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路遥死后7年潘石屹去延安大学纪念 离开时留10万元 扔下一句话

时间:2023-08-13 02:21:01

相关推荐

路遥死后7年潘石屹去延安大学纪念 离开时留10万元 扔下一句话

一个人有多爱《平凡的世界》,就会有多崇拜路遥。

潘石屹就是这么一个人。

他不止一次公开表达对路遥的敬佩,还曾专门去延安大学的路遥墓前纪念路遥。

当看到路遥的墓又破又烂时,他便告诉陪同的延安大学校长:回去后我给你寄10万块,麻烦学校帮我把路遥的墓好好整修一下,最好能在墓前种一颗杜梨树。

为什么要种杜梨树呢?

杜梨树是《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经常约会的地方。而路遥写小说时之所以这么设计,就是因为孙少平身上有他贫困青年时期恋爱的影子。

与孙少平相同的是,路遥的爱情一辈子也都有遗憾。

他很爱初恋女友,当初还把唯一脱离农民阶层进入工厂的名额给了她,不料却在得到名额后就惨遭抛弃。

后来的妻子林达又因为他忙碌于写《平凡的世界》,不顾妻儿父母而提出离婚,最后在路遥快病死前,唯一一次来医院看他,也是来签离婚协议书。

所以,在路遥墓前种下一颗杜梨树,既是象征着《平凡的世界》中的经典形象孙少平与田晓霞,同样也是种下一份寄托告慰路遥。

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有人感叹潘石屹的义举,感动到深处甚至流下眼泪。

也有人暗讽潘石屹如此高调的行为是在作秀,一部长篇小说有这么大魅力?一棵树有这么多讲究?

对于后者这类人的强盗逻辑,我非常气愤。

如果他们读过《平凡的世界》,也许就会明白潘石屹这么做完全在情理之中。

《平凡的世界》讲的是孙少平和孙少安的成长故事,和众多“英雄之旅”的小说不同,没有苦尽甘来的反转,也没有水到渠成的现实童话。

它讲的是两个平凡人的前半生。

孙少平兄弟两人从贫瘠的黄土高原山沟里,一步步靠自己的坚韧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在路上他们向现实妥协了爱情,向生活妥协了梦想,唯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内核一直都在。

也正是这随时都能引发人共鸣的内核,才能让我们尽管身处现在这个时代,依然能在孙少平、孙少安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书中的力量。

潘石屹大概看过《平凡的世界》7遍,而且每当遇到困难,觉得这个坎过不去的时候,他都会读一读《平凡的世界》,因为书会给他特别大的力量。

他甚至说,《平凡的世界》是他最爱的书,路遥是他的知己,没有他就没有创业之后的潘石屹。

可以这样说,路遥用他的书,给一切卑微的人带来了希望、勇气和光亮。他刻在文字中的精神力量,让读者知道,自己可以是谁,能够走多远。

也正是如此,《平凡的世界》能够长达三十多年来,一直位居各大高校图书馆借阅榜前列。能够长达三十多年来,无人不赞叹,无人不感动。

书很好很经典是一方面,但如果那些人还知道《平凡的世界》是在何等的条件下写出来的,也许就更会明白路遥为什么这么值得尊敬。

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其实是在干逆潮流、高风险的事,原因有三。

一个是当时的读者们和编辑们都不喜欢长篇(30万字以上的书),写一部不受欢迎的书结局大概会有多惨大家都懂;

一个是当时的文学作品很少用现实主义手法的,大家普遍认为《平凡的世界》的创作手法太落后,容易搞得苦哈哈且没有新意;

再一个是,路遥早已功成名就,他就睡在之前的功劳簿上,也够混吃等死一辈子了,而冒着风险写长篇容易身败名裂。

但路遥依然坚定地要写长篇,他认为陕西省文学界还差有分量的长篇来“镇场子”,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个人来给那个时代立传,而他是唯一人选。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给时代立传谈何容易。

路遥为了写好它,光是前期的准备就花了三年。因为是现实主义手法,他需要实地考察人物生活场景,设定年代中发生的哪些大事。

据路遥四弟王天乐回忆,路遥的采访笔记满满两大箱子。详细的记录了和小说人物原型的访谈对话,以及生活场景的细节,比如红枣林里有什么花,什么时候开,长什么样子。

他还在写作的屋子里堆满了很多往期的报纸,做好笔记就整整齐齐的摞在墙角,以备查询。

前期准备固然幸苦,但至少能有收获。

真正开始创作时,路遥却被开头给彻底难住了。

思索一天,扔了一篓子纸团,直到深夜里依然像头倔驴拉磨一样围着屋子转,小说的开头却像便秘了一样,一个字也憋不出来。

写第一部时,路遥把自己关在陈家山煤矿区的一个屋子里,不问世事一心写作。

在此期间,妻子林达提出了离婚,而他也因为作息不规律,身体埋下隐疾,最扎心的是第一部小说并没有得到认可,评论界一致认为这不是路遥该拿出的作品。

身体、婚姻、事业,三重打击下,一般人可能早已跪下,路遥却在稍微调整后,便开始了第二部的创作。

如果说最开始是一时冲动写长篇,那现在则是和它彻底杠上了。

他找了个偏僻县城把自己锁在小屋子里,每天喝清水吃干馍,陪伴他的只有一只老鼠和沙沙作响的钢笔。

每天除了查资料看书就是写作,长期伏案,导致他每次完成当天目标站起来时,经常两腿抽搐麻木。

长期高强度写作,加上营养不良和作息不规律,路遥的身体一去千里,终于染上了怪病,喉咙肿痛得水都喝不进一口,经常痛到在地上打滚。

在吞服了大量中药进行调理之后,路遥稍微有所好转。他便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开始了第三部创作。

路遥害怕长达一年的调养时间,会造成小说情绪上的大割裂,为此他不得不拼上身体赌一把。

在回忆录中他甚至写道,祈祷上天赐福于他,让他能冲过最后的终点,就算今后永远倒下不再起来,那他也可以安然闭目了。

如果说写前两部尚留余力,那么第三部则是拼命了。此刻,带病上阵的路遥已经是在用生命写作。

最终,《平凡的世界》广受好评,凡是看过的人没有不说它不好的。而路遥也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小说完结没多久之后,他就被诊断出肝癌晚期,陕西省举全省之力救他可惜也没能救下来,最后路遥不治而亡,一代文学巨匠,英年早逝。

贾平凹说:在陕西,有两个人可以长久,一个是石鲁,一个就是路遥。

此刻,深以为然。

所以,潘石屹出钱为这样一个巨匠修墓种树,我觉得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反而他这样的行为是在告诉我们,要尊重伟大的灵魂,要致敬高尚的匠人,要记得有些人哪怕是死了他依然活着。

路遥就是那个死了依旧活着的人。

每当翻开《平凡的世界》,你就会发现路遥还健康的活着,他正在一笔一划,给你讲一个平凡人物的不平凡故事,顺着他的笔尖触摸,你能从其中找到某种精神慰藉,找到某种情感共鸣。

这种精神慰藉是,我们都是凡人一个,曾向生活妥协,也曾向现实和解,但只要精神昂扬,纵然有再多苦难,你也不会为之颓唐;

这种情感共鸣是,我们都是凡人一个,有些事不能做,也有些事不得不做,但只要心地坦荡,纵然痛苦再冗杂,你也不会为之沮丧。

如果要我选中国近代作家中最喜欢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是我心目中之最,没有之一。

这本当之无愧的经典,我把它推荐给你。

让我们一起靠近经典,细读经典,从文学巨匠路遥身上,汲取精神元素,坚硬我们的骨骼,光泽我们的灵魂。

点击下方卡片,一顿火锅的钱,即可入手这部具有史诗般品格的现实主义力作,赶快动手吧。

#读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雪竹2023-12-19 14:57雪竹[河北省网友]103.28.206.5
    这样善举让人对潘石屹刮目相他离开留了温暖珍贵印记。
    顶8踩0
  2. 三生闪失2023-10-16 08:39三生闪失[西藏网友]103.30.231.104
    潘石屹行为让人感动对路遥纪念不仅是口头表达更是实际行动支持。
    顶2踩0
相关阅读
《平凡的世界》最扎心一句话 15个字 潘石屹深夜痛哭董卿流泪

《平凡的世界》最扎心一句话 15个字 潘石屹深夜痛哭董卿流泪

他一直在寻找让自己解压的办法,却一直苦寻无果

2023-11-02

《平凡的世界》最扎心的一句话 潘石屹彻夜痛哭马云董卿纷纷落泪

《平凡的世界》最扎心的一句话 潘石屹彻夜痛哭马云董卿纷纷落泪

潘石屹1963年11月14日出生于甘肃天水,是家里的老大,他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

2007-11-12

《平凡的世界》最走心一句话 戳中成年人的痛点 潘石屹深夜痛哭

《平凡的世界》最走心一句话 戳中成年人的痛点 潘石屹深夜痛哭

如今,它又被拍成了电视剧,还获得了大大点赞

2023-09-14

潘石屹对话李敬泽:好的文学作品像一面镜子 能照出人的精神世界

潘石屹对话李敬泽:好的文学作品像一面镜子 能照出人的精神世界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李敬泽一起,与读者分享了自己与茅奖作品的故事

201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