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刘禹锡豪气风格的经典之作 其中一句千古传颂 写尽人世悲欢!

时间:2023-08-29 07:08:01

相关推荐

刘禹锡豪气风格的经典之作 其中一句千古传颂 写尽人世悲欢!

不知哪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好的性格和坏的性格,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爱人之间如此,朋友之间也如此。对于这一句话,我想用它来形容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之间的关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我们知道,唐代很多诗人都有绰号。比如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史”,李贺被称为“诗鬼”,而刘禹锡则被称为“诗豪”。那么,刘禹锡这个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就是从白居易得来的。史载,刘禹锡晚年性格十分乖戾,不喜欢与人交往,遭世人非议。

但是,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关系却非常好,经常和白居易往来酬和。白居易非常推崇刘禹锡的诗,推刘禹锡为“诗豪”,意即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于是,后人也就据此而称之了。笔者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首诗,就是最能体现刘禹锡“豪气”风格的经典之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一句千古传颂,写尽人间悲欢。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和白居易是闻名中唐的大诗人,两人彼此仰慕,经常有书信往来,但是却一直没有见过面。直到公元826年,刘禹锡从贬所和州返回洛阳的途中,在扬州与白居易才初次相逢。此时是诗人贬谪生涯的第22年了。在这次宴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对刘禹锡长期被贬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感情基调比较低沉,刘禹锡一时感慨万千,就写了这首诗作为酬答,谁知却成千古绝唱。

首句“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人回顾了自己22年的贬谪生活,抒发了自己的政治失意以及对世事蹉跎的深沉感慨。刘禹锡在公元805年被贬出京,到公元826年才返回洛阳,前后共22年。在此期间,他又多次遭遇贬谪,最初被贬到朗州,后来又被贬到夔州,“巴山蜀水”就是指这一带。一个“弃”字饱含无奈,自己就像是被时光遗弃了一样。

紧接着,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中,诗人化用向秀和嵇康的故事以及晋人王质的传说,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惨遭迫害的老友的怀念以及自己长期贬谪在外,突然返回京城,真是恍若隔世。

全诗最精彩的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在这一句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说:我虽然屡遭贬谪,老了,不中用了,但新人会大批出现,就像一只快要沉没的旧船,它的旁边有千百只帆船急速驶过,又像一株枯老的病树没有生气,而它的面前却是一片万木争春,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两句历来为后人称道,传诵千古。在诗句中,诗人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虽然也会感到深深的惆怅,但是却仍然乐观豁达,不屈不挠。整首诗的基调也正因为这一联而变得振奋起来,前面几句伤感低沉的情调也被一扫而空了。

最后两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便顺势而下说: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就暂且凭借这杯酒的力量来振奋我们的精神吧。诗的结尾,诗人感谢友人的热情关怀,表示要振作精神,奋发上进,显示出历经磨难却仍然坚韧不拔的豪气。可以说,刘禹锡的豪气一以贯之,在他的每首诗中,也在他的一生里。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MANlEE2023-11-15 22:10✨MANlEE[内蒙古网友]220.247.140.241
    刘禹锡诗文气势非凡中名句经久不衰真正描绘了人生酸甜苦乐!
    顶0踩0
相关阅读
诗词|刘禹锡这首诗 短短4句 笑中带泪 道尽一生委屈 令人唏嘘!

诗词|刘禹锡这首诗 短短4句 笑中带泪 道尽一生委屈 令人唏嘘!

如李白,本人好道,性格与诗风又很浪漫飘逸,潇洒不羁,所以称之为诗仙

2023-11-27

刘禹锡被贬夔州 写下一首诗 最后7字一语双关惊艳千年!

刘禹锡被贬夔州 写下一首诗 最后7字一语双关惊艳千年!

李白曾三过夔门,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

2016-04-19

刘禹锡经典的几首诗文 每一首都是传世名作 读懂受益匪浅

刘禹锡经典的几首诗文 每一首都是传世名作 读懂受益匪浅

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2023-12-20

刘禹锡一首经典的爱情诗 每一句都很深情 读懂了就知道如何去爱

刘禹锡一首经典的爱情诗 每一句都很深情 读懂了就知道如何去爱

其实刘禹锡也写过很多的爱情诗,要论深情的话并不逊色元稹,尤其是他晚年写下的这首竹枝词二首 其一,那同样与是缠绵悱恻,写得很是感人,一点也不输于元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