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姑姑给小升初的侄女 讲的几句实话 办的几件实事

时间:2023-08-26 06:30:01

相关推荐

姑姑给小升初的侄女 讲的几句实话 办的几件实事

小侄女跟着爸爸去川藏自驾游回来了,二十多天的新奇旅程,小学刚毕业的姑娘,想必路上看到了很多和我们亚热带南方地区截然不同的风景。

面对家里第一个中学生,姑姑听她谈完旅行见闻后,也不得不见缝插针的提醒她:

回家休整好后,一定要把心思转移到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上来。

第一,初中太重要,它决定了人生第一个重大分流。

和一个十二岁的天真孩子谈人生的分流,有点严肃,也有点现实,孩子也不好理解。

但是,一进中学,孩子接受到的方方面面信息,本来就会越来越现实,不如早早做好心理准备,充分应对。

这个揭开现实世界面纱的工作,由家里人细心有序来做,总比片面的、猝不及防的心灵冲击,要好得多。

初中三年,是国家义务教育的最后三年。

中考结束,一半孩子会去读高中,准备进大学;一半孩子会去读职高,准备进社会。

姑姑并不认为接受职业教育,学一门技术,靠手艺吃饭就是一条什么不好的路。我们接受完大学教育,大部分人也是要选定专业,走向社会的。

只不过,因为现实的很多原因,现在不少职业高中没能达到我们大人所期望的目标:学到过硬知识、身心健康成长。

不少孩子们,让人痛心地混起了日子。

而且,我们大人们希望能多给孩子一些尝试的时间:

去学习更全面的学科知识,去建立更系统的的学习能力,去思考自己更想要哪一种人生,去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而不是被逼得不得不去做某些事,不得不走某条路。

而这第一次的重要分流,就由初中三年来决定。

如果这三年你过得很自由,那么极大概率日后要接受许多并不喜欢的约束;

而如果这三年,你有目标有计划,过得没那么自由,那么很大可能在进入社会时,选择的机会会多些。

这似乎有些矛盾的话,你可能现在还听不太懂,但你先记住就好了。

这是大人们在拿自己的人生经验与你共勉。

第二,初中最大的重点是什么?考上高中。

既然初中三年这么重要,那么核心中的核心是什么呢?

考上高中。

初中有九门功课,再加一门体育,按满分比例算:

每门考95%,可上重点高中的重点班;

每门考90%,可上重点高中;

每门考85%,可上普高;

每门考80%,普高有点悬。

(这个分值所涉及的档位,不是很精确,但也不会差太远,大家可以自行对照一下本地中考和孩子的情况)。

姑姑并不是唯分数论,而是分数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学习效果(以上分值参考还可以用来评估日常成绩),它可以很方便的提醒你单科成绩是否在波动,全科成绩是否有偏科。

而各科成绩全面达标,才是中考取胜的关键。

如果要初中各科分数全都不错的话,背后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一个人的学习体系,开始逐步形成。

从学习心智上(或是学习态度)看,有些孩子依然懵懂天真,习惯于被老师推着走,上课时才第一次打开书;有些孩子模糊知道要考个好成绩,不情不愿地配合着家长预习一番,多做点练习;而有些孩子却心有大计,愿意踏实沉稳的步步向前。

从学习习惯(或是学习流程)看,有些孩子面对七八门功课庞杂的工作量,完全摸不着风,根本无从下手;而有些孩子却慢慢沉淀出一整套预习、听讲、作业、复习、总复习的高效学习流程,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更有些孩子,早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形成了不错的体系框架,初中三年只需要把流程进一步优化,把方法进一步打磨。初中三年的学习分流,也是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分野。

开始形成系统化学习能力的孩子,不仅能在中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更能把一整套能力和方法向高中领域进行迁移。

所以,取得好分数的背后,家长们的重心其实是应该帮助孩子们形成学习能力。

第三,初中的次重点是什么?尽量愉快的度过。

什么叫“尽量愉快的度过”?

这话听起来很虚,让人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具体推行。

这是当然,青春期的孩子可难搞啦。各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可比之前直观量化的分数,要难以把控多了,可它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却是巨大的。

所以说,初中能解决很多青春困惑的利器,在于拥有良好的气氛。

这种良好的气氛,存在于长幼之间(这个长指父母、老师、长辈、祖辈),存在于同学之间,也存在于自我对话之间。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很多事件,在我们大人看来就是成长路上的必经小事,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很可能就是过不去的拦路虎。

但如果相互之间气氛良好,大人愿意观察提醒,孩子愿意吐困求助,很多大事都能化小,小事化了,实现顺利过渡。

所以,父母、亲近的长辈尽量创造一些愉悦的场景,多做平等对话,多做有力支持,并引导孩子在读好书之外,结识一些谈得来的朋友,寻找一些运动、文艺上的乐趣(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坚持就行)。

孩子拥有与年纪相适应的快乐,在我看来,是个基本要求。

如果孩子全副精力都投入在学科学习上,没有任何富余时间与乐趣在其它能力的成长上,即便有了不错的中考成绩,面对知识难度更大的高中,也会心惫。

正因为初中这么复杂重要,做姑姑的,先后给小侄女买了两批书。

第一批,初一的课外指定阅读。

在刚放暑假时,我就把初一的课外指定阅读书《朝花夕拾》、《西游记》、《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都买来送过去了,还叮嘱她有空看一下电视剧《觉醒年代》。知道她要去川藏自驾游后,还建议她带本小说路上翻翻。

其实,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很多重点初中在报名时就会发放一张暑假课外阅读建议清单,以上书目只是最基本的操作,很多人文性、思想性更强的书目都出现在建议清单里。

宁波镇海中学的暑假书单

而姑姑这样做,除了希望小侄女在中文阅读上赶上大部队之外,还希望她能意识到两个重要问题:

其一,中学的语文学习要求和小学太不一样了,想要透彻理解课内精华,想要有效拓展,非大量优质阅读而不能现实。

其二,观察一下课本与课外的作品类型与风格,就知道优质阅读的重点是在于优秀的文史名著、科普佳作、学术经典,而不是流行的漫画与搞笑网文,一定要把时间投入在前者身上。

有点遗憾的是,从她自西藏回来,这些书一本都没有看过。眼看暑假余额不足了,招人嫌的姑姑只好再度唠叨,催促看看书。

只要她愿意看,姑姑也会继续给买。最终是不是老一辈的一厢情愿,也只有静待时间分晓。

第二批,初一的七科课本。

很多孩子刚上初中有点懵,一下子来了七门功课,全部有作业,全部要考试,历史、地理、生物是全新课程,语数英政的难度也比小学要大。

所以不少孩子过渡得很仓促,稀里糊涂地,转眼到了初二。

除了有好的学习方法之外,提前预习就是一个让孩子做到心中基本有谱的好途径。

我所理解的“心中有谱”,是指对每个科目的大致内容、大致难度有个了解,从而明白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去上课。

至于预习的程度,是粗浅翻看一遍,还是把简单的背诵、书写、资料查找、课后习题做一遍,还是把基础、培优等不同的梯度训练都熟练掌握,这个要看各人的基础和习惯。

但是,就是不要:

临到上课才第一次翻开书,突然发现好难呐,老师讲的内容,怎么一点都听不懂呢?

结果,课上没听懂,放学作业不会做,薄弱之处一拖再拖,终成大漏洞。

初三太差,真的来不及了。

在我看来,孩子们需要对学习有一点敬畏之心,而提前好好准备,就是尊重的表现。

接下来的时间,做姑姑的,还会带小侄女去书店逛逛,买些初中的教辅书,买些初中女生爱用的文具手帐,关键是营造些回归学习、重视学习的心理氛围。

平日里买买奶茶、买买衣服、看看电影都是很容易的事,唯有读书上进这回事,比太监还急的姑姑,也只能做到这些了,说多了,人家小姑娘嫌烦,还影响关系。

愿孩子们都能听进一点劝,珍惜少年时,既然想日后各种“自由”,那么现在起就准备打好基础。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遗世尘埃2023-11-14 10:33遗世尘埃[重庆市网友]112.90.122.158
    姑姑给小升初侄女讲了几句实话办了几件实事。很真诚很实在。
    顶3踩0
相关阅读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方法例析及训练习题

小升初语文:修改病句方法例析及训练习题

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2023-10-15

姑姑病重说想见见我 她临终前的一句话 揭开了家里的一个秘密

姑姑病重说想见见我 她临终前的一句话 揭开了家里的一个秘密

我从来没见过姑姑,她在外地。每年过年时姑姑都有电话打来。除了拜年,最后的话题都会落到我身上。姑姑会问爸爸我怎么样,爸爸就会给她描绘我的情况。大

2023-08-17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

B 出身望城的科学家谢干劝夫妇对隐身风衣的研究不能自己,目前研究已取得理论突破

2023-09-15

小学生文章《姑姑》出名 文章内容真实 姑姑:嫁不出去就怪你

小学生文章《姑姑》出名 文章内容真实 姑姑:嫁不出去就怪你

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想法会更加的成熟,也会慢慢抹去童言,学会保守秘密,顾及他人感受

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