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儿子差2分没考上清华 林徽因坚持查试卷 试卷上一句话让她茫然

时间:2023-07-13 03:03:01

相关推荐

儿子差2分没考上清华 林徽因坚持查试卷 试卷上一句话让她茫然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几句诗出自《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每到春暖花开时,大家都会默默想起这几句生动鲜活的句子。

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民国才女林徽因所作,很多初读这首诗的人以为这是一首情诗,其实不然,这首诗是林徽因为自己的儿子写的。

林徽因与其丈夫梁思成自幼订婚,二人郎才女貌,感情甚笃。更难得的是二人都是身负才名的古建筑学大师,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辽代建筑应县木塔,就是由他们夫妇二人共同发现并勘测的。

情投意合,理想一致,这对天作之合结婚几年之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男孩——梁从诫。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林徽因是一个不人间烟火的“仙女”,很难想象“仙女”是怎样做妈妈的,事实上,所有母亲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热烈的,儿子出生后林徽因写下的“四月天”,便是最好的证明。

在梁从诫的回忆里,他的童年过的并不安稳,五岁那年,日军占领了北平,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幼小的儿女奔向了位于大后方的西南。逃亡,是梁从诫对于人生最开始的体验。

从童年一直到青春期,梁从诫的人生轨迹是伴随着动荡不安的战火度过的,经常是到了一个新地方,还没有站稳脚跟,军队就又过来了,于是一家人不得不背起行李再次踏上旅程,对于梁从诫来说,生活永远在路上。

妈妈是个英雄

在奔波不停的童年里,梁从诫最大的安全感来自于母亲,无论窗外的炮火烧的多么猛烈,母亲的形象永远是优雅从容的。

在他们流亡上海的那段时间,日寇的侵扰从不间断,像梁思成与林徽因这样的名人自然更加引人注目。为了避免危险,有人向他们提议,不如趁着战火还未蔓延,夫妻两个带着孩子去美国避一避,以他们夫妻俩这样优秀的才华,如果想入美国籍,相必美国政府也是十分欢迎的。

听了这样的提议,林徽因夫妻只是摇头,并表示,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他们怎么能转而投向外国的怀抱呢?

可是如果日本人打进来怎么办呢?有人问道。想起日寇杀人不眨眼的恶行,幼小的梁从诫不由头皮发麻。

“那也没什么。”客厅中,梁从诫看见母亲依旧优雅地喝着茶。

“真有那一天,门外就是扬子江。”林徽因说。

梁从诫猛然睁大了眼睛,那一刻他发现,母亲清瘦婉约的外表下,有一个常人不能及的刚烈的灵魂。

还好,这样残酷的预想并没有发生,梁从诫终于等到了停战的那一天,他们一家也终于搬回了北平的老房子,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那时,梁从诫已经长大成人,到了该考大学的年纪了。

虽然从小东奔西逃,但林徽因从来没有放松对孩子的教育,长大后的梁从诫出口成章,是个标准的“学霸。”

“我想学历史”

对于成绩优异的梁从诫来说,考大学一点都不难,但在填志愿的问题上他和母亲却有了分歧。

梁从诫问林徽因:“你希望我学什么呢?”

林徽因坚定地说:“当然是学建筑。”

对于视学术为生命的林徽因来说,自己热爱并奋斗了一生的建筑事业,当然是最佳选择,作为母亲,她也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后继有人,如果梁从诫能从事建筑行业,那真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可是,梁从诫偏偏志不在此。

原来,梁从诫早就打定了主意,想要学习历史,可是面对母亲的强势,梁从诫也显得十分无奈,母子两个为了填报志愿这个问题难得争执起来,最后,无奈的梁从诫终于妥协了,填报了建筑系。

看起来,林徽因胜利了,可考试成绩一出来,全家都傻了眼,稳操胜券的梁从诫,居然以两分之差落榜清华大学建筑系。

面对结果,梁从诫很平静,甚至显得如释重负,可林徽因却万万不能接受,自己儿子的学习水平她是知道的,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林徽因第一反应是,阅卷老师一定把卷子改错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林徽因向教育局申请核查试卷,这样的要求合情合理,几天之后,林徽因来到教育局,在这里,林徽因看到了儿子的试卷。

试卷正面的题目几乎全对,字迹工整,这更坚定了林徽因的想法,儿子落榜一定是因为试卷批改的时候发生了失误。可是,当林徽因把卷子翻到背面,卷面上的一行小字却引起了她的注意,当林徽因看清这行小字写的是什么的时候,这位一向冷静从容的女子,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原来这行字写的是“我想学历史。”

这行字占用的,正好是一道两分小题的位置,这才是梁从诫落榜的原因,原来,这一切都是梁从诫故意为之。

知道了儿子的行为,林徽因开始难免有些生气,可是再一看试卷上写着的“我想学历史”,林徽因又沉默了,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强势了,才导致儿子出此下策呢?

林徽因想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当年她与梁思成双双留学国外,想要学习建筑,可是当时建筑系不收女生,即便林徽因成绩优异,也只能考进艺术系,再以旁听生的身份进入建筑系学习。

是啊,自己当年也差一点被喜欢的学科拒之门外,如今,为什么又要干涉儿子的选择呢?

等在家的梁从诫忐忑不安,他以为骄傲的母亲直到被欺骗后会生气,但回到家的林徽因并没有生气,只是给了他一个拥抱,和一份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志愿填报书,这场母子之间的争端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一直满足自己的期待,但越优秀的孩子,越是有自己的想法,与其扼杀,倒不如接受孩子的不同,让他走出一个不同于父母的光明的未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缺德2024-01-11 08:54缺德[新疆网友]45.113.229.214
    试卷上的一句话让林徽因茫然,或许这正是考试对我们的挑战,让我们在迷茫中不断成长。
    顶6踩0
  2. 梨珞2023-11-11 14:57梨珞[黑龙江省网友]103.233.231.184
    林徽因能坚持查阅试卷,展现了她对学业的认真态度,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顶0踩0
  3. 梦之玲2023-09-11 21:00梦之玲[福建省网友]219.142.127.26
    这位家长的儿子差2分没考上清华,真是遗憾,希望他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
    顶0踩0
相关阅读
林徽因望子成龙 不想分数很低 翻开试卷看到一句话失望至极

林徽因望子成龙 不想分数很低 翻开试卷看到一句话失望至极

原本她也以为自己的儿子可以轻松的考上清华大学,然后却不想最终高考之后他的分数相差了两分,她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考出这么低的分数,所以她就决

2023-08-06

此人考试差2分上清华 母亲不信亲自复查试卷 上面一句话引深思

此人考试差2分上清华 母亲不信亲自复查试卷 上面一句话引深思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中产阶级队伍的扩充,培养给子女新式知识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随之成为当务之急

2023-10-17

儿子只差两分考上清华 林徽因不信复查试卷 卷上一句话让她清醒

儿子只差两分考上清华 林徽因不信复查试卷 卷上一句话让她清醒

1928年,在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的林徽因,接受了梁思成的求婚,在婚礼之后同往欧洲游历考察欧洲建筑,而到了当年8月,林徽因和丈夫一同回国,在东北大学

2023-10-17

儿子差2分考上清华 母亲不信复查试卷 上面一句话让她清醒

儿子差2分考上清华 母亲不信复查试卷 上面一句话让她清醒

但孩子们真的能随自己的心愿和爱好考上自己想考的学校吗?答案并不然,这世间很多父母都是将自己的期望和未了的心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比如当律师的父母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