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文言文阅读:魏征

时间:2023-08-10 07:27:01

相关推荐

文言文阅读:魏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帝谓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传承,流祚无疆;忠臣,已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不许。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是唐代第二位皇帝。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B.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C.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D.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东,战国、秦、汉时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一般指黄河流域。

B. 太子,指已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嫡长子。文中“太子”是指李建成。

C. 顿首,指磕头,是一种跪拜礼,以头叩地;也用于书信的末尾或开头。

D.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其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史称“贞观之治”。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征精通书史术数,颇有见识。他在升任秘书丞后,给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信,从天命时势和个人处境两个方面成功地劝其归顺唐朝。

B. 魏征面对皇帝的责问敢于直言,他认为隐太子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听从他的意见;他还进言希望皇帝让他做良臣而不是做忠臣。

C. 魏征平时并不熟悉法律,只知道大概,但以情理来处理案件,大家都心悦诚服;他清正廉洁,虽身居高位,但连自己的住宅都没有。

D. 魏征在秦王即帝位后,任谏议大夫,被封为钜鹿县男。魏征深受器重,多次受命,得到重用。魏征在病重期间,皇帝亲临探望慰问。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2)今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李勣得到信后,就决定归顺(唐朝)。正遇上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了魏征,伪朝授予他起居舍人职。

(2)(皇帝)命令中郎将住在魏征的宅第,有情况就奏报使他知道(或听到),药物膳食赏赐无数,宦官使者接连不断地在路上(往来)。

【小题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李密得到元宝藏的书信,常常称赞,得知是魏征所写,立即召见他。魏征进献十条计策劝说李密,李密没能采用。后来魏征跟从李密来到京师,过了很久还不出名。

故选D。

【小题2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B.“嫡长子”错。太子不一定是“嫡长子”。

故选B。

【小题3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C.“但连自己的住宅都没有”错误。根据原文,应是“魏征家里的住宅没有正寝”。

故选C。

【小题4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得分点:

(1)“书”,信;“会”,恰逢;“陷”,攻陷;“伪拜”, 伪朝授予职务。

(2)“宿”,住;“第”,住宅;“动静”,情况;“辄”,就;“闻”,使皇帝知道;“赐遗”,赏赐赠送;“中使者”,宦官使者;“缀(于)道”,省略句,连续不断地在路上往来。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年幼时就成了孤儿,落魄失意,他放弃财产不去经营,胸怀大志,精通书史术数。隋朝末年战乱,魏征假扮成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掌管书信公文。李密得到元宝藏的书信,常常称赞,得知是魏征所写,立即召见他。魏征进献十条计策劝说李密,李密没能采用。后来魏征跟从李密来到京师,过了很久还不出名。魏征请求去安抚山东地区,才升任为秘书丞,他乘驿马来到黎阳。当时李勣还在替李密守卫,魏征给他写信说:“当初魏公起兵反叛,振臂大呼,得到兵员几十万人,威力所及有半个天下,但是一败不能振作,最终归顺唐朝,因此知道天下有所归啊!如今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不趁早为自己打算,那么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勣得到信后,就决定归顺(唐朝)。正遇上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了魏征,伪朝授予他起居舍人官职。窦建德失败后,魏征与裴矩逃跑进入潼关,隐太子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里劝说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怪魏征说:“你挑拨我们兄弟互相争斗,怎么处置?”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些听从我魏征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了。”

秦王器重他的耿直,没有怀恨。唐太宗即帝位后,授予魏征谏议大夫,封为钜鹿县男。皇帝身边的人中有人诋毁魏征庇护偏袒家人和亲戚,皇帝派遣温彦博去调查此事,结果没有这回事。皇帝(还是)叫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觐见皇帝,叩头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皇帝说:“忠臣、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良臣,是后稷、契、咎陶;忠臣,是龙逢、比干。良臣,自身承受美名,君主也居有光显的称号,子孙继承流传,福运传之无穷;忠臣,自己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昏恶,国灭家亡,只换得一个空名。这就是二者的区别。”皇帝说:“好。”贞观三年,魏征凭借秘书监职位参与朝政。贞观七年,魏征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疑难积案,诏令魏征审理裁决。魏征平时并不熟悉法律,只知道大概,以情理来处理案件,人人都心悦诚服。进封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身体多病,辞谢官职,皇帝不答应。魏征恳切请求,几次被皇帝推却,而魏征态度更加坚决。于是授予他特进,主持门下省政务,(皇帝)下诏叫他对朝廷规章、国家制度,要参议得失。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魏征家里本没有正寝,皇帝命令停建小殿,把木材给魏征建正寝,五天就完工了,并赐给魏征素褥布被,以顺从他的喜好。(皇帝)命令中郎将住在魏征的宅第,有情况就奏报使他知道(或听到),药物膳食赏赐无数,宦官使者接连不断地在路上(往来)。皇帝亲自探望魏征的病情,屏退左右,和魏征说了一天的话才回宫。

写作训练:中国称谓,称谓中国

现代文阅读:杜牧的江南

现代文阅读:出走

古诗鉴赏:送魏大从军+小寒食舟中作

古诗鉴赏:苏武庙+荆溪阻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高荷花2024-01-15 05:48高荷花[北京市网友]218.193.19.12
    阅读魏征文文让人感受到古人睿智和沉稳颇有启发意义。
    顶5踩0
  2. 茶,有点苦2023-11-23 14:21茶,有点苦[火星网友]203.19.131.50
    魏征文笔雄浑不失细腻让人仿佛身临境感受历史魅力。
    顶2踩0
  3. Icrose2023-10-01 22:54Icrose[山东省网友]101.252.194.71
    魏征文章切入人心读犹如与大家面对面交谈实属难得。
    顶6踩0
相关阅读
唐太宗怒砸魏征的石碑后 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

唐太宗怒砸魏征的石碑后 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

其中,华夏族王朝有夏、商、周、秦、汉、隋、唐、宋、明等

2015-02-28

由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轨迹 看隋炀帝的兴亡 魏征这句话点评很到位

由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轨迹 看隋炀帝的兴亡 魏征这句话点评很到位

京杭大运河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河

2023-09-05

李世民的女儿们之二:魏征一句话肥了自己苦了公主 却获皇后赞誉

李世民的女儿们之二:魏征一句话肥了自己苦了公主 却获皇后赞誉

根据出土墓志铭记载,长乐公主名李丽质,擅长丹青和书法

2023-07-26

魏征在楼阁上对李世民说了这句话 把李世民气哭了 他说了什么?

魏征在楼阁上对李世民说了这句话 把李世民气哭了 他说了什么?

魏征魏大人是唐太宗身边一位很有实力的官员,也是皇帝最为欣赏的官员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