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汉高祖随口三句话流传千古 赵匡胤写了四句诗被笑千年

时间:2023-08-09 02:05:01

相关推荐

汉高祖随口三句话流传千古 赵匡胤写了四句诗被笑千年

《宋人轶事汇编》选取了《话腴》中一则段子——

艺祖微时《日诗》云:“欲出未出光辣达,千山万山如火发。须臾走向天上来,赶却流星赶却月。”国史润色之云:“未离海峤千山黑,才到天心万国明。”文气卑弱不如原作。

艺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微时就是未发迹之时。

这诗写的是太阳出来前后的景色。

虽然老赵被与秦皇汉武唐太宗并列,但他这诗,却被人笑话了千多年。

为何如此讲呢?

首先在宋朝,人们就觉得不是什么好诗。

《话腴》是南宋中后期陈郁所著,他生于1184年,在南宋灭亡前4年去世,活了92岁,是南宋著名诗人。

他记载此事,是要说明,国史所润色的后两句,并没有赵匡胤原文那样的气势,文气卑弱。

但修订国史的那些人,显然并不这么看,他们肯定觉得,赵匡胤的后两句,既不合律,而且太土,不得不改,否则,无法体现宋太祖的文武双全啊。

问题是,他们这样一改,完全不像一个以武为主的青年所写,所谓“才到天心万国明”,虽然显得牛掰叉叉,好像大宋就是那轮冉冉升起的太阳,照亮万邦,实际上,却十分文人化,一点不接地气。而且,还不是有骨气的文人所写,是谄媚之词。

宋朝人如此,现代人也瞧不上这诗。

比如某百科里,介绍此诗——《日诗》,作者赵匡胤 ,是宋朝的一部诗词。然后就是赵匡胤的介绍,接下来再把四句诗列出来。

甚至连解释都没有——因为根本不要解释嘛,明白如话。

可见啊,千年而下,小赵(写诗时还是小赵)这诗,确实被当成平庸之作。

刘邦平叛回乡,邀请故旧一起喝酒时,随口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尽管,刘邦的文化水平还不如赵匡胤——后者好歹是官家出身,前者却被人视为流氓——但短短三句话,中间那句还格调不高,无非就是到家乡现世我刘邦又回来了,可两千多年来,却被当成经典之作。

某百科里,对此诗,既有作者介绍,又有背景介绍,还有原文,有词解,有全文翻译,有创作背景,有整体鉴赏,有名家点评——完全跟李白、苏轼等诗词大家排在同一位次啊。

其中,名家点评引用广西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寅生的说法——

全诗共三句,由过去而现在而将来,浑然一体。语言质朴,风格雄劲。前二句写天下平定,后一句写渴望求得猛士守御四方。整首诗凝聚着作者对帝业和故土的感情,表达了刘邦既能创业又能守业的豪迈气慨。

其实,赵匡胤的诗后两句,不也表明,一个生处乱世的有志青年,意欲平定天下的宏愿吗?而且,最终他确实也办成了呀。何况,成功之后,他杯酒释兵权,只将流星和月亮赶开,非但不杀功臣,还不准后代杀大臣……

同诗不同命,真是有点冤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飘絮落& 随波逐走2023-12-19 17:51飘絮落& 随波逐走[湖南省网友]203.118.248.149
    赵匡胤写了四句诗被笑千年,历史果然充满了讽刺与玩味。
    顶0踩0
  2. 如此平凡2023-10-14 09:58如此平凡[澳门网友]150.242.3.253
    汉高祖随口三句话流传千古,真是智慧的结晶啊!
    顶1踩0
相关阅读
赵匡胤瞧不起李煜 李煜当场念了两句诗 赵匡胤:好一个翰林学士

赵匡胤瞧不起李煜 李煜当场念了两句诗 赵匡胤:好一个翰林学士

这大概就是对李煜的一生,最好的总结

2019-02-22

赵匡胤大兵压境 李煜派出使者求饶 赵匡胤怒回一句话成名言

赵匡胤大兵压境 李煜派出使者求饶 赵匡胤怒回一句话成名言

奈何出生于帝王之家,父亲临死前把江山交给他,想拒绝都不行,只能硬着头皮干,十几年后,从昔日的帝王沦为阶下囚

2023-11-01

赵匡胤写了两句诗 没人接得住 朱元璋跟着成了千古名句

赵匡胤写了两句诗 没人接得住 朱元璋跟着成了千古名句

宋代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朝代,被后人称为文人的天堂,从中可以看出宋代对文官的重视

2023-06-30

赵匡胤留下半首诗 无人能对出下句 直到朱元璋登基后才为他补齐

赵匡胤留下半首诗 无人能对出下句 直到朱元璋登基后才为他补齐

赵匡胤原来是一个小士兵,后来上了战场,英勇抗敌,屡创佳绩,便被上级赏识,提拔为后周的禁军首领

201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