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却不知后半句 真正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时间:2023-10-15 05:31:02

相关推荐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 却不知后半句 真正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因劝诱诸葛亮投吴不成,于是便下定决心将他给除掉。

而此时正巧刘备的夫人去世,周瑜便向孙权提出假意将孙权之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其实就是为了故意引诱刘备来吴。然而,在诸葛亮3个锦囊妙计的帮助下,周瑜的计策被一一化解。

最后,诸葛亮“三气周瑜”,致使周瑜吐血身亡,周瑜临终前还仰天长叹道:“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后,便气绝而亡了。

周瑜死后,诸葛亮还亲自前往东吴,为周公瑾吊丧!上演了一出“猫哭耗子”的好戏!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睿智、机敏和大度,同时也将周瑜的小肚鸡肠、不能容人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了,这也不过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而已,并不符合史实!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从“既生瑜,何生亮”的后半句就能看出来了,它才真正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世人皆知“既生瑜,何生亮”,却不知下一句,它真正体现了周瑜的胸襟。此句就是——“君未归,孤何安!”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奉刘备之命联吴抗曹,而刚到东吴,诸葛亮就开始智激周瑜,并准确料定了孙权的心思,说动东吴联刘抗曹。

而在这之后,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将自己的睿智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周瑜又爱又恨!爱的是孔明之智,恨的是不为东吴所用。然而尽管如此,周瑜还是对诸葛亮的才学非常敬佩!

不管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中,周瑜对诸葛亮之才,都是非常钦佩和喜欢的。

于是,周瑜便请在东吴效力的诸葛瑾,去劝说其弟诸葛亮留在东吴,但可惜最后没成。

在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在赵云的追问下,也表达了周瑜对自己不能为东吴效力感到可惜的想法。

周瑜“恨”诸葛亮,但这并不是嫉贤妒能的“恨”,而是“恨”如此能人却不能为东吴所用。

“既生瑜,何生亮”后面这句俗语:“君未归,孤何安”,翻译过来就是:你诸葛亮都还没有来东吴效力,我周瑜又怎能安心地走呢?

所以你看,这实际上就表达了周瑜对诸葛亮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而感到惋惜,而并非是因为周瑜小肚鸡肠,不能容人!

在真实的历史上,周瑜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大度的人!

在陈寿的《三国志·周瑜传》中,对周瑜是这样评价的:“性度恢廓”“实奇才也”!

所以由此可见,周瑜的气量并不小!此外,周瑜还是一个容貌出众、风流儒雅,讲究生活品味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杰出将领,赤壁之战就是由他指挥的!

而所谓的“三气周瑜”,也只不过是小说家的杜撰而已,但这却成了周瑜身后数百年来最大的“冤案”。

在真实历史上,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并无过节,更无正面交锋,从赤壁之战到周瑜病逝这段期间,诸葛亮一直在零陵地区搞后勤工作,根本就没有与周瑜见过面。

至于后来周瑜病逝,蜀汉前来吊唁的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所以这也告诉我们,《三国演义》虽然很经典,但其本身毕竟只是一部小说,里面有很多内容情节都是作者杜撰改编而成的,不符合史实。

因此在看完《三国演义》后,还是很有必要再看一下陈寿的《三国志》,以此来填补前者中的一些历史空白!

《三国志》,被誉为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其内容真实度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全面地去了解“三国”这段历史,并以此来对照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人物、事件,看看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当然,也许你会说:这《三国志》都是些文言文,读不懂怎么办呢?

这完全不用担心,大家可以看一下作者下面推荐的这套无删减版的《三国志》!

这是一套足本无删减的版本,一共有4册,其内容丰富,装订结实。

此外,书中还有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做的补充和考订,力求做到补缺、正讹和存异。

书中还附带了精美的插图,形象、生动,大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下方商品卡入手全套!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锦绣华年2024-02-11 18:14锦绣华年[宁夏网友]211.163.230.137
    周瑜胸襟在这句话中得到了完美诠释。
    顶7踩0
  2. 丶2023-12-13 23:52[陕西省网友]45.113.43.246
    “既生瑜何生亮”却不知半句真正现了周瑜胸襟。
    顶5踩0
相关阅读
“既生瑜何生亮”的下半句 才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很多人不知道

“既生瑜何生亮”的下半句 才体现了周瑜的胸襟 很多人不知道

周瑜用尽毕生多学去筹划,最终依然一无所获

2023-11-04

周瑜大喊“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后面还有半句 可看出周瑜的胸襟

周瑜大喊“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后面还有半句 可看出周瑜的胸襟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舌战群儒,以己之力说动吴国重臣

2023-10-15

上半句是既生瑜何生亮 只有3%的人知道下半句 这才体现周瑜胸襟

上半句是既生瑜何生亮 只有3%的人知道下半句 这才体现周瑜胸襟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周瑜是一个善妒阴险之人,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失去了江山和美人

2023-11-04

临终遗言“既生瑜何生亮”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真正彰显周瑜胸襟

临终遗言“既生瑜何生亮”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真正彰显周瑜胸襟

只从表面看就知道这句话的主人公是周瑜和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个世界上有他的存在,为何还要让诸葛亮降生呢

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