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孙子兵法》十句经典语录 读懂古人最高谋略

时间:2023-09-22 04:14:01

相关推荐

《孙子兵法》十句经典语录 读懂古人最高谋略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是春秋时期孙武所著。

一、兵贵胜,不贵久。

出自《孙子兵法·作战篇》。用兵作战贵在速胜,不宜久拖。

二、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

出自《孙子兵法》。滥发奖赏,浪费了财物而体现不出恩惠;惩罚不适当,杀了人而并无威严。

三、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出自《孙子·九地》置于不决战就会死的境地,然后才能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四、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用靠近战场的优势对付敌人的远途跋涉,用自己的安闲从容等待敌人的疲惫劳顿,用自己的粮草充足来对付敌人的饥饿处境,这是出兵作战的高明所在。

五、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出自《孙子兵法·形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自己处于不败的地位,并且决不丧失使敌人失败的机会。

六、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作战是诡诈的。因此,能打,要装成不能打;想打,要装成不想打;想往近处,要装成想往远处;想往远处,要装成想往近处。

七、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所以军队的锐气可以使之衰懈,将帅的意志和决心也可以使之动摇。军队初战,士气锐盛,继而懈怠,最后衰竭。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待其士气懈怠和衰竭之时再行攻击。这是掌握军队士气变化的一般法则。以我之整治对待敌人的混乱,

八、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出自《孙子兵法·兵势篇》。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人,无论向敌人展示出什么样的军形,敌人总是被动进击;给予敌人一点小利,敌人就必然会来夺取。用小利去诱动敌人,再用强兵劲卒去对付它。

九、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出自《孙子兵法·兵势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指望通过造成有利态势去夺取胜利,而不去苛求部众。

十、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对兵形的掌握运用,其规律就像水的流动一样。水的流动,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战争的胜利,乃是避开敌人牢固设防之处而进攻其虚懈薄弱之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翫づ掵ㄤ2024-01-24 21:34→翫づ掵ㄤ[甘肃省网友]103.53.217.1
    读懂古人智慧不仅能够帮助自己做出更明智决策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受益匪浅。
    顶24踩0
  2. 李忞翰2023-12-14 07:47李忞翰[江苏省网友]121.101.80.56
    @煜馨《孙子兵法》里智慧真是千古不衰每句话都让人深思领悟了中道理对自己思维方式也有启发。
    顶47踩0
  3. 煜馨2023-11-02 18:01煜馨[山西省网友]203.28.227.80
    这本书真太经典了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智慧读懂了古人谋略也读懂了自己。
    顶28踩0
相关阅读
《孙子兵法》十句经典语录 句句精辟 每一句都值得背诵!

《孙子兵法》十句经典语录 句句精辟 每一句都值得背诵!

孙武约前535—约前470,字长卿,后人尊称为孙子,齐国乐安人。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他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1、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出自孙子

2023-09-22

《孙子兵法》管人用人的四句话 值得大多数企业管理借鉴 硬实力

《孙子兵法》管人用人的四句话 值得大多数企业管理借鉴 硬实力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同时也是商战和企业管理宝典,虽然后者是日本企业界最先挖掘出来的。众所周知,

2023-01-27

《孙子兵法》最有深度的一句警世名言 你能参透这句话吗?

《孙子兵法》最有深度的一句警世名言 你能参透这句话吗?

应该是孙子兵法最有深度的一句警世名言了,但能真正参透的能有几人孙子说:善于防守的人,把军队隐蔽起来,像藏于深不可测的地下一样,使敌人无迹可寻

2023-10-05

《孙子兵法》:职场就是“战场” 读懂这8句话 让下属心服口服

《孙子兵法》:职场就是“战场” 读懂这8句话 让下属心服口服

自古常说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由此可见兵的厉害之处。提到兵,一本书是绕不过去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

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