长条形,柄端作手指之形,也有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主要用来做手不能到达处的瘙痒,非常如意,后来的如意就越做越精美了,成了表示富贵身份的玩物,用玉来做的称为玉如意。玉如意在佛教中表示智慧吉祥如意,文殊菩萨手持玉如意表示以大智慧破除烦恼,给众生带来吉祥和幸福。坐骑为狮子,表法威猛无比,制诸外道、降伏众魔、破诸业障。文殊菩萨更多时候是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剑、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

其实文殊菩萨早已成佛,《首楞严三昧经》说:佛陀告诉迦叶,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有佛出世,名叫“龙种上如来”,佛、世尊等十种名号都具足,在这里的南方,经过上千国土,有个国家叫平正国,那里的土地平坦得像手掌一样,龙种上佛就是在那个国土上,证到无上正觉的佛果,这位证得佛果的人,就是现在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成佛后,悲智双运,不住涅槃,为方便教化众生,以如来身,住菩萨位,无量劫来,作过很多佛的老师,是智慧的化身,世出世间一切事,他是无所不知的。所以弥勒菩萨知道只有文殊菩萨才能准确地回答法会大众心里想的问题,于是就开始了提问。

弥勒菩萨问:文殊师利!我们这位引导三界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的大导师,是什么缘故,突然从两眉间的白毫处,放出大光明,普照东方一万八千个世界,又雨下红白相间,光色艳丽,大小不等的彼岸花,又吹来栴檀香,使天地间香气弥漫,随风远扬,令人闻之,身心俱爽,生大欢喜。佛又是放光、又是雨华、又是降香,使整个大地都严洁干净,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又出现六种震动,使人破迷开悟,增进道业,四众弟子,无不皆大欢喜,身心快乐,都说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如此令人欣快喜悦的感觉。

世尊眉间放出的大光明,照亮了东方一万八千个佛国世界,我们看见这所有的世界,全都放出了犹如紫金般的金色光芒,这些金色光芒,下能照见地下最深处的阿鼻地狱、上能照见有顶天,同时还能看见所有东方世界中的六道众生,这些六道众生和我方世界的六道众生是一样的,都有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这些六道众生的生死所趣与我方世界的六道众生也是一样,都是以生为命起、死为归趣;生死轮回、辗转不休。都是随所造善恶二业之缘,各自领受苦乐忧喜之果报,这些东方世界中所有的现象都在佛的金色大光明中,让法会大众看得清清楚楚的。

法会大众在世尊的白毫相光中,还亲眼看见了东方一万八千个世界里的诸佛,他们都是大圣主、都是人天导师,正在演说法宝经典,宣示微妙第一之法华中道义。由于诸佛在行菩萨道时修成的爱语,使其说法的声音显得非常的清净、非常的柔软,令人喜闻乐见。诸佛教导的菩萨,有无数亿万之多,教这些菩萨学种种法门,都是用非常好听的天赖“梵音”,使人闻其音而得身心轻安,无比快乐。“梵音”有三义,即:1、指佛的声音。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相,即:正直、和雅、清澈、清满、周遍远闻。2、大梵天的清净音。3、佛教徒诵经的声音。诸佛以清净梵音开示无上深妙的究竟法义,使人乐于听受,心生法喜,提高了修行层次,得到了真实大利。人们还看见了诸佛各在自己的国土里,对三界众生宣讲如来正法。

法会大众还听到诸佛在东方世界里,讲世间法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种种法,是很多的,多得只能用无量来比喻,这些世间法同时也彰显了出世法,出世法名佛法,佛法包含无量多的世间法,这能包含者名一、被包含者名无量多;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代表出离生死、多代表在生死中。诸佛教菩萨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而是生死涅槃两不住,来去自在,得常乐我净,入一真法界。

法会大众还看见东方世界里的诸佛用各种方便法,开悟众生智慧,如果有人遭受苦报,厌恶老来寂寞,病痛难忍,死时恐惧,就为这种人说解脱生老病死的涅槃法,讲;“苦、集、灭、道”四圣谛,使其永远灭除所有的痛苦。如果是有福报的人,但他的福报只是因为他供养过佛,福报并不大,所以他发心就只求解脱生死,而不愿意吃更多的苦去修菩萨道,就为这种人说缘觉十二因缘法。如果有真佛子,不怕吃苦,不惧捐舍一切内财、外财,愿意修四摄六度,种种法门,以大决心大愿力求无上最圆满的般若智慧,就为这种人说涅槃实相,无染清净,妙法莲华最上道法。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法华经》弥勒有话问文殊》,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傻笑2024-01-07 07:37傻笑[台湾省网友]203.105.153.170
    这段对话充满了佛教的智慧,对人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顶8踩0
  2. 无隐、醉2023-12-27 22:26无隐、醉[海南省网友]203.23.85.234
    文殊菩萨一定会给出很有启发性的回答。
    顶0踩0
  3. 倾听~~2023-12-17 13:16倾听~~[湖南省网友]121.58.122.145
    这是一段充满智慧的对话,让人深思。
    顶9踩0
相关阅读
《法华经》成佛真的如此简单吗 只听一句经文 佛就为他授记成佛

《法华经》成佛真的如此简单吗 只听一句经文 佛就为他授记成佛

接经文,这时,释迦牟尼佛由于药王菩萨的因缘,对法会中的八万大士说:药王,你看见法会的大众中有无量无数的天众、龙王、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

2023-06-05 #经典句子

法华经中那些深奥的句子

法华经中那些深奥的句子

是以最玄妙的法门,让人以最快的速度成佛

2023-01-27 #经典句子

经中王者78000字的《法华经》要告诉世人什么?4句佛经道明原委

经中王者78000字的《法华经》要告诉世人什么?4句佛经道明原委

此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其晚年的说教,是大乘佛教早期的一部经典,与楞严经华严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中之王,明示不分高低贵贱人人皆能成佛

2014-05-22 #经典句子

佛经之王《法华经》四句金言 了悟佛家精妙 洞悉佛法精髓!

佛经之王《法华经》四句金言 了悟佛家精妙 洞悉佛法精髓!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绝非三言两语能道清说明,翻看中国各个时代的著作皆有佛教影响的痕迹

2023-12-15 #经典句子

受持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即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

受持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即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

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若复有人,

2023-12-15 #经典句子

佛教该不该分大乘小乘?《法华经》3句经文说清 佛祖1句话推翻

佛教该不该分大乘小乘?《法华经》3句经文说清 佛祖1句话推翻

公元四世纪开始随着印度教的兴起印度的本土佛教逐步没落,而传入中国的佛教却迅速发展逐渐壮大,直到隋朝时期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

2007-05-14 #经典句子

《法华经》文殊答话说古佛

《法华经》文殊答话说古佛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2023-06-05 #经典句子

弥勒:“凉亭文化”绘就社区和谐邻里新画卷

弥勒:“凉亭文化”绘就社区和谐邻里新画卷

为全面提升社区文化影响力,提高居民的文明素养,福地社区因地制宜,对5个小区广场中央的凉亭进行了升级打造,分别命名为和谐亭、康乐亭、和睦亭、文明亭

2022-11-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