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如何在考场写出夺人眼球的好文章

时间:2023-07-10 07:17:01

相关推荐

如何在考场写出夺人眼球的好文章

以下文章转载自《教学考试》(2020 高考作文5)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例谈如何在考场写出夺人眼球的好文章

文 | 陕西省澄城中学 郭军平

我们通常都喜欢才华横溢的人,那些妙笔生花、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人常常让我们羡慕不已。能够成为大文豪、大作家,像李白、杜甫、鲁迅、郭沫若、托尔斯泰、莎士比亚那样声名显赫,也许是我们的梦想。与他们的才华相比,万千财富都不值一提。为什么呢?繁华鼎盛的王朝可能几百年之后就会灰飞烟灭,沦为一抔尘土。可是好文章却能跨越时空的距离,浸润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就是文字的强大力量。

现在,创新性的情境作文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遇。加上名师的指点,笔者认为,学生们一定会更快“上道”。请你们相信:机遇,从来都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所以,除了热爱以外,我们也要记住,在写作的道路上,还有“勤奋”二字。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写下去,就一定能够写出好文章来。下面仅就笔者个人的写作体会,谈一下如何在考场写出夺人眼球的好文章。

一、注重审题,读懂材料,遵守规则,进入程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考场作文一般都是命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近年来又出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因此,读懂材料、遵守规则是前提。正如运动员参加比赛一样,不管成绩好坏,首先要遵循运动规则,遵守运动纪律。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自然都懂,套作、抄袭、不合题意之文一律都会被视为违反规则而淘汰出局。只有这样,才能进入“评比程序”。否则,即使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却还是离题万里!这些常识大家务必注意。

二、立意定调,弘扬正能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出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女出场演奏之前先“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就是酝酿感情,为弹琵琶做好感情上的准备。写作文也如此,行文之前,先要为自己的感情定调。当然,写作方向非常重要,我们着笔之前要重点考虑。客观上讲,文章是一种能量的宣泄,是一种情感、思想的抒发,而语言则是我们凭借的工具。此正是《毛诗序》所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西汉戴圣在《礼记·乐记》中写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大意是:治平之世的音乐必然充满安闲与欢快的情调,显示了当时政治的和顺;动乱之世的音乐必然充满怨恨与愤怒的情调,显示了当时政治的动荡;被别人征服的国家的音乐,必然充满悲哀、忧愁的情调,显示当时的人民正在遭受苦难。每个时代的音乐与当时的政治总是息息相关的。文学作品与音乐一样,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流露,因此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的特点。例如“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以及文人们想要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初唐四杰”刚健雄浑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领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歌新的生命力。

这些经典的诗歌都反映出一种正能量。那么,什么是正能量?什么是负能量?所谓的正能量就是让人感受到积极、乐观、向上、进取的力量;而负能量呢,则是一种黑暗、颓废、悲观、落后的力量;自然,前者带给人安慰、温暖、鼓舞、光明、希望;而后者则让人感到忧伤、颓丧、灰暗、绝望、悲哀;那么,是不是弘扬正能量的东西就不能暴露问题,而只能一味地歌颂呢?当然不是。辨识的关键在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基调,看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为什么人说话。凡是为国家、为人民发出自己的声音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的。

笔者以2017年全国卷Ⅰ高考满分作文《蛙鸣伴驼铃》为例:

原题回放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蛙鸣伴驼铃

亲爱的朋友们,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如果你侧耳倾听,你是否听到了那田间蛙鸣和大漠中的驼铃?

俯瞰中国乡村的上空,田间依旧的蛙鸣见证了美丽乡村的嬗变。中华有诗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关注“三农”到精准扶贫,时代的巨轮飞速向前时,乡村不曾被抛下。它以非凡的活力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呈现出一幅山水美、人情美的淳朴画卷。

从微观层面上,无数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人们成为时代的先锋。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带领乡村率先走上信息化的轨道;三十年支教的女教师以芳兰振蕙叶之姿,使“支月英”这个名字镌刻在两代人的记忆之中。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正是怀着对乡村大地最深沉的眷恋和责任,无数人与这方土地有了再难分割的羁绊。从宏观层面上,国家的发展从未遗忘农村,从顶层设计再到基层探索,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至今还在传播,三权分置体现的对农民的关怀也仍是人们感念的对象。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知止而后有定,激荡之中而后有静。

放眼宏观的国际,新丝路上又响起的阵阵驼铃,传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乡愁。西方有谚云“独木不成林”,非洲朋友也说“水涨荷花高”,一带一路的“传奇”构想是古老中国全球担当的表征,它不是以中国霸权睥睨一切,而是以开放的怀抱包容世界。

当普惠互利共赢成为全球治理的共同呼声,中国成为最勇敢的弄潮儿。当“逆全球化”的言论甚嚣尘上,当地球村的乐观之幕徐徐降下,有人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忧患之问。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对于中国治理方案的共同期待。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凝聚成责任担当,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养分之源,全新的发展理念又为其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当蛙声伴着田间的风传遍广阔的美丽乡村,当驼铃载着国际的梦奏响一带一路之歌,你会看见古老中国日益崛起的身姿,它化为一声厚重的龙吟,泅渡了历史的重洋,激荡在七大洲的上空。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今日少年人,当蛙声伴着驼铃,我们前进的脚步应当更加铿锵有力。

世界青年人,也请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巨变的中国。

从思想内容方面看,本文立意高,格局大,充满浓浓的家国情怀和满满的正能量,充满时代气息,走出了个人狭隘的小天地。这足以说明作者始终关心国家大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语言文采方面看,语言表述准确流畅,文句优美,内蕴丰富,善于运用诗文典故、格言谚语、名人警句;各种修辞手法如(呼告、设问、比喻、引用等),使文章焕发出夺目的光彩,闪耀着灵动的色彩,张扬着想象的翅膀。

反观2006年北京高考零分作文《北京的符号》看后很是令人失望,文采貌似很好,但传递的都是负能量。我们的首都北京在作者的眼里似乎遍地都是阿Q的癞疮疤,几乎没有一点让人悦眼悦心的地方,这样的文章即使文采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主流,不要看支流;要顾大局,不要盲人摸象,持狭隘观点,宣泄私愤。这样,才不会发生像这个作者这样的问题。

三、围绕中心,全面开花,放飞思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联想和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联想和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须知,任何作文材料都可以提炼出“关键词”(即中心),确定了中心,才不会跑题,然后放飞思路,全面开花,让文章腾飞起来。譬如前文提到的满分作文的作者选取了“一带一路”和“美丽乡村”两个关键词。于是,作者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一带一路”中,他仿佛听到了阵阵悦耳的驼铃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仿佛听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里动人的蛙鸣。作者“灵心一动”,挥笔写下了美妙的题目“蛙鸣伴驼铃”。

在家与国的情怀中,作者放声歌唱,抒发浓浓的家国情怀,表达了当代青年宏远的视野与赤诚的爱国主义情怀。这里,他围绕“家国”这个中心,思绪飞扬,激情澎湃,由“乡村”想到了关注“三农”、精准扶贫,想到了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先锋——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三十年支教女教师支月英,想到了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等等;由“一带一路”想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的中国包容世界的胸怀、普惠互利共赢的全球治理方案;继而由这两个支点想到了古老中国腾飞的身姿,妙喻为“它化为一声厚重的龙吟,泅渡了历史的重洋,激荡在七大洲的上空”。

因此,放飞思路,就是要围绕关键词或关键句或核心意象展开;而让思维开花,就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不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联想都要纵横古、今、中、外,调动一切知识和生活经验积累,凡是与之相关的人、事、物、名言警句或典故等都可以纳入视野,将它们聚集于“中心”周围,形成有力而丰富的材料。

同时,也可以树立万物都有生命的哲学观,融入万物的心灵之中,与物对话,这样文章才能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情感饱满、文采飞扬、才思敏捷。当然,展开联想的前提是作者需要有丰厚的文化知识积累,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等,这样,作者才能游刃有余地发挥;否则,若平时读书不多,文化积累不够,学识不足,不善于观察生活,不善于思考生活,不经常写作,就会在考场上捉襟见肘,陷入“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尴尬境地。另外,运用比兴手法或拟人、比喻、衬托、对比等手法也可以提升文章境界。

四、展示文采,驰骋才情,洋洋洒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考场作文贵在出新。如何出新?除了立意新、思路新外,还有一点是要敢于充分展示文采,驰骋才情。

首先,要有话可说。当选定你熟悉的、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生活与体验之后,自然有话可说。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其中写了很多妖鬼之事。妖鬼谁见过?不禁让人感觉全是荒诞虚妄之言。然而,大家读了之后却感觉不虚妄、不荒诞,原因是什么?因为书中的故事让人感觉都是世间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蒲松龄不过是巧借妖鬼之说来表现人间的故事。可见,作文要写好,必须写自己的熟悉的、独一无二的内容,这样才能写出生活的细节,写出触动人心的情节。须知,流传世间的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生活经历与印痕,体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人生观点。只有自己的,才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这样行文,才能取得立意上的新、与众不同和不落俗套。

其次,要注意怎么写的问题。怎么写才能够吸引人呢?可在结构上设置悬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上环环相扣,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叙事上流畅、不拖泥带水;写景绘声绘色,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写人则生动形象,一颦一笑如在眼前;议论则精辟犀利,一针见血,如高屋建瓴,汩汩而下。语言上要么善用排比,气势酣畅;要么善用比喻,生动形象,如珠玉滚动,夺人眼球;要么善于引用名言警句,让人感到恰切到位,振聋发聩。当然,这其中更离不开由自己的生活体验而生发出的有思想的句子。这些都将为作文增光添色,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五、重视首印效应,文面整洁,书写美观,标题夺人眼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首印效应就是第一印象效应。如同见一个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我们的作文也是如此。我们先要写好字,保持卷面干净整洁,给阅卷教师留下好印象。

另外还要拟好标题,好的标题恰如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标题呢?一是新,给人出手不凡、不落俗套的感觉。标题一定要破除“熟悉感”,尽量追求“陌生化”。二是亮,这个亮是明亮的亮,而不是靓丽的靓。即要能快速让人看清你的写作思路、写作主题。拟题时,一定要透出文章的立意,不能含糊其词,只追求语言华丽。这个工作可以放在最先,也可以放在文章完成之后再进行提炼。

拟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古诗词、成语、典故、格言警句等都可以入题,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细节决定成败》《闲敲棋子落灯花》《风景这边独好》《守得云开见月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等都是好的标题。

2.用好修辞,照亮文采。“修辞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将这些“魔水”恰当地运用到题目上,便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对偶、夸张、反语、反问、设问、反复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文章的题目生动、鲜明,富有吸引力。如《撑起一片诚信的蓝天》《背上“悦读”的行囊》《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灯火的温情》《高考啥时才能不是独木桥》《这里有一块灵魂栖息地》等。

(来源:《教学与考试》。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月满长安2023-12-11 14:16月满长安[甘肃省网友]103.192.215.71
    在考场写好文章需要清晰的思路和流畅的表达,平时多读书多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要注意时间分配,不要花太多时间在开头,保证结尾的精彩也是很关键的。
    顶1踩0
  2. 安筱悉2023-09-25 10:46安筱悉[云南省网友]45.116.23.126
    写出夺人眼球的好文章,关键是平时多积累素材,考前多做准备,有条有理地展开论述,加上生动的例证和优美的表达,一定会吸引老师的注意!
    顶5踩0
相关阅读
考场作文怎么写?灵动“说理”能让老师眼前一亮!

考场作文怎么写?灵动“说理”能让老师眼前一亮!

语文成败关键就在于作文能否在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毕竟能够吸引眼球才是重中之重

2014-03-24

考场高分作文这样写 一次通过教师资格证

考场高分作文这样写 一次通过教师资格证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在考场上写出高分作文

2011-02-23

中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如何快速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 全是干货!

中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如何快速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 全是干货!

可考试作文是很切近的事,思想内容方面在短期内又难以精进,如果在形式上作一些注意,倒是会有可能在考场上拿到高分,特别是那些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

2023-08-11

中考语文冲刺 阅卷老师的建议 考场作文常见问题及解决之道

中考语文冲刺 阅卷老师的建议 考场作文常见问题及解决之道

写考场作文的目的,是为了被阅卷老师打高分。可是得高分,总要有理由。教了快二十年语文,参加地区中考阅卷已经好多次,且基本都是评判作文。所以关于作

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