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增强话语表达

时间:2023-06-24 07:24:01

相关推荐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增强话语表达

#三大体系#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系统工程中,学术期刊承载了重要功能。它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话语表达的重要载体,是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更是一个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而这个平台、窗口的从业者——编辑出版人员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近些年来,这支队伍的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2020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递交了“加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提案,呼吁加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应该说,这及时反映了学术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构建“三大体系”的内在要求

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既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为理论基础,也离不开编辑队伍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如果说理论工作者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创造者、生力军,处于这个链条的中上游,那么学术期刊编辑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发掘者、再造者,处于链条的下游,他们共同推动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繁荣。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需要有强大的编辑队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学科体系是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建设的核心,话语体系是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的具体表现和语言表达,“三大体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目前,就话语体系建设而言,仍可谓任重道远。学术期刊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和展示平台,其话语权不够,影响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编辑队伍建设出现了问题。编辑人员是学术期刊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为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期刊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学术期刊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必须增强编辑人员的专业技能。如果说增强学术期刊的话语表达和思想影响力是对编辑队伍建设的内在需求,那么,增强驾驭全媒体的能力则是对编辑队伍建设的外在要求。互联网的发展引发了媒体的革命性变革,编辑如果只用传统的沟通方式与学者、作者打交道,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会严重制约学术思想的即时传播和交流的广度。因此,学习全媒体传播技术、研究传播规律、即时互动策划选题、迅捷掌握学科学术动态、邀约知名专家学者、构建立体传播平台应该成为学术期刊编辑增强专业技能的重要内容。

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目前,学术期刊编辑人才短缺是制约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背后则是编辑入职难、单位边缘化、待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入职难造成人才进不来。因编辑岗位的高标准要求,入职需要参加全国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培训合格证》,然后持证上岗。该考试每年的通过率不高,真的成了一道门槛,拦住了一批热爱编辑工作的年轻学子。与此同时,编辑队伍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在一般非专业出版单位,编辑部的定位大多是教辅部门,编辑自然成了“边缘群体”,加之没有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待遇低,晋升难,编辑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一些学术期刊面临的困境。因此,加强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科学定位发挥编辑队伍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一是对编辑队伍科学定位。即要重视编辑队伍,将其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其创造性劳动,关心他们的成长。编辑是繁荣学术期刊的核心力量,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与编辑直接相关的期刊建设问题,如“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要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其中就有要发挥“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思想理论工作平台的作用”。这些论述无疑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和编辑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是对编辑进行合理分工定岗。学术期刊的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编辑人才?很多人说要培养复合型的编辑人才,即要有过硬的编辑业务技能,又具备较高的学术修养,还熟练掌握数字技术,善于沟通,外语能力强,必要时还要掌握出版的法律法规等。这当然是办精品学术期刊的重要条件,但这样的通才、全才在目前的期刊界恐怕是凤毛麟角。因此,为适应编辑出版行业对从业者的复合要求,建议对编辑进行合理分工定岗,分类培养,发挥各自专长,协调配合办好一本学术期刊。例如,可以将期刊编辑划为学术编辑、文字编辑和技术编辑三类岗位。学术编辑朝着“编辑学者化”方向发展。学术编辑需要有一种学术甄选的能力,决定其必须是学术共同体的一员,“入乎其内”才能共话学术、共谋选题,并及时掌握科研动态,邀约专家学者的一流稿件,如此才能适时选题策划,鉴别判断论文的价值,进而提高刊物的质量和学术品位。文字编辑主要专注语言规范、逻辑层次及准确表达等方面,目标是使文章增色生辉。技术编辑负责录入排版、新媒体制作宣传推广工作,由专业人才兼任。通过各自定岗,突出了术业有专攻,也有利于编辑腾出时间用于提高业务能力,办好学术期刊。

三是发挥学术编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原创性、主体性,学术期刊亦是如此。学术期刊的核心力量是编辑,其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办好学术期刊,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编辑具有公共情怀、批判精神和进取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然要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的使命,学术期刊编辑责无旁贷,心怀国家、服务人民,思考如何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中发挥作用,架起作者与读者、理论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桥梁,真正发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影响力的声音。科学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在不断的批判、交锋中形成的。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和主体性、形成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编辑必须坚持批判精神,与作者观点碰撞,发现优秀论文,摒弃拼凑稿件,出版有思想、有创见、有价值的好作品。进取意识是推动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不畏浮云遮望眼”,编辑要冲破眼前的困难,志存高远,发奋进取,以出版事业为傲为荣,才能“梅花香自苦寒来”。

四是努力创造编辑成长的良好环境。首先,从国家到基层的宣传出版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建设,从文化强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来推动期刊繁荣发展,然后顶层设计,由国家层面给予政策关怀,制定编辑人才激励和培养方案,从制度上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如,在学科项目申报、重要奖项评选时,拿出专项资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编辑人才;每年设置高端培训班,真正提高学术把关人的理论及业务水平。其次,学术期刊主管主办单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在岗位认定、编辑劳动量的统计、职称晋升上公平对待,机会均等,改变“边缘人”状态,打通编辑成长的顺畅通道。同时,结合行业规范要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向年轻编辑和技术编辑倾斜,创造年轻编辑快速成长的环境,及时跟踪全媒体技术的发展要求。创造条件让学术编辑参加学术活动,在学术共同体中培养专业素养,练就学术能力,与专家学者共进步,助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长白学刊》编辑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23日第1953期 作者:于延晓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季末不寂寞2024-01-11 22:33季末不寂寞[辽宁省网友]124.40.206.201
    @预见未来编辑队伍建设和话语表达增强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的内容更具影响力。
    顶8踩0
  2. 预见未来2023-11-05 17:30预见未来[内蒙古网友]203.176.172.7
    增强话语表达是提高沟通效果的关键,希望编辑们能够多加训练,提升表达能力。
    顶0踩0
  3. ┈━═☆浅色、记忆づ2023-08-30 12:27┈━═☆浅色、记忆づ[北京市网友]203.22.76.115
    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更强大的编辑团队才能带来更好的内容质量。
    顶5踩0
相关阅读
语文园地七: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人物优秀品质词语 《别董大》

语文园地七: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人物优秀品质词语 《别董大》

一、交流平台围绕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交流

2023-01-15

中考英语|风筝节气中国画进考题!突显中华文化(附真题答案)

中考英语|风筝节气中国画进考题!突显中华文化(附真题答案)

佛山南海区西樵中学英语科组长 吴金宜:篇章选材较新颖难度与去年持平2020年广东中考英语试卷命题与去年相比,题量和卷面总分与去年基本一致,但部分题

2023-09-03

四六级翻译练习之每日三句

四六级翻译练习之每日三句

皮影戏:shadow play是用来做某事的be used to do sth驱邪:驱逐赶走邪恶的灵魂或事物,drive out evil spiritsdrive out:赶走,驱除的演出the

2022-11-16

练习36正确使用词语

练习36正确使用词语

3分修路,对山水而言,破石动土,刀砍斧凿,撕裂植被是不可避免的

2023-10-31

春雨老师讲汉语语法:短语

春雨老师讲汉语语法:短语

短语有以下几类: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

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