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罗隐为西施写了一首诗 最后一句议论精妙 令人拍案叫绝

时间:2023-07-27 07:19:01

相关推荐

罗隐为西施写了一首诗 最后一句议论精妙 令人拍案叫绝

唐代诗人罗隐的金句不少,比如说十分著名的有评诸葛亮的“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以及《蜂》里面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两句,即便放到现在,也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了吧。

今天,要介绍的则是罗隐为西施写的一首诗,诗名也即《西施》。

西施唐代: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相传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女,作为越国的间谍去迷惑吴王夫差,吴王被西施勾引得只知道寻欢作乐,不理朝政,越王勾践趁机攻打,大破吴国。于是,就有一部分人将吴国灭亡的责任推到西施头上,说她是红颜祸水,以便为当时吴国的统治者吴王夫差洗脱罪责。

但是,在这首诗里,罗隐却以绝妙的逻辑,碾压以上说法。

“家国兴亡自有时”——国家的兴盛和衰亡自有他的时运。古代文人经常对家国兴亡发出感慨,比较著名的句子还有辛弃疾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吴人何苦怨西施”——吴国人又何苦怨恨西施,找她背锅呢?“何苦”二字带有反问的意味,比直接说“吴人不必怨西施”表达得更加强烈,更能引发人们的反思。

“西施若解倾吴国”——西施如果了解怎么倾覆吴国。这里,罗隐是进行了一次假设,打算用反证法说明问题。

“越国亡来又是谁”——越国的灭亡又该谁负责呢?吴王宠幸西施亡国,可是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啊,为什么越国也亡了呢?再次反问,使得读者的反思更上一层楼。

那么到底西施是不是吴国灭亡的原因呢?只能说是因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吴王自己,如果他不放弃朝政,不轻视敌人,不怀疑忠臣,即便西施再怎么挑拨离间,想要扳倒吴国也是难上加难。

罗隐的诗少以所谓的文采见长,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深刻的思考,真挚的感悟。比如这首《西施》,就反映了他异乎常人的思想深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羽↙帆ヾ親筆 ?2024-01-13 18:52羽↙帆ヾ親筆 ?[宁夏网友]203.31.181.186
    @小木椅子罗隐这首诗可谓是妙笔生花,真是经典之作,让人感慨不已。
    顶43踩0
  2. 小木椅子2023-11-17 23:01小木椅子[吉林省网友]202.20.127.199
    这首诗真是传神,读来令人心驰神往,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顶50踩0
  3. 你是我不可失去的未来2023-09-22 03:10你是我不可失去的未来[河南省网友]103.50.37.194
    罗隐此诗写得真是妙啊,才子佳人的风范尽显其中。
    顶0踩0
相关阅读
罗隐:为何名句频出 却少有人知?因为相貌丑陋 性格又太直接

罗隐:为何名句频出 却少有人知?因为相貌丑陋 性格又太直接

我们会想到李白孤帆远影映照下的离别愁思;想到杜甫星垂平野·,月涌大江的广阔气势;想到王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023-07-09

罗隐很有哲理的一首诗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 但是句句充满了智慧

罗隐很有哲理的一首诗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 但是句句充满了智慧

罗隐在科举上的失落,应当说改变了他对于人生的态度,不再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变得更为孤僻

2023-11-24

罗隐的诗写得很巧妙 这首《雪》看似在写景 其实每一句都有深意

罗隐的诗写得很巧妙 这首《雪》看似在写景 其实每一句都有深意

作为一位天才,罗隐学富五车,可是他的科举之路走得极艰辛,总共参加了10次科举考试,但是每一次都名落孙山

2022-11-15

今朝有酒今朝醉 罗隐这一句诗 道尽了人生的无奈和委屈

今朝有酒今朝醉 罗隐这一句诗 道尽了人生的无奈和委屈

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科举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快捷,最有效的一条路,但是罗隐每次都落榜,这使得他最终最好放弃

200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