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湖北作协主席李修文携新书《诗来见我》作客南京——中国人与古诗的现代相遇

时间:2023-09-27 03:31:01

相关推荐

湖北作协主席李修文携新书《诗来见我》作客南京——中国人与古诗的现代相遇

“当我为了谋生奔走在岑参、王昌龄曾涉足的边疆古道上时,我发现千年时光并没有把我们变成另一种人;当我在武汉封城后收到朋友相赠的两株青菜时,杜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霎时浮上心头。一场疫情使生活回归到那些基本的层面:柴米油盐、生老病死,我于是再一次想起了中国历史上那些彪炳千古的诗歌,以及它们所诞生的人生关口。”近日,湖北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李修文携新书《诗来见我》作客南京。在这本散文集中,李修文借古诗勾连自身际遇、倾诉生命感悟,并渴望借此照亮其他的寻路之人。

我们与古人一直“同在”

《诗来见我》共含20篇,每一篇均以关键词串联起相关的诗歌和个人经历。《寄海内兄弟》里,平凉兄弟小林去青海挖虫草不慎跌落山崖,几年后“我”路过此地以酒祭奠,“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张籍《没蕃故人》)恰成此情此景的写照;《犯驿记》里,“我”在奔波流转中经过的一个个古驿站,使“我”想起伟大诗人的羁旅生涯,他们停驻的筹笔驿、蓝桥驿、汴河驿,和在此留下的璀璨诗篇,注解着“人生如寄”的宿命;《致母亲》里,武汉街头,因感染新冠死去的母亲被殡葬车运走,女儿跟在车后嚎啕哭喊,“茫茫宇宙间,何处觅幽圹”“相逢在梦中,牵衣喜且泣”等思母悼母的诗句,或将在小女孩的余生里时时响起——凡此种种,便是“诗来见我”的时刻,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在其跌宕起伏的人生中与古诗的现代相遇。

李修文反复强调我们与古人的“同在”。“越是人到中年,越是发现在一切的苦难挫折、求之不得得而复失的境地里,都站着杜甫。贫困、流离、分别、思念、重逢、喜悦……读了杜诗,我们发现原来眼前遭遇的一切并不新鲜,它们只不过换了一种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分享会上,李修文对大学生们说。

武汉封城期间,李修文萌生了写这本书的念头,《枕杜记》是最早落笔的一篇。枕杜,即枕着杜诗入眠,在李修文看来,李白、杜甫和苏东坡,各代表了三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样态:意气慷慨的李白是伟大的“命名者”;苏东坡特别善于在困境中安放自己;与普通人最亲近的则是杜甫。多年前在甘肃陇南,李修文曾亲睹一个刚打工回来的汉子站在自家院落里放声大哭,原来他看到两个女儿竟穿着破衣烂衫,脸上、手上、脚上生满了冻疮——这不正是杜甫在《北征》中所写的“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吗?古今同悲,千古同慨,意识到我们与古人的“同在”,不仅有助于理解诗歌,更使我们从中获得一种珍贵的抱慰。

倾听珍贵的“空谷足音”

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生命体验的作家,李修文曾在散文集《山河袈裟》《致江东父老》中写下诸多精彩的故事,成为与古诗相应和的“今人之诗”。譬如,荒凉边陲的大年夜里,彼时潦倒的他掏出仅剩的钱请陌生人吃团年饭,分别之际,兄弟们齐声唱起悲凉雄浑的“花儿”为他送行;又譬如,汶川和玉树地震后,他赶到当地救援,损失全部家当仍收留灾民的旅店老板、用仅剩的一只胳膊追逐萤火虫的男孩,被他记录下来,见证着人性的温良与坚韧……久违的江湖情义、古道热肠,人与人之间本应有的坦荡真诚,铸成了李修文作品最富魅力的底色。

如何理解“我”与他人的关系?如何面对困厄?如何释然于别离?如何在“纵浪大化”的同时保持自我?多年的困顿流离中,李修文一直孜孜思索这些人生的基本命题,又从古人的诗篇中找到了回应。

李修文非常推崇唐代诗人韦应物。出身高门望族的韦应物,十五岁即被选为玄宗近侍,却因安史之乱家道中落,他在《温泉行》中写下的“身骑厩马引天仗,直入华清列御前”与“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形成鲜明反差,道尽了人生无常。在他的身上,李修文发现了一种宝贵的精神,即对人世风尘的平静领受:经历大难大劫之后,韦应物学会了携带着悲痛笃定地生活下去,“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千古名句,即是诗人与自己和解的结果。这里面除了和解,又有一种对人世风波的宽宥和接纳。

其实,古人留下的空谷足音,无一不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拐杖。如何与他人相处?陶渊明早就写下“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如何保持自我?“笑舞狂歌五十年”的明人唐寅,教我们“莫损心头一寸天”。如何释然于别离?唐人陆龟蒙给予我们一种看待离别的独特视角: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既然各自行路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一时一地的分别又有什么要紧呢?

诗歌就是我们的生活

对中国人来说,诗歌早已浸润在其骨血和思维方式中,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框架。

《诗来见我》新书分享会上,著名作家苏童讲起了他去花市买花的经历。苏童喜欢矮牵牛,对着花市里一片灿烂的矮牵牛心生欢喜,恋恋不舍,但想起从前种下的矮牵牛曾被暴雨“辣手摧花”,又犹豫该不该再次侍养。听了他的养花经历,一旁的摊主哈哈大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句古诗你不知道吗?下雨了一定要把花搬到房间里,这是常识,怎么能因为你自己的疏忽而埋怨花儿娇弱呢?”苏童听了一怔,觉得极有道理,才发现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已然变成了中国人的生活常识。

即使在最普通的老百姓身上,也有着一颗敏感丰富的“诗心”。李修文曾见过平日木讷的工人,在墙上刻下“每次醒来,你都不在”这样令人怅惘的文字,也见过弥留之际的妇人给爱人留下的绝笔信:你可能会来,也可能不会来,但我只当你会来。这些从普通人的生命缝隙中生长出来的文字,寄托着最真实的人世悲欢,也说明了诗从来不在云端,诗就是我们的生活。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近诗歌?“现在市面上的诗词读物很多,读者走近和亲近古诗词的途径比比皆是,在这个过程中,死记硬背可能是唯一的道路——现在不懂不要紧,我们迟早会弄明白它们的趣味和真意;如果想明白得更早,那么我们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它们,而是把它们看作诗人以自身骨血锻造出的‘舍利子’,一边读一边了解它的背景和成因,这将有助于我们在人生路上得到更多的援助,使我们的心志变得更加坚固。”李修文说。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仩墡鰙氹&2024-01-06 01:52&仩墡鰙氹&[贵州省网友]103.255.229.20
    这个新闻引起了我兴趣我觉得中国古诗现代相遇定会有很多新奇想法。
    顶8踩0
  2. yilong2023-11-16 14:41yilong[上海市网友]203.5.215.62
    湖北作协主席李修文新书《诗见我》听起很有意思期待读到他对古诗现代诠释。
    顶0踩0
相关阅读
李修文对话宁浩:文学是弱者的事业 精致是堕落的开始

李修文对话宁浩:文学是弱者的事业 精致是堕落的开始

红网时刻记者 蔡娟 通讯员 陈漫清 长沙报道大家好,我是李修文的书迷,我代表大家向李修文问好

2018-10-29

学林轶事| 教书育人 修文励志——纳西学者李世宗素描

学林轶事| 教书育人 修文励志——纳西学者李世宗素描

李世宗先生是名副其实的纳西族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桑梓文化教育事业,是丽江文教界楷模!李世宗先生1926年出生在丽江大研古城一个书香世家,从事地方中小

2019-11-22

羞于说话之时‖李修文:不要在沉默中爆发 要在沉默中继续沉默

羞于说话之时‖李修文:不要在沉默中爆发 要在沉默中继续沉默

李修文的羞于说话之时收录在他的山河袈裟里,是书中的第一篇文字

2023-10-01

裴亮 张琪:诗我互证的“心象”诗学实践——评李修文《诗来见我》

裴亮 张琪:诗我互证的“心象”诗学实践——评李修文《诗来见我》

继走遍祖国山河、写尽草木众生的山河袈裟2017年与饱览凡人苦楚、写透个人生活遭际的致江东父老2019年之后,李修文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延续性思索,交出了透

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