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如何理解“井蛙不可语海 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的含义?

时间:2023-07-23 07:30:01

相关推荐

如何理解“井蛙不可语海 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的含义?

这又是一个可以短话长说的问题。

总是有人说,为什么提问者的问题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回答者却会长篇大论?

留心看看,这是真不懂“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吗?

人家是在问如何理解。具体如何理解,如何结合我们自身的看法,这才是这个问题和回答需要达到的目的。

先用一句话回答,那些嫌啰嗦的不妨看了就走。

井里的青蛙,你跟它说大海是无法沟通的,夏天的虫子你和它讨论冰雪是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呢?因为井中之蛙是见不到大海的,而夏天的虫子也活不到冰雪降临的那一天。

认知的局限性,让不在一个维度的物种之间无法交流。

下面再来聊聊这句话的本源和一些个人理解。

“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其实是经过了加工,原文虽然精彩,但是过长,并不适合脱口而出。所以后人精选了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比喻,其实就是用来骂人、批评人,因为是比喻,所以相对于“你就是个无法沟通的蠢X”这种粗俗词语要显得隐晦和高级,甚至可能产生有些人被骂了还不了解状况的现象。

原文出自《庄子·秋水》,不过前面一段也重要并有意思,直接催生了很常用的成语,我们一并来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前面是说秋天涨水时节到了,河水势大,河伯于是欣然自喜,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壮阔。一路得意到了北海的入海口,向东望去,浩浩汤汤,一望无际。

于是河伯“望洋兴叹”。

他对北海神若说:“我就是俗话说的知道一点点,屁股就翘上天的人啊。我听说有人看不上孔子的学问,觉得伯夷的义气也不过如此,我原来还不信。要不是亲眼看到,我怎么会相信自己就是那种少见识之人!幸亏今天目睹了你的无穷无尽, 否则就惨了,必然长期被方家笑话而不自知。”

北海神若回答说:“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鼃”,就是古字“蛙”,“虚”,通“墟”,是指原本很多人住过但是已经荒废了地方,也算是比较大的地方。因为大而且空,才有“空虚”之说。这里就是代指井蛙所在的居住地,并非就是那口井,井蛙还是能跳出来看看外面的天空的。

但是它的认知,也就永远局限在这个“墟”中,不可能走得更远。“拘”,局限,拘束。“笃”和后面的“束”都是局限的意思,只是不同标的的不同状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夏天的虫子为什么不能和它聊冰雪呢?是因为被时间所局限——因为它们根本活不到那个时候。

海神若打这两个比方,其实目的是为了引出第三句:“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见识浅陋的乡曲书生是没法和他们谈论大道理,因为他们受到了礼教的束缚。

今人省略了造成“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拘于虚也”、“笃于时也”——因为这是大众所熟知的自然现象,为了表达利落而省略掉。

当一个人对你说“夏虫不可语冰”的时候,其实他内心想说的是“曲士不可语道”。

你这蠢X,我没办法跟你讲道理了!

那么为什么海神若要详细分析这些原因呢?他是为了引出第三句的原因,为什么“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我们要知道庄周及其后学对孔子等大儒的态度,一直都是用来插科打诨,借尸还魂的。他们长期借用孔门人物的形象来说自己道家的道理,虽然在字词上看上去有尊敬,但是内核里对儒家那一套是看不上的,经常皮里阳秋地攻击。

海神若讲这些道理分析,一是阐明道家关于境界提升的理论,另一点就是对河伯提出的“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对“仲尼、伯夷”的博闻、守义进行批判。

也就是说既说了自己的理,还夹枪带棒地把河伯提出的儒家代表形象给批了一顿。

后面有文指出这个道理,因为太长,我们就只节选部分: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海神若将大小对比进行了一大段阐述,说明天下、中国、神州和宇宙以及更高一层的世界来比也不过是牛马身上的毫末,大有无穷大,小有无穷小。那么伯夷对天下的谦让,博取了名声,孔子讲叙天下之理以为渊博,这些不过都是自作多情罢了,不就像你以为自己的水很多一样吗?

庄子行文飘逸,用各种小故事来东拉西扯,但是其内部核心理论和要表达的东西都是前后呼应,榫卯暗和的。

当然,个人看法《秋水》中的这两个比喻是绝妙的,但未尝不是偷换概念。因为前两种自然现象“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给出的理由也是正确的,确实是因为时间、空间的局限让他们无法建立一个层次的沟通。

但是“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就是真的“束于教也”?那可不一定吧。

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偷换概念,用肯定会发生的现象来比喻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并通过排比来证明——看上去非常有道理。

但是我们稍微用点逻辑思考,就会知道这里实际上是有漏洞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指摘庄子诡辩的原因,因为这种漏洞在文思如海,走笔如风的庄子行文中时常会见到。

不过庄子倒是不在乎,他本身已经超越了正常人的思维境界,也就是超越了“束于教也”的层次,他的境界是不需要依靠的“逍遥游”——或者近似于达到了。

而我们还远没有到达这个境界,思路上的爆炸顶多算是“御风而行”,自然就会焦虑“风”在哪里。

也许正因为我们的思维还需要逻辑支撑,所以在读《庄子》的时候难免会觉得不缜密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来钱2024-01-13 00:37来钱[湖北省网友]203.12.95.191
    或许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我们明白不同环境下的生物有各自适应环境的特长,不可强求他们适应不适合的环境。
    顶10踩0
  2. 念忘之间2023-11-16 02:54念忘之间[甘肃省网友]103.20.251.126
    或许这句话也在提醒我们要谦逊谨慎,不要自以为是,要知道自己的局限性,不可妄自菲薄。
    顶0踩0
  3. 漎鳪後珻2023-09-19 05:12漎鳪後珻[宁夏网友]203.57.61.39
    这句话应该是在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领域和特长,要有自知之明,不能贸然评论不了解的事情。
    顶3踩0
相关阅读
夏虫不可语冰 一`研`为定 为梦想加油

夏虫不可语冰 一`研`为定 为梦想加油

现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不过沧海一粟,还有更加辽阔的海洋供开发

2018-05-11

马斯克经典语录:夏虫不可语冰

马斯克经典语录:夏虫不可语冰

这个用我们的一句成语来说就是: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2023-11-29

夏虫不可语冰 网络掐架何时休?

夏虫不可语冰 网络掐架何时休?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每个人的视野都有些狭隘,像还未破茧的虫

2016-10-23

孔子与子贡“夏虫语冰”典故警醒世人处世之道奥秘

孔子与子贡“夏虫语冰”典故警醒世人处世之道奥秘

二千多年前的一天中午,子贡在扫院子,突然来了一身着绿衣服客人,问子贡,你是谁?。子贡答:我是孔子的学生。绿衣客人说:那你也很有学问了,请问,一

20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