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邓小平幽默撂下一句话 让苏联纠结不定 边界百万人马不敢妄动

时间:2023-07-21 02:43:01

相关推荐

邓小平幽默撂下一句话 让苏联纠结不定 边界百万人马不敢妄动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自古中国人对战争的看法都是“能不打就不打,以和为贵”,一旦爆发战争肯定都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因为随着战争的爆发,人民的生命财产、国家的经济体系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和伤害,更不要说即将付出的无数将士的鲜血与性命了。

所以我们的古人早已用这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为中国人眼中的完美战争做出了精准的诠释。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中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代伟人邓小平当然也深谙此理。

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前夕,曾经的“老大哥”苏联陈兵百万、虎视眈眈,妄图与越南形成对中国的南北夹击之势。

但邓小平的一个“巧计”,不仅成功地达到了战略目的,同时还避免了一场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可谓“神来之笔”。

这一切都渊源都还要从二战结束时说起。

一、美苏争霸带来的连锁反应

二战之后,原本的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可以说是水火不同炉,“冷战”也随着这两大组织在欧洲的激烈碰撞在1947年拉开了序幕。

美国和苏联都想做为这个世界的“话事人”,他们分别游说各自阵营的国家联合起来互相对抗。而作为亚洲第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并不想趟这个浑水。

因为中国的领导人非常清楚,我们的国家经历了百年的战乱,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自由与和平,现阶段需要休养生息,而不是再起烽烟。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发动朝鲜战争,战火再一次烧到了中国的家门口。

经过再三权衡利弊,在毛主席的精准判断和指挥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果断出击,抗美援朝,一战立威,换来了中国几十年的和平岁月,也让美国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在抗美援朝中,苏联这个曾经的“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与美国直接交手,只是承诺对中国进行军事援助和协助防守本土。

也许是因为中国和朝鲜都没有加入他的华约组织,“老大哥”动了小心思,不仅承诺的事情一改再改,而且所谓的“援助”绝大部分都是有偿的。

即使这样,这些有偿援助的武器装备中大多还是过时的老旧货。为此中国在抗美援朝后欠下了苏联13亿美元的债务。

但经过抗美援朝战火的考验,苏联也意识到中国不容侵犯的决心和强悍的战斗力,于是决定在经济、军事科研领域加大对中国的帮助,一心想把中国纳入它的战略体系。

二、中苏关系从“蜜月期”逐渐走向对立

虽然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没有直接参与,但毕竟伸出了援手,出于战略格局的考虑,再加上1953年斯大林突然逝世,赫鲁晓夫接班成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急于寻求中国的支持,两国关系迅速升温,着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期”。

我们现在熟知的56式枪族、歼-5歼击机、59式坦克等一系列装备都是在那个时期中国根据苏联提供的先进装备样品及图纸仿制而来。

当然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援助,还是1957年苏联向中国提供核工业设备和派遣相关专家,帮助我国研究发展原子弹、导弹技术,从此中国开启了渴望已久而又曲折的“核之路”。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赫鲁晓夫在中国的支持下逐渐稳定了在苏共党内的地位后,开始显露出他想要控制和干预中国的意图。

1958年苏联竟然妄图要求在中国建立所谓的“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这种非分之想当然不会得到中国的许可,直接遭到了拒绝,这也成为了中苏关系恶化的导火索。

1960年在反复威逼利诱中国无果后,恼羞成怒的赫鲁晓夫宣布撤回所有在华援助的核工业专家及军工专家,让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建设险些胎死腹中。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国的科研人员在极端被动的局面下快速转入全面自主研发阶段,他们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汗水、甚至是付出了生命。

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世震惊。在英美法等国高度关注的同时,苏联只是在报纸的角落里写了寥寥数语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随后的几年里中苏关系一再恶化,边界摩擦不断,直至1969年“珍宝岛事件”的爆发,让两国关系直接降至冰点。

其实,中苏关系从二战时的盟友变到后来的剑拔弩张原因很简单:苏联触碰了中国的“逆鳞”。

中国自清末鸦片战争以来一直饱受列强凌辱,割让、侵略、分裂一直是中国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新中国建立后国人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和平与自由,中国人民为了重新获得独立自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主权问题绝对是中国的“逆鳞”,一丝一毫都不能碰。

苏联在二战之后与美国爆发了冷战,扩张和争霸已经变成了当时赫鲁晓夫政府的主旋律。当他们妄想裹挟中国,并对中国主权指手画脚的时候,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因为中国需要的不是争霸,而是和平发展。

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格局出现了很奇妙的“三足鼎立”格局: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爆发冷战,而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击退美国后,又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交恶。

中、美、苏互相都为对立局面。

三、扶植“新小弟”牵制中国

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出现过暂时的缓和,但由于苏联一厢情愿的蛮横态度,两国依然未能冰释前嫌。

本来就身陷冷战局面、在欧洲忙得焦头烂额的苏联,还总想着怎么才能制约中国。不得不说,苏联过于自信了。

和美国这样的强国对抗本就给苏联国内带来与日俱增的经济、军事压力,渐渐吃不消的苏联早就琢磨着扶植一个“新小弟”来替他牵制中国。

尤其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让苏联更加坐立不安。

对于美国这个明显趁着中苏关系紧张之时拉拢中国的举动,苏联走了一步自认为“高明”的昏招——扶植越南成为牵制中国的马前卒。

与中国毗邻的越南在近代历史中也是饱经战火涂炭,很长一段时间都沦为列强们交替占领的殖民地。无论是抗日战争、抗法战争、越南解放战争,中国做为越南的友好邻邦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

越南无产阶级领袖胡志明与毛主席关系十分亲密,友谊深厚。

在1950年越南抗击法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中,应胡志明的请求,中国慷慨解囊,不仅无偿援助物资装备,还派遣了军事顾问团和相当数量的军队助战。

要知道,当时苏联对胡志明的请求可是装聋作哑,中国是唯一一个无偿援助越南的国家,而且也是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随着法国在越南的败退,美国又打起了它的主意。1955年越南战争爆发,在这场长达20年的局部战争中,中国和苏联都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军事顾问和物资装备援助。

虽然在此期间中苏关系从友好趋于紧张,但对越南的援助都不曾间断。

也正是在此时,苏联萌生了加大对越南支持力度的想法,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大消耗他的头号敌人美国,还可以让苏联明目张胆的染指东南亚,更为重要的是拉拢越南作为未来牵制中国的棋子。

自认为得计的苏联继续加大对越南的支援,拉拢接替胡志明的黎笋政权,成为了他的第一“金主”。

越南在中苏两国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在1975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此时对他援助最多的苏联自然被供上了神坛,越南人自己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居然标榜自己是继美苏之后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有了苏联的撑腰和怂恿,越南的野心极速膨胀,相继对柬埔寨、老挝、泰国发动军事入侵,并最终将魔爪伸向了中国。

1977年,忘恩负义的越南发起了大规模排华活动,抢夺华人财物,粗暴驱逐华人等等恶行令国人愤慨不已。

然而这只是越南一连串“作死”行为的开始。

随后越南不仅在南沙群岛侵占了中国十余个岛礁,还在西南边陲多次越界进犯。仅在1979年初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越南就在中越边境制造了129起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居民和边防人员百余人。

对于这种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的恶劣行为,只可用一句话来形容:“是可忍,孰不可忍”。

四、小朋友不听话,要打屁股了

对于越南这种背信弃义的无耻行为,中国政府以及国人的愤怒已经到达了顶点。

1978年,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邓小平任命许世友、杨得志分别指挥东西两线。50余万解放军迅速集结,枕戈待旦西南边陲,战事一触即发。

但此时邓小平最担心的并不是越南,用牛刀杀鸡没有什么悬念。北方的苏联才是最大的麻烦。

越南这个马前卒一旦与中国开战,苏联是否会从北部出兵入侵,这才是关键,因为此时的苏联已经在中国的北部边境陈兵百万,虎视眈眈。甚至放出了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狂言。

如果让苏联和越南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就太被动了,刚刚恢复活力的中国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大伤元气。

“上兵伐谋”一直是中国兵家的至高信条。邓小平当然不会拿百万将士的性命当儿戏,更不会拿得来不易的稳定局面做赌注。既然不能跟苏联硬打,那就得智取。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1月28日,就在南北两面战事一触即发的关键时间点,邓小平与夫人卓琳应美国总统卡特之邀,开启了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访美之旅。

在这次为期九天的访美行程中,邓小平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幽默风趣的言谈刮起了一场令世界瞩目的“邓旋风”。

当然越南与中国的摩擦究竟会怎样收场也是邓小平与卡特会谈的重点之一。

最为精妙的是,当谈到将如何对待越南问题时,邓小平饶有深意的而又幽默地说了一句:“小朋友有些不听话,要打屁股了。”

小朋友不听话、犯了错误,肯定是要教训的,打屁股会很疼,但是又不会被打死,惩戒一下嘛。

心领神会的卡特总统也表示,如果苏联对中国进行核威胁,美国绝不会坐视不理。

邓小平就是要在双方这种语焉不详的表达中让苏联产生错觉,果然苏联犹豫了。

因为邓小平到底私下和卡特说了哪些至关重要的信息,苏联是不得而知的。苏联只看到了中美领导人在友好的气氛中互相寒暄,他们只听到了只言片语和一些含糊不清的表述。

果然,在邓小平结束访美之旅回国后,苏联立刻询问美国是否对中国做出了军事承诺。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多疑的苏联人反倒更加认定美国支持中国即将对越南展开的军事行动。

就在苏联纠结不定之时,邓小平于1979年2月17日果断发起对越作战指令,解放军以“狮子搏兔”之势突袭越南。

当心存幻想的越南一边负隅顽抗一边向苏联求援时,苏联选择了沉默和观望,因为他必须考虑万一自己出兵南下,美国也借机参与进来该怎么办。

邓小平要的就是苏联这“一闪念”的绝佳契机。

28天后的3月16日,已经一路打到越南境内40公里的解放军迅速撤回国内,惩戒性作战任务圆满完成,被打到肝胆俱裂的越南直至今日都未敢再向中国挑衅。

而当时苏联方面也只是口头上表示谴责,北方的百万人马始终未敢越雷池半步。

真可谓“邓公智计安天下,雄兵一战定乾坤”。

五、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的这次“对越惩戒战”,不仅对越南的嚣张气焰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更为关键的是,后来越南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得以重建,其中大部分费用当然也是苏联援助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近10年的“两山轮战”更是死死地拖住了越南和他背后的苏联。苏联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就这样被一点点耗费掉,本就在冷战期间被各种军备竞赛搞得筋疲力尽的苏联终于在1991年轰然倒塌。

本来想扶植越南对抗中国的苏联终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许越南正是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今中国繁荣稳定的局面都是我们一代代卓绝的领导人用智慧和实力换来的。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必定是相互融合、相互扶持,希望世间不再有无谓的战争与冲突。争霸与独裁只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和平与发展才应该是全人类的主旋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何枫2024-01-12 19:05何枫[重庆市网友]203.26.60.128
    边界的稳固与中国的自信,让百万人马不过是锦上添花。
    顶21踩0
  2. ┌♀驕陽`℡2023-11-15 05:38┌♀驕陽`℡[辽宁省网友]140.143.235.42
    苏联的纠结与无奈,被邓小平的一席之言所凝固。
    顶0踩0
  3. 霸道,是我的个性2023-09-17 16:10霸道,是我的个性[新疆网友]221.177.244.238
    邓小平的幽默与智慧在这句话中展露无疑,让人叹为观止。
    顶0踩0
相关阅读
毛主席为何拒授大元帅衔?一句话令人敬佩 邓小平:我也不要评了

毛主席为何拒授大元帅衔?一句话令人敬佩 邓小平:我也不要评了

为何这副大元帅肩章没有主人呢?其中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呢?今天我们就要为大家揭晓一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作为全中国军务部副部长李平被调

2023-07-02

重病的邓小平指着电视中的自己问“这是谁” 临终之言 话语寥寥

重病的邓小平指着电视中的自己问“这是谁” 临终之言 话语寥寥

那个冬天要比现在寒冷得多,或许是因为更加寒冷的缘故,所以气候显得格外干燥

2023-10-16

贺子珍去世后 葬礼按正厅级干部办?邓小平一句话 立马提升规格

贺子珍去世后 葬礼按正厅级干部办?邓小平一句话 立马提升规格

一位女服务员低声问道:她是谁呀?也难怪这个发问的姑娘了,这位老人把自己75年的人生走得淡泊而宁静,自从回国以来她很少被人知道,她就是毛泽东的妻子

2023-09-04

石仲泉:年过75岁的邓小平曾说了这句“交心的话”

石仲泉:年过75岁的邓小平曾说了这句“交心的话”

他曾深情地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