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古代“通缉令”的画像那么抽象 能抓到犯人全凭这一句话?

时间:2023-06-28 06:06:01

相关推荐

古代“通缉令”的画像那么抽象 能抓到犯人全凭这一句话?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都有大众所遵循的一套法律,只有大家都遵守并且维护法律的秩序,才能使一个国家犯罪率不那么高,进而使国家欣欣向荣,繁荣富强。

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同的时代“法”体现方式也都是不一样的,相信大家都在影视剧中看到过“通缉令”这样画面,那么你知道古代的“通缉令”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吗?

想要了解“通缉令”古书无疑是第一入手资料,但是古书繁杂,晦涩难以让人看懂,因此有很多人都是从电影电视作品中看到并且了解的。我们在剧中常常可以看到,朝廷在抓捕逃犯的时候,衙门捕快会拿出一张附有简单文字信息的画像,这便是古代的“通缉令”了。不过据史书记载,使用通缉令这样的方式抓捕犯人,历史上有明文记录的仅有两次。

根据史书《明史·黄绾传》中记录,“通缉令”第一次出现在山西大同兵变的时候,第二次出现在清朝时期,两次相同的地方都是画了逃犯的头像,不同的是清朝的通缉令上在头像旁边有了一些文字的描述。

众所周知,古代的通缉令头像都是用毛笔来作的,画的简单粗糙,可以说非常抽象了,和现代的照片技术简直没法比,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我们总能看到剧中捕快们根据这张抽象的“通缉令”迅速抓到犯人,大家对此都表示非常惊讶和好奇,难道捕快有特异功能吗?说来也奇怪,在古代还真的可以用这张通缉令抓到逃犯,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其中的秘密就在那几行文字上面。

生活中不乏细心的人存在,那么细心的人就会看到在逃犯头像旁边,文字描述里常常会有“悬赏银两”的字眼,是的,这就是能抓住犯人的一大秘诀,重金悬赏,朝廷会花大量的银子来抓,而民众自然也会特别有动力,哪怕错抓也不愿意放过一个可疑的人,因此逃犯基本上都无处可逃,以此让社会变得更加稳定和安宁,大大的增加了抓住犯人的几率。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秋天的波菜2023-12-10 06:24秋天的波菜[四川省网友]42.253.161.168
    也许那时人们对画像的理解和识别能力比现在更强吧。
    顶33踩0
  2. 彩蝶☆漫舞2023-09-18 18:15彩蝶☆漫舞[辽宁省网友]103.25.32.140
    这让人不禁好奇古代的通缉令是如何帮助抓到犯人的。
    顶8踩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