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2017

时间:2023-06-30 02:42:01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2017

七年级语文2018学年期末考试试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选聘(pìn) 模拟(mó) 萦带(yíng) 锲而不舍(qiè)

B. 朦胧(méng) 祈祷(qí) 舷窗(xuán) 海市蜃楼(shèn)

C. 累赘(zuì) 迸溅(bèng) 凛冽(liè) 忍俊不禁(jīn)

D. 粗拙(zhuō) 譬如(pì) 憎恶(zèng) 悲天悯人(mǐn)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为人诚实、正直,即使一个人走在乡间小路上,也会目不窥园,不随意采摘果农的劳动成果。

B. 他们不仅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和习俗。

C.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一票难求,有些不法分子制造大量假票,令人叹为观止。

D.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B. 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扬州历史文脉,让我市“非遗”保护地方法规落到实处。

C. 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

D. 打造“世界运河城市之都”,虽然是时代赋予扬州的使命,也是对扬州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的重要考验。

4. 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 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默默忘却了呢?

解说:加点的四个词的词性分别是:助词、代词、介词和动词。

B. “虹桥卧波” “白塔晴云” “湖上草堂” “五亭映月”

解说:以上短语是波波同学为瘦西湖部分景点取的新名字,这些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季康(笔名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辞世,其著作有《洗澡》《我们仨》等。

解说: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 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唐代刘禹锡的《爱莲说》和北宋周敦颐的《陋室铭》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铭”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两篇文章都具有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B.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先写“我”对阿长的厌恶与不大佩服,后来她为“我”买来《山海经》,令我震悚,欲扬先抑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真实。

D. 美国作家阿西莫夫是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他有三个重要的小说系列:“机器人系列”“银河帝国系列”“基地系列”。

6.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成功发射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这位从地球远道而来的“快递小哥”,身背千(jūn)重负,将推进剂“快递”给了“天宫二号”;“蛟龙”号载人潜水艇也正(màn)步在4811米的深海抓红色巨型海参呢!这真是“可上九天(lǎn)月,可下五洋捉鳖”!面对如此惊心动(pò)的情景,我激动不已。

7. 默写。

⑴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⑵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⑶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⑷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⑸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⑹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⑺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⑻《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 名著阅读和综合性学习。

(1)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

①以上文字选自长篇小说《_____》。作者老舍,被誉为“________”。

②批注是阅读的好方法,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请从以上语段中任选一句作批注。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名著内容补充情节。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位叫______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_____”号潜水艇和朋友一起探险的故事。他们从日本海出发,在______洋西岸海域进行海底狩猎;在印度洋参加船员的海底葬礼,接着又在锡兰参观海底采珠场,并______________;抵达南极,顺利突破冰山后来又遭遇_________,经过激烈搏斗最终顺利逃脱。

(3)一位同学依据《红岩》内容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阴云满天恐怖白雾绕山城”,请你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A. 霉饭充饥忠于党歌乐山下 B. 丹心一片染血红岩迎黎明

C. 冰雪严寒方显出梅花香气 D. 铁链哗哗誓死抗争卫信仰

9. 阅读诗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南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

(2)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列文言文。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①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③不将括即已④;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⑤,易置军吏。秦将白起⑥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奢:即赵奢,赵括之父,赵国名将。 ②难:驳倒。 ③赵:赵国。 ④即已:罢了。⑤约束:规章法令。 ⑥白起:秦国将领。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括母问奢其故 (______) (2)悉更约束 (_______)

(3)秦将白起闻之 (______) (4)秦悉坑之 (_______)

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括易言之 笑而遣之 (《卖油翁》)

B. 若必将之 何陋之有 (《陋室铭》)

C. 分断其军为二 愿为市鞍马 (《木兰诗》)

D. 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肃遂拜蒙母 (《孙权劝学》)

12. 翻译句子。

(1)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

(2)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卖油翁》)

(3)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13. 赵奢不说赵括“善”,理由是①__________。这篇小短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吃莲花的

老舍

①今年我种了两盆白莲。盆是由北平搜寻来的,里外包着绿苔,至少有五六十岁。泥是由黄河拉来的。水用趵突泉的。只是藕差点事,吃剩下来的菜藕。好盆好泥好水敢情①有妙用,菜藕也不好意思了,长吧,开花吧,不然太对不起人!居然,拔了梗,放了叶,而且开了花。一盆里七八朵,白的!只有两朵,瓣尖上有点红,我细细的用檀香粉给涂了涂,于是全白。作诗吧,除了作诗还有什么办法?专说“亭亭玉立”这四个字就被我用了七十五次,请想我作了多少首诗吧!

②这且不提。好几天了,天天门口卖菜的带着几把儿白莲。最初,我心里很难过。好好的莲花和茄子冬瓜放在一块,真!继而一想,若有所悟。啊,济南名士多,不能自己“种”莲,还不“买”些用古瓶清水养起来,放在书斋?是的,一定是这样。

③这且不提。友人约游大明湖,“去买点莲花来!”他说。“何必去买,我的两盆还不可观?”我有点不痛快,心里说:“我自种的难道比不上湖里的?真!”况且,天这么热,游湖更受罪,不如在家里,煮点毛豆角,喝点莲花白②,作两首诗,以自种白莲为题,岂不雅妙?友人看着那两盆花,点了点头。我心里不用提多么痛快了;友人也很雅哟!除了作新诗向来不肯用这“哟”,可是此刻非用不可了!我忙着吩咐家中煮毛豆角,看看能买到鲜核桃不。然后到书房去找我的诗稿。友人静立花前,欣赏着哟!

④这且不提。及至我从书房回来一看,盆中的花全在友人手里握着呢,只剩下两朵快要开败的还在原地未动。我似乎忽然中了暑,天旋地转,说不出话。友人可是很高兴。他说:“这几朵也对付了,不必到湖中买去了。其实门口卖菜的也有,不过没有湖上的新鲜便宜。你这些不很嫩了,还能对付。”他一边说着,一边奔了厨房。“老田,”他叫着我的总管事兼厨子:“把这用好香油炸炸。外边的老瓣不要,炸里边那嫩的。”老田是我由北平请来的,和我一样不懂济南的典故,他以为香油炸莲瓣是什么偏方呢。“这治什么病,烫伤?”他问。友人笑了。“治烫伤?吃!美极了!没看见菜挑子上一把一把儿的卖吗?”

⑤这且不提。还提什么呢,诗稿全烧了,所以不能附录在这里。

(载于一九三三年八月十六日《论语》第二十三期)

【注释】①敢情:北京方言,表示情理明显,结局有必然性,不用怀疑。②莲花白:历史名酒,即莲花白酒。

14. 阅读短文,填写下表。

15. 按要求赏析句子。

专说“亭亭玉立”四个字就被我用了七十五次,请想我作了多少首诗吧!(请结合加点词语赏析)

16. “这且不提”这个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7. 这篇文章语言幽默风趣,“我”对友人的言行有多次误读,试以下面一句为例,简要写出友人的本意和“我”的理解,并探究误读的原因。

示例:“友人看着那两盆花,点了点头”。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碗底香

陈小庆

①终于开饭了,他几乎是跑着奔向食堂的。

②今天做的是他最喜欢的红烧牛肉面,他看到自己饭盆里竟有好几块牛肉,最关键的是有一块还特别大,居然比一只完整的核桃还要大,他似乎觉察到打饭的师傅当时迟疑了一下,但手终于没有抖,还是将那大块牛肉给他妥妥地盛进了饭盆里。

③端着饭,走到外边,坐在一块空心砖上,虽然饿极了,虽然是他最喜欢的牛肉面,他却慢条斯理地吃着,他享受着美味。不像那个首先急着把饭里的牛肉挑着吃了的二狗子——吃那么快会很快吃完,很快吃饱,很快失去享受的时间。尤其是那块最大的牛肉,他毫无疑问地会留到最后吃,等吃完所有的面条、碎肉,喝光所有的汤之后再去细细品味,仔细享受,这叫碗底香。在他,这样吃饭也是人生一大享受!

④他一边品味着牛肉面,一边想着自己儿子小虎马上就要娶媳妇了,那个姑娘已经同意嫁给小虎了,嫁到在城里没有房子的他们农村的家了!他得多干活多赚钱,风风光光把儿媳妇娶进家门。

⑤此时,饭盆里的那块肉,几乎是支撑他力气的最有力的保障,也是他辛苦后的一份安慰。

⑥从小他就有把好东西留到最后的习惯,过去家里穷,娘做面条时,炒个鸡蛋已属最好的午饭,那时节他总是把饭先吃光,再去吃炒鸡蛋,最后嘴里的炒鸡蛋味儿会留存一下午,让人觉得生活美好有意义。他还喜欢把最甜的放在最后,把最好的消息在心底憋好久,六年级时,他破天荒地考了个年级第一,回家就一直没有吭,最后竟然没有说,还是娘听邻居小孩说的。娘看着他笑,他也笑,仿佛那最好吃的还在碗里放着,还可以享受那份惊喜。娘告诉过他,先苦后甜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他一直不舍得把那些好东西提前吃掉用掉,甚至到该吃该用时仍然还要保留好久。

⑦他喝了口牛肉面汤,滋味十足,望望那块牛肉,心里踏实极了。十六岁时他拥有了第一双回力球鞋,穿惯了黄胶鞋的他,一直舍不得穿,只在劳动节和国庆节时穿过那么几天,大部分时间还是黄胶鞋,后来他发现鞋小了,自己在十八岁时再也穿不上那尚且八九成新的回力鞋了。那双鞋,至今在家里放着,像是收藏品,曾经他想让儿子穿,儿子却无论如何也不穿。

⑧他开始品饭盆里的碎牛肉。明天据说会发工资,包工头说了两个月了,一定要在麦收之前把欠大家的去年的工钱发到手里,而他们很多人已经打算后天回乡割麦子了!

⑨碎牛肉几乎没有口感,他望了望那大块牛肉,原谅了这些碎肉。筷子却不去动一下那大的,从小养成的习惯,使他根本不会在饭还多时去动那些“镇碗之肉”的。也因为这个好习惯,他存到了一些钱,家里才翻盖了房子,儿子才能说上对象。

⑩过去在乡下,他碗里的肉或者鸡蛋一直是别人眼中的诱惑,大柳树下吃午饭,他总是会在碗里留下最好的,直到吃完了饭,才会认认真真吃掉那些最好的,让一顿饭有了悠长的香味。三十年前,在乡下,碗里有肉或者有鸡蛋,会很有面子,他是那时养成了很慢很慢吃饭的习惯的,他享受着自己碗里有宝的感觉——生活就是这么有奔头!

很多工友都吃完了,在抽烟聊天,他却还有好几口面没有吃完,他一根一根面吃着,碎肉已没有了,但他碗底有香,心里有底儿:镇碗之宝还在,动都没动呢!他们都是端着铁盆盛饭的,都是一步到位,没有再去打饭的麻烦,那么大个铁盆,足可以吃很饱。

吃完最后一根面条,喝光最后一口汤,盆里只有那个大块头的牛肉了,那深酱色的肉,吸足了调料,那要一口吞下去,能嚼上两分钟才可以咽下去。

他停顿了一下,显得郑重地夹起那块肉,多年养成的习惯,尊重食物,更要慎重对待那些最好的,那些都是生活的精华,是我们热爱生活的理由!他每次在享受最后一口美味时,都会停顿一下,调整好味觉、视觉,说高级一点应该还调整好了灵魂,准备接受那种痛快舒爽——他夹起那块肉,发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沉,也许是自己用劲过于大了吧,他调整了下呼吸,把肉隆重地送入口中,上下牙合在一起,然后他便流下了泪水……

那块让他期待了一顿饭,瞟了无数眼,几乎支撑了他全部幸福感的大块牛肉,竟然是一块切得方方正正的姜!

18.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他调整了下呼吸,把肉隆重地送入口中,上下牙合在一起,然后他便流下了泪水……

20. 第6、7小节插叙了哪些事情?有什么作用?

21. 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表现进城打工者生存的艰辛,也有人认为是倡导一种先苦后甜的生活观。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小说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2. 一花一世界:历经坎坷的紫藤旺盛,山间驿路旁的梨花幽香,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高洁,饱经风雨的桃花坚强,化作春泥的落花多情……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T_T2023-12-10 19:16T_T[湖北省网友]203.56.185.188
    我觉得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2017的配套习题很有针对性,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掌握知识。
    顶8踩0
  2. 苍苔2023-09-19 22:59苍苔[贵州省网友]203.57.222.247
    这套教材内容丰富,循序渐进,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
    顶42踩0
相关阅读
《语文园地七》一课一练|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作业天天练习题

《语文园地七》一课一练|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作业天天练习题

语文园地七学习目标1 学用字词句,学会用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会辨析形近字组词。学会半包围的字的写法。2 通过诵读名言佳句,帮助小学生积累

2023-11-25

语文园地七(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

根据以往经验,内容越少,往往也越是重点和难点,下面跟着丹格教育的老师一起看看语文园地七都讲了哪些知识点吧! 语文学习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①

2024-01-09

快快乐乐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 轻轻松松提高语文成绩

快快乐乐学习七年级语文下册《陋室铭》 轻轻松松提高语文成绩

古人作铭,常以身边的物件为题,如鼎、镜、钺、剑、枕、杖、笥奁、漏刻等,并把它们刻在器物上

2023-01-02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课文笔记 家长辅导孩子的好帮手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课文笔记 家长辅导孩子的好帮手

经常用到的查字法就是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2023-05-02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学习指导很详细)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学习指导很详细)

2 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