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李商隐一首诗描写菊花 全文无一个花字 却物我交融

时间:2023-09-10 07:22:01

相关推荐

李商隐一首诗描写菊花 全文无一个花字 却物我交融

盛夏的暑热逐渐减退,金秋的清凉慢慢积累,山坡上的野菊花也花枝招展,像是在迎接远方的贵客。一阵风吹过来,有的傲然挺立,有的翩翩起舞,淡淡的清香悠悠地送入游人的胸怀。

诗人们喜欢菊花,白居易重阳咏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元稹田舍赏菊,“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诗人李商隐也写菊花,却托物言志,物我相融。

菊花 唐代: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注释:

1、融融:光润的样子。冶冶:艳丽的样子。

2、陶令:指陶渊明,因其在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罗含: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人。

3、禁:禁受,承当。重露:指寒凉的秋露。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泛:指以菊花浸酒。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升:摆进去。

这首诗借物抒怀,诗中写到陶渊明,但作者并非甘于田园之乐,而是借菊花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诗人热情讴歌了菊花的淡雅和清香,赞扬了菊花不惧霜露的傲骨。

首联第一句“暗暗淡淡紫”先描绘菊花的可爱姿色,“暗”和“淡”的重叠使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淡雅的风姿。次句“融融冶冶黄”描写黄菊明艳柔美之态,“融融”即和暖之意,颜色如果有温度,诗人仿佛从视觉里获得了触觉的感受,看到金菊便有了一种温暖的感受。金色的花蕊经过露洗霜染,清新鲜美,用“冶冶”非常恰当。

颔联先写菊花之色,后写菊花之香,运用了典故。诗人借陶渊明和罗含,意在抬高了菊花的地位。陶渊明辞官归隐,闲雅悠然地采菊东篱下。罗含擅文章,由州主簿累官至长沙相,被人称为江左之秀,可他辞官还乡,在小洲上自建茅屋而居。李商隐此时辞去县尉闲居在家,渴望的不是充满菊香的田园,骨子里依然梦寐以求入朝为官。

颈联“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明里继续写菊,暗里则有所寄托。前一句写出菊花傲霜的品格,后一句写出自己内心的隐忧。“怯残阳”即害怕夕阳西下,李商隐屡遭挫折,时不我待,有些迟暮之感,担心虚度了年华。

尾联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愿:“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这两句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表现了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复杂心绪。

作者写菊花其实就是写自己,写物不离人,写己不脱物,与自己的诗境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物我交融。通观全诗,诗人状物新奇、引典自然,拼搏中伤怀,哀婉里进取,虽是孤芳自赏,绝非叹老嗟卑。

李商隐晚年落魄,诗人用“金鹦鹉”和“白玉堂”婉转地表白自己帝室远亲的身世。可是曾经的高贵并没有给他带来好处,纵然才俊,亦不见用。

晚唐的山河犹如破碎风飘絮,自己的身世好像浮沉雨打萍。残酷的外在环境中却造就了他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天才禀赋,这一切都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形成了共振,产生出最具才华的修辞文采,引起后代读者的无限遐思,也成就了李义山在晚唐文学史上无可企及的诗人地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情何丿以堪★2023-11-23 05:10情何丿以堪★[青海省网友]112.100.113.185
    这诗太有意境了连个花字都没有却能将菊花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妙笔生花啊!
    顶0踩0
相关阅读
李商隐描写相思之苦 全文无一苦字 却句句凄苦离愁!

李商隐描写相思之苦 全文无一苦字 却句句凄苦离愁!

有时候尊重爱情,就要背叛现实;成全现实,就要辜负爱情

2023-11-01

李商隐一首思友诗 意境清秀疏朗 情景交融 最后一句是神来之笔

李商隐一首思友诗 意境清秀疏朗 情景交融 最后一句是神来之笔

春天百花盛开,春意盎然,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023-11-07

李商隐的这首怀人诗 全文没有一个“愁”字 却句句写愁!

李商隐的这首怀人诗 全文没有一个“愁”字 却句句写愁!

尤其是在古代通讯、交通、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下,催生了一首首经典的怀人诗

2024-01-03

李商隐一首很感人的情诗 从开篇到结尾句句深情 道尽了相思之苦

李商隐一首很感人的情诗 从开篇到结尾句句深情 道尽了相思之苦

这也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有过好几段恋情,同时生活并不如意;尽管很有才华,但是时常被人打压和排挤,以至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异地他乡漂泊,而感情

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