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人人都知“既生瑜何生亮”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 真正体现周瑜胸襟

时间:2023-10-15 05:41:01

相关推荐

人人都知“既生瑜何生亮”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 真正体现周瑜胸襟

人人都知“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后面还有一句,真正体现周瑜胸襟

导语:很多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以为周瑜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既生瑜何生亮”。但其实他后面还接上了一句话,那句话才是周瑜真正的遗言,而正是这句遗言,道出了周瑜的豪杰胸怀。

这句话就是“君未归,孤何安”。言下之意就是诸葛亮没来荆州见自己最后一面,周瑜死的有点不甘心,这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情怀,这才是周瑜临死前的感悟。很多人都抓住上半句,以为周瑜十分忌恨诸葛亮,其实不然,他俩是很好的朋友,周瑜临死前还希望这个朋友能来探望自己。

周瑜和诸葛亮骨子里都是一个硬汉,这让他们一拍即合。赤壁之战之前,面对曹操来势汹汹的几十万大军,很多吴国的官员觉得投降是最优解,硬和曹操火拼只会白白损失军队和钱财。诸葛亮当时以刘备使者的身份出使吴国,他听到这种软骨头言论十分反感,于是在朝堂上舌战群儒,成就了一个美名。但诸葛亮一个外来使者,即便舌头再灵光也左右不了吴国的生死国策,这时候站出来支持诸葛亮反对投降的,就是周瑜。周瑜当时是吴国大都督,他力排众议坚持和曹操对抗到底,而且还接受诸葛亮结盟的要求,可以说吴国蜀国两家三十年的同盟关系,最初是诸葛亮和周瑜达成的。

刘备孙权达成同盟之后,周瑜和诸葛亮平时的交流也多了起来,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两个人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一颗逐鹿天下的心。诸葛亮曾经提出过《隆中对》,提出刘备占据四川之后北上夺取长安,关羽同时在荆州起兵呼应,东西两路军队一起夹击,曹魏军队再多也一定两头忙不过来,到时击破曹魏天下就唾手可得。

而周瑜曾经也提过一个类似的计划,他告诉孙权打赢赤壁之战之后,首先要夺取荆州这块九州腹地,然后从荆州出兵向西讨伐刘璋,同时派兵向北抵抗曹操,把刘璋攻破吴国就可以将整个南方收入囊中,到时即便不能把曹操灭了也可以和他二分天下。两个人的天才意见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他俩也一定在私底下做过深入的探讨,不过在实现各自的逐鹿梦想之时,周瑜不幸得病早逝,三国成了诸葛亮一个人的舞台。

结语:其实周瑜一点也不小气,他和诸葛亮是惺惺相惜的关系,但因为“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太火了,所以很多人都以为周瑜是个小气鬼。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大帅哥,一出道就到达巅峰,打出了赤壁之战这场青史留名的战役,如果他真的是一个胸怀狭窄的人,可能早就和其他吴国官员一起投降曹操去了,三国鼎立也不会存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梧雨2024-01-12 21:05梧雨[上海市网友]114.79.122.156
    原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还有二句这才是真正现出周瑜胸襟啊!没想到背还有这么多故事。
    顶7踩0
  2. 梦落浮生2023-11-29 01:23梦落浮生[新疆网友]110.173.210.29
    这句谚语真是经典啊既生瑜何生亮不过在知道整句才发现周瑜胸襟大。
    顶9踩0
相关阅读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却不知后半句 真正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却不知后半句 真正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而此时正巧刘备的夫人去世,周瑜便向孙权提出假意将孙权之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其实就是为了故意引诱刘备来吴

2023-10-15

周瑜大喊“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后面还有半句 可看出周瑜的胸襟

周瑜大喊“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后面还有半句 可看出周瑜的胸襟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舌战群儒,以己之力说动吴国重臣

2023-10-15

上半句是既生瑜何生亮 只有3%的人知道下半句 这才体现周瑜胸襟

上半句是既生瑜何生亮 只有3%的人知道下半句 这才体现周瑜胸襟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周瑜是一个善妒阴险之人,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失去了江山和美人

2023-11-04

临终遗言“既生瑜何生亮”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真正彰显周瑜胸襟

临终遗言“既生瑜何生亮”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真正彰显周瑜胸襟

只从表面看就知道这句话的主人公是周瑜和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个世界上有他的存在,为何还要让诸葛亮降生呢

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