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明清的“文字狱” 为什么结局大相径庭?

时间:2023-11-06 07:08:01

相关推荐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明清的“文字狱” 为什么结局大相径庭?

前言:不同的个体,从事同样的一种行为,结果导向可能会背道而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美女和一个丑女,同时做出“搔首弄姿”的一瞥。见到美女的感受是,有点小鹿乱撞的冲动;见到丑女的感受是,此生无爱的厌恶。会惊奇地发现,决定事件本身的性质,除了本体,还有本体身上所带的“光环”。

秦始皇是一个绝顶厉害的人物。想想春秋战国时期,几百个诸侯国互相制衡,最终形成“五霸”和“七雄”的格局。能征战六国,结束社会的动荡,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奠定者,是何等的英雄气概!然而,成就力与破坏力是成正比的。秦始皇统一后,建长城、建寝陵、焚书坑儒、车同轨书同文、造兵马俑等,导致15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的光景就灭亡了。其中的焚书坑儒颇有韵味。

为什么要“焚书”,为什么要“坑儒”呢?秦始皇的执政理念是顺承法家思想,用酷刑解决暴力冲突,让原本六国的人物屈服于威逼之下。这是统治当局,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在国内尚未安定,边缘地区还传播着儒家思想,不能相互迫害,不能大逆不道,要谐和待人,这可能吗?显然国内不能再有另外一种声音。

秦始皇的做法并不是赶尽杀绝,而是杀一儆百。据记载,在这场“焚书坑儒”活动中,死去的人才四百多个。这是何其少载的数字,可见秦始皇还是有点良知尚存。但对于后世而言,他就是破坏文字、破坏文化传承的“暴君”。

对于“焚书坑儒”这场运动,除了秦朝,还有另外一个朝代也是这样做的,那便是清朝。清朝发起的称为“文字狱”,即从知识分子的著作中摘取句子,罗织罪名。因为清朝的当政者是满族人,为了防止汉族人发动成功的“反清复明”运动,他们大力迫害汉族的知识分子和相关书籍。这场运动所迫害的读书人和书籍,不计其数。清朝历代皇帝中,乾隆皇帝更有甚者。

在清朝,属康熙和乾隆最为出名,两者所处的时代亦称为“康乾盛世”。乾隆执政时,扩边疆、稳民生、促发展,环顾宇内,四海升平,人人歌颂。乾隆怎么会做出这么败坏人心的事呢?这是事实,但乾隆是个好皇帝也是个事实。

这样一比较,结果就出来了。都是做“焚书坑儒”的坏事,一个成了“暴君”,一个成了“好皇帝”,其背后是什么因素导致呢?

秦始皇的“暴君”的形象,并不是取决于“焚书坑儒”这件事,而是他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修建万里长城,建造陵寝,大型的兵马俑、阿房宫等,导致民不聊生,百姓哀声载道。而乾隆是因为施恩天下而获的“好皇帝”称号,这种恩情大大地盖过了他的一些恶劣行径。所以,就有了做出同样一件事,却导致不同结果的现象。

结语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现实的人际相处,其实都是埋有“刻板效应”的影子。因为印象中此人是恶人,所以他的一切善举都是做作。这是不对的,评定人和事时,理应站在客观的角度。

通过对比一些案例时,就会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即便有些案例不搭边,但是比较起来也可以获得意外的收获。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踏着阶梯,拾级而上,一步步地发展和丰富精神文明。无论什么年代,都不能遗忘阅读,遗忘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欢迎加关注、讨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上孤烟2023-12-14 16:18上孤烟[西藏网友]175.15.68.157
    历史的发展是复杂多变的,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处理方式也会有所区别,无法简单对比。
    顶0踩0
相关阅读
秦始皇焚书坑儒真相 李斯一句话道破天机

秦始皇焚书坑儒真相 李斯一句话道破天机

这酒宴还没开始呢,一个叫做周青臣的人,兴高采烈的端着酒要向秦始皇敬酒,明显就是要说说甜言蜜语来让奏始皇高兴一下

2023-11-06

被误读的挟书律:文人掩盖秦始皇的本意 逐渐演变成焚书坑儒暴政

被误读的挟书律:文人掩盖秦始皇的本意 逐渐演变成焚书坑儒暴政

不过焚书坑儒实际有抹黑的成分,也有一定事实基础

2023-12-30

因为淳于越一句话 让李斯可以借题发挥 说服秦始皇执行焚书坑儒

因为淳于越一句话 让李斯可以借题发挥 说服秦始皇执行焚书坑儒

统一之后秦朝政府需要管理更大面积的疆域,确实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2023-05-24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还是千古暴君?毛主席5句话给出答案!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还是千古暴君?毛主席5句话给出答案!

有说他是统一中国,开创中华民族的千古一帝

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