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惊蛰将至 俗语“惊蛰不冻虫 寒到五月中”是何意?老话还在理吗

时间:2023-08-24 03:42:01

相关推荐

惊蛰将至 俗语“惊蛰不冻虫 寒到五月中”是何意?老话还在理吗

时间过得真快,大后天就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惊蛰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的开始。在惊蛰过后,气温回升会很迅速,所以也是农民开始耕作的日子,在农村中关于惊蛰节气的俗语有很多,比如今天咱们要说的俗语“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那么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

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的意思是,如果在惊蛰节气时在地下蛰伏的害虫已经纷纷钻出地面,那么便意味着今年寒冷的日子要一直冷到五月中旬才可以。

惊蛰节气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害虫的意思。看到这里很多人便会说,惊蛰本来就是地下昆虫结束冬眠,为何却有“惊蛰不冻虫,冷到五月中”的说法呢?其实仔细看惊蛰节气的意思便知道,惊蛰节气后气温虽然已经开始回温,但是在一早一晚气温还很低,只有正午时气温才会升高,所以在惊蛰后害虫并不是立马就会从土中爬出来,而是还要等一段时间才可以。

俗语“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的意思是在惊蛰节气到来时,地下蛰伏的昆虫已经爬出土壤,也就是意味着今年惊蛰节气的气温比往年要高很多。虽然在惊蛰节气气温已经开始迅速回升,但是在惊蛰节气时,依然处于数九寒天中,气温并不会升的很高,所以在惊蛰节气昆虫已经爬出地面的话,便意味着今年的气候很反常,出现了暖惊蛰。暖惊蛰只是在惊蛰节气前后气温会升高,但是在惊蛰节气后,气温还会降低,出现农民最害怕的“倒春寒”。所以便有了“惊蛰不冻虫,寒到五月中”的说法。

农村中关于节气的俗语有很强的地域性,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很大,气温差异也很大,虽然现在还没到惊蛰节气,但是在气温已经很高的南方,冬眠的昆虫早已经开始活动,但是在北方,一早一晚气温依然很低,冬眠的昆虫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开始活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Ally董玲2024-01-16 21:56Ally董玲[浙江省网友]114.54.14.189
    @没落孤魂惊蛰到了这句俗语告诉我们春天虽要了但依可能有寒冷天气要注意保暖。这个俗语至今仍有着定实用性。
    顶0踩0
  2. 没落孤魂2023-11-29 07:51没落孤魂[重庆市网友]203.25.138.73
    @小璃惊蛰即将到但五月中还有可能寒冷吗?这句俗语提醒我们即便到了春天也要防寒气温变化无常。老话仍有定道理。
    顶2踩0
  3. 小璃2023-10-11 17:46小璃[天津市网友]58.68.171.162
    惊蛰将至春雷响起大地回春。这个俗语告诉我们惊蛰节虽春雷频响但春寒未退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暖也反映了气候特点。老话在某种程度依适用。
    顶0踩0
相关阅读
农村俗语“建房不建丁字口 造屋不造山脊首”何意?老话在理吗?

农村俗语“建房不建丁字口 造屋不造山脊首”何意?老话在理吗?

也正是因为房子在农民心中的重要性,在农村中关于建房的俗语有很多,比如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老话还在理吗?建房不

2024-01-04

农村俗语“不看家中宝 只看门前草”何意?老话在理吗?答案来了

农村俗语“不看家中宝 只看门前草”何意?老话在理吗?答案来了

农村俗语的覆盖面很广,其中有很多俗语是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系,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不看家中宝,只看门前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从门前草可以看出什

2023-12-01

农村俗语“切莫迁坟 十迁九败”何意?老话还在理吗?看完有数了

农村俗语“切莫迁坟 十迁九败”何意?老话还在理吗?看完有数了

农村俗语的覆盖面很广,其中有很多和丧葬有关系,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切莫迁坟,十迁九败,这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道理呢?当农村中有老人去世后,后代

2010-03-13

俗语“二拇指长 不疼爹和娘”何意?老祖宗的话还靠谱?看完懂了

俗语“二拇指长 不疼爹和娘”何意?老祖宗的话还靠谱?看完懂了

我们大多数人,脚上的大拇指会是最长的,但是有少数人中,二拇指头的长度却要比大拇指头长,因为二拇指头长的人占有少数,所以人们便觉得二拇指头长的人

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