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李清照最具才情的一首词 只有短短三十三个字 写得非常唯美!

时间:2023-08-02 07:06:02

相关推荐

李清照最具才情的一首词 只有短短三十三个字 写得非常唯美!

李清照宋朝最伟大的女性之一,他不仅人长得漂亮,同时也是非常的有才华,属于那种才貌兼并的女子,所以这900多年来,人们对于李清照的喜爱,可以说是不言于表,无论是她的诗作,还是她的词作,那都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也正是这个原因,每当人们只要一说起才女,那第一个便是想到李清照,所以说李清照便是才女的代名词。

其实对于现代的人来说,那是很难以想象,在那个封建的时代,一位女子,能够做到这样,可以用自己的才华与那些男子相比较,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何况李清照无论是她的人品,还是她的才华,一点也不逊色于当时的男子,她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以及词作,而且大部分的作品,也都流传了下来,她的作品很多还被收录进了课本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那都是不会陌生。

那么关于李清照的词作,相信即使是你没有读过,她词作里的一些经典句子,相信在现实的生活中,也是听说过,例如他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便是经常能够听到。

小编今天要与大家分享李清照最具才情的一首词,那便是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写得非常传神,读来更是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这首词,只有短短的三十三个字,李清照却是写出了高度,同时也写出了深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李清照一首描写自身生活的词作,通篇都是李清照沉醉于美景,流连忘返,对于美景的依依不舍,以至于忘记了回家,李清照以一种非常细腻,非常优美的手法,把这首词,写得令人惊艳。

虽然中国古代很封建,但是据说李清照的家人,并没有像其他的家长那样,对于自己的子女管教的那么严,他反而是任意由小孩玩耍,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李清照,能够在读书,而且可以如男子一样的玩乐,从而成为了一代女文豪。

李清照的这首词,开篇便是写得非常唯美,写到了自己由于沉醉于美景,而忘记回家,“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在这两句中,李清照便是表现的不俗,她说我由于常常是一个人出来游玩,而且记起上一次去郊游,玩得太过于开心了,到了日暮时分,还是沉醉在美景之中,不愿意回家。在这两句中,充分说明了李清照内心的豁达,以及她对于美景的沉醉。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在这两句中,李清照进一步地描写到了自己由于沉醉于美景,忘记了回家,而且还来到了湖的中间,看到了不一样的美景,从这一点上来说,又再一次地展现出了李清照非常唯美的一面。

词的最后两句,李清照写得更为唯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这两句,那犹如就是一幅画,美艳至极,那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想要回家,可是怎么才能够回家呢?我只好不停地划船,却不小心惊起了一群鸥鹭。李清照在这里,把自己晚回的情形,描写的可谓是淋漓尽致。

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没有高超的表现手法,但是同样的写得很是唯美,也是最具才情的一首词,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三个字,却营造出了一种非常高远的意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蓝格调的忧愁2023-12-18 01:25蓝格调的忧愁[江西省网友]203.19.131.48
    她只用短短三十三个字,却将一段深情表达得如此唯美动人,佩服佩服!
    顶3踩0
  2. 半路2023-10-10 04:15半路[广西网友]203.22.106.31
    李清照写的那首词真是太有才情了,字字珠玑,引人入胜!
    顶45踩0
相关阅读
李清照醉酒后一首词 短短6句道尽四季变换 现改编成歌广为传唱

李清照醉酒后一首词 短短6句道尽四季变换 现改编成歌广为传唱

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她的词作有悠闲生活,亦有悲伤感叹

2023-10-21

温庭筠最著名的一首更漏子 下片全是名句 被李清照引用亦成经典

温庭筠最著名的一首更漏子 下片全是名句 被李清照引用亦成经典

温庭筠走的是婉约派的路子,他一共写过六首内容类似的更漏子,内容都是吟咏相思旖旎之事,这也是唐末五代词的主要题材,如花间词中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如此

2023-09-19

李清照词:词文如人 悲愁交织 亲身感受 内心体验 吟词念兹

李清照词:词文如人 悲愁交织 亲身感受 内心体验 吟词念兹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

2019-02-19

李清照新婚时的一首词 充满对爱的热情执着 问你一句到底谁最美

李清照新婚时的一首词 充满对爱的热情执着 问你一句到底谁最美

她的一生描写了无数首诗,每首都 表现了自己事发当时的真实情感

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