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对话90后文物修复师:让青铜器重获新生 五年“复活”三百件文物

时间:2023-07-06 07:06:01

相关推荐

对话90后文物修复师:让青铜器重获新生 五年“复活”三百件文物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金珊 秦文 济南报道

日复一日的细致擦拭,年复一年的精心修复,只为让“沉睡”的文物旧貌换新颜。在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有一群90后“文物修复师”,凭借巧手静静地修复时光碎片,用青春延长文物生命,用匠心守护古人智慧。

在文物修复保护中心,记者见到了穿戴着白大褂,白口罩,在手术灯的白光下,为青铜器补色的张鸣峻……

吃透青铜器修复技术

“我今年28岁了,目前主要是做青铜器和竹木漆器的文物修复工作。”和一般人印象中的“文物修复师”不同,张鸣峻是位不折不扣的90后,“我在大学学的不是文物相关的专业,学的是环境科学,主要是研究环境的。毕业之后因为机缘巧合吧,就来到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上班了。”张鸣峻调侃着称自己属于是半路出家,为了更好地学习修复文物,除了恶补书本知识外,他天天拿着笔记本跟在老师后面,将老师教授的知识都一点点认真做好记录……

“我从16年开始做文物保护工作,已经有5年了,修复了差不多有300多件文物。起初就是因为新奇,之前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觉得修复文物很有意思,但肯定没有电视里讲的那么简单,感觉是个很有难度的工作,当自己真正的做了这份工作就发现,保护文物修复文物越干越喜欢。5年了,对青铜器修复的爱只增不减。”张鸣峻说,刚参加工作时,非常胆怯,总会担心自己是不是会把文物弄坏,都不敢去触碰,后面慢慢随着经验的不断增长,才敢慢慢去接触文物……

“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修复室的窗户进行通风,因为修复文物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的修复试剂,气味会比较大。”张鸣峻告诉记者,修复文物好比整形外科,是极细致复杂的活计,做这份工作需要极高的耐心。青铜器刚刚到达修复师手中时,都是沾满出土时裹挟的附着物的,然而这些青铜器往往已被掩埋数千年,十分脆弱,有的被挤压变形,有的破碎不堪。“不要认为青铜器一定是硬的,往往他们矿化都十分严重,碰一下都会变成粉末。”因此,严密的“体检”必不可少。文物修复师们首先要用现代仪器为青铜器取样检测,决定接下来的处理方案。

青春的匠心唤醒古老文物

“青铜器修复最难得一步就是整形。时代不同,铜质也不同,整形起来难度会相差很大,非常害怕在整形过程中,听到铜质破裂的声音。”张鸣峻说,根据文献资料和器物本体,修复师们将研究判断器物原状,并根据修复的目的进行适当处理。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修复都会把器物修补到天衣无缝,文物修复主要分为考古性修复、陈列性修复和商业性修复。考古性修复一般只需清理器物表面,便于考古学研究即可。博物馆展品则要接受陈列性修复,在设计、结构、材料、形制、色调等方面恢复其历史原状的同时,保持被修复的部分的可识别性,使参观者可以分别文物出土时的状态与修复的痕迹。

“将一堆青铜器碎片最终修复成一件有立体感的簋,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张鸣峻说,当时接到的任务是去修复一件青铜器,到手时,就是一堆碎片,碎渣,自己也不知道它原本是个什么。但凭借着自己的经验一点点将这些碎渣整形、拼接,慢慢做起1/3,再慢慢拼接到2/3,那种成就感是油然而生的,当自己站在展柜前看到自己修复的青铜器,非常非常自豪和荣耀。

文物修复,修的是文物,更是让文明通过文物这一载体长长久久地绵延下去,使子孙后代也能看到这些历史的一手资料。

“如果不能确定它原来是什么样,我们是不会贸然修复的。”张鸣峻介绍,文物修复并不是把文物都修复好,有时也会去保持文物本身的样子,如果需要也会根据本体,1:1复制一个相同的大小的以供研究。同时文物修复也是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在修复的过程中,化学、物理、美术知识缺一不可。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极大耐心才是修复师们共有的特质。“有时候碰上一件不好修复的文物,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脑子里也全是它,会有很多种预案,到家后也会马上上网查阅资料看自己想的是否可行。”

对于未来,张鸣峻表示,自己会更认真的继续干下去,希望能找到更好的修复方法,像是修复器具、修复材料等等,期待在博物馆的展柜中看到更多自己修复的文物。

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无机质文物保护部副主任蔡友震表示,“青铜器修复是文物保护中的一大门类,青铜器修复不仅仅是要把文物修复好,更重要的是把它背后的故事和信息挖掘出来。比如说青铜的文史、制作工艺、制作特点等,通过文物修复工作把这些信息提取出来,从而更好地为我们文物的传承发展做一些贡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小蝶2023-12-12 02:40小蝶[吉林省网友]203.55.22.82
    这些文物经过他们的修复,就像穿越时空一样,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的文明。
    顶6踩0
  2. 神仙。2023-09-23 16:53神仙。[云南省网友]203.12.226.115
    太厉害了,文物修复师们的耐心和技艺真是令人佩服。
    顶3踩0
相关阅读
凰家对话 专访文物鉴定专家张建:与宝为伴无悔一生

凰家对话 专访文物鉴定专家张建:与宝为伴无悔一生

张老师曾多次受邀参加央视、各大卫视及地方电视台鉴宝节目,同时也是洛阳电视台华夏瑰宝鉴宝栏目特约特邀专家,可以说张老师鉴赏过的古玩藏品不计其数

2017-02-15

【文物拾光】假如文物会说话 虎钮錞于萌萌哒

【文物拾光】假如文物会说话 虎钮錞于萌萌哒

这里有长江中上游乃至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农耕文化遗址巴东楠木园遗址,也有三峡地区首次揭露的唐宋时期山区县城遗址巴东旧县坪遗址

2017-11-29

古今对话“缱绻一缕丝” 上海历博今展“中西丝织文物”

古今对话“缱绻一缕丝” 上海历博今展“中西丝织文物”

澎湃新闻了解到,展览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共同举办,展示中国历代丝绸残片、明清江南丝绸精品、欧洲丝绸精品、中西丝绸

2023-05-22

最新亮相的文物中 居然有撞脸“奥特曼”“诸葛亮”的青铜小人……

最新亮相的文物中 居然有撞脸“奥特曼”“诸葛亮”的青铜小人……

但通过茶而结成的缘份,多少带了点道的韵味

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