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大文豪也“洗稿”?杜牧的一首七律佳作 苏轼几乎整篇照抄改为词

时间:2023-06-26 07:02:02

相关推荐

大文豪也“洗稿”?杜牧的一首七律佳作 苏轼几乎整篇照抄改为词

一个优秀的作者总能化腐朽为神奇,把一些不知名的句子变成金子,让它们的名字流芳百世。

就像《滕王阁序》中的那句“秋水共长天一色”,实际上是改自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是不是突然感觉“洗稿”这事儿,原来从古时候就有了。

别以为庾信的这句诗就是原创,其实他也是“洗”了另外一位小众诗人的作品:自刘勰的“麟风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

虽然句式相似,但终究不能算抄袭。他们的句子都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和情感。与庾信的诗句相比,王勃句更加豁达、深远、朗朗上口,非常契合语境。

苏轼《少年游·重阳》,【檃栝词】中的名篇

宋朝时期的词,化用前人诗句更是多不胜数,有一种化用,尤为特别,后世将其称之为“檃栝体”。

许多文人,在创作的时候,将前人之句进行改编,从而获得与原作者思想上的共鸣,或是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叫做檃栝体。

饶宗颐说:“论者多谓此体始于东坡檃栝《归去来辞》。”也就是说,普遍认为这种檃栝词是苏轼开创的。

这个概念或许不甚清晰,我们从苏轼一首名篇来感受下檃栝词:

《少年游·重阳》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这首词,体现了苏轼那种超凡脱俗的旷达,堪称千古名篇,后世读来,备受鼓舞。

苏轼所檃栝的原作,实是杜牧七律第一之诗作

不过,苏轼此《少年游》实是檃栝了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几乎全篇照抄,试看杜牧全诗: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杜牧此诗的大致含义,与苏轼的词是差不多的。

众所周知,杜牧生在中晚唐时期,彼时朝纲混乱,正直忠义者,往往受到排挤打击。

杜牧也是如此,一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心中抑郁难了。

他在扬州寄情酒色声乐,写下了许多传唱千古的名篇,但就他个人的遭遇来说,是令人惋惜的。

此诗通篇流畅自然,无雕琢之功,挥洒自如,同时结构紧密,对仗工整。劝慰的同时,暗合重阳佳节和季节时令;

在议论中,见诗意之优美,《唐诗笺注》认为这首诗通篇浑然豪迈,非常接近杜甫。

《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认为,这样优秀的诗,在杜甫之外,已经很少见了,堪称杜牧最好的一首七律。

对比原作,苏轼旷达更胜一筹,二首作品皆流传千古

对比一诗一词,苏轼虽然改动不多,但在杜牧的情感上,他的放旷更为通达。杜牧虽然有心放旷,并以齐景公的典故反讽,但他这种放旷之中,多了一种无奈和苦涩。

例如最后一联,“只如此”,体现了一种无法超脱、无能为力的颓然,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勉励自己及时行乐。

醉也是这种结果,不醉也是这种结果,怨与不怨,都无法改变,故而杜牧诗中多是“但将”、“不用”、“何必”这种转折连词,可视为自我劝慰的结果。

苏轼檃栝杜牧之诗,则去除了原作之中蕴含的无奈、悲愤。

例如最后苏轼将“只如此”改为“谁不老”,前者是无奈的抉择,而后者是及早的勘破,在勘破之后遇到郁闷之事,所以能够坦然面对,闲庭信步。

并且词中的“年少”、“云桥”更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思想。在苏轼看来,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心若不消沉,暮年则是少年,暮气能化朝气,同时每一处都是绝美的风景,一座普通的山,亦是云峤仙山。

虽然表面看来,檃栝词不过是在前人的作品上略微改动,但是若非才高博学之人,只会做那点金成铁之事,将原作改得面目全非,像此等能够同时留名千古的,非苏轼之才,难以为之!

不得不说,这位大文豪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苏轼曾经的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触动很多现代人的心灵。如今的社会确实没有多少人能够如苏轼一般旷达与乐观,又有谁能够发自内心地喊出“此心安处是吾乡”?

所以读苏轼的诗真的可以治愈自己的心,细细品味他坎坷的人生之后,你更能感受到他的豁达与上进,着实让人奋发。我读的这本《苏轼词传》中选取了苏轼一生中所作的词和诗。

苏轼以其纯真、率性的情怀,喷薄出对事物敏锐的感触,对感情的细腻表达可谓是字字珠玑,声声血泪。

这位令人叹服的词人所作的词,均被记载在《苏轼词传》这本书中。

真想梦回从前,看看这位才子是如何的让人难以忘怀。如果在座的各位想要更加了解她,学习他的词作,小编建议大家看看这套名家词传。

它与现行中小学通用的《语文》课本接轨,许多一线语文老师倾情推荐!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诗人生平、深入了解创作背景、了解作者情感。

不但诗词量丰富,还能很好地帮助孩子们对古诗词进行理解性的记忆,了解到这个诗词背后的趣闻,从此让孩子不在认为古诗仅仅是一段枯燥无味的文字。

全套丛书采用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经典作品和名言警句,详细进行注释解读。不再孤立地讲授单篇诗词,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视角来解读诗词!

它让孩子不用再为诗词学习而发愁,家长平时读一读也可以跟着提升提升内在修养。

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购买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自找的痛别喊疼2023-12-09 18:26自找的痛别喊疼[火星网友]202.20.79.217
    @开心一号这种相互借鉴和演绎让经典不断传承,为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顶39踩0
  2. 开心一号2023-09-17 12:44开心一号[山西省网友]203.27.66.154
    这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常见现象,也展现了作家们对彼此作品的深刻影响。
    顶10踩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