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部编语文八下专项练习:词语理解与运用

时间:2023-06-19 05:30:02

相关推荐

部编语文八下专项练习:词语理解与运用

部编语文八下专项:词语理解与运用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叹为观止:指看到的事物多到了极点。

B.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C.销声匿迹:指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D.目空一切: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噤若寒蝉: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形容不敢作声。

B.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来。比喻来的人相继不断或事情不断地发生。

C.归省:指远游的人回家。

D.五彩斑斓: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挚爱:真挚地爱。

B. 霎时:很长的一段时间。

C. 挑拨离间:挑弄是非,破坏团结。

D. 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_智慧,_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

B.困境 启发 抚恤

C.困难 启迪 抚恤

D.困难 启发 抚慰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________,专心未必就能夺得冠军,还要看天分和机缘。然而在“专心”的行列里,________站在最后一名,也还是置身于精英之列,比那些玩忽怠惰、因循无知的人________很多。

A.结果虽然率先

B.后果 即使 领先

C.结果 即使 领先

D.后果 虽然 率先

6.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们的烦躁症来自社会结构的不稳定。________你总在担心,________这个机会不抓住,你________会被社会抛弃,所以我们一定会急躁起来。我们不顾规则,相信抓到手的________是硬通货,排队等待的永远都只是愿景。

A.所以因为才就

B.由于如果才就

C.而且如果就才

D.因为如果就才

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②玉不琢,不成器。③________是金子,________要经过开采、筛洗、熔炼、提纯,才能闪闪发光。④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⑤想成长得好,就要接受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⑥那些帮助你的人就像好的玉石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呵护你的成长之路。

(1)请给第③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语句依次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陋石变美玉B.金子发出光芒

8.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一带一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________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崭新的机遇。

(2)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文件强调,要将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和依法惩戒威慑相结合,切实做好________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方面的工作。

(3)微信等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________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

A.适合防治因而

B.适合 防止 却

C.契合 防止 因而

D.契合 防治 却

部编语文八下专项:词语理解与运用参考答案

1.[解析] A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2.[解析] C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3.[解析] B霎时:指极短的时间。

4.[解析] A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困境”指困难的处境;“困难”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根据第一空前面的“身处”可知,此处应填“困境”。“启迪”和“启发”,二者都有开导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区别在于“启迪”侧重在精神、知识等方面的开导、引导,多用于书面语;“启发”多针对具体的对象,使用范围较广。结合第二空后面的“智慧”可知,此处应填“启迪”。“抚恤”一般指(国家或组织)安抚体恤因公受伤、致残或因公牺牲及病故的人员;而“抚慰”往往指帮助其从错误、忧虑中醒悟过来,更贴合上文的“难关”和下文的“心灵”。

5.[解析] C“结果”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而“后果”指最后的结果,多用于坏的方面。结合语境,第一空应填“结果”,由此可排除B项和D项。第二空考查关联词语搭配,由句后的“也”字可知,此处应填“即使”,排除A项。

6.D

7.(1)即使也

(2)AB

8.D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粪粪2024-01-11 09:01粪粪[贵州省网友]45.115.45.119
    这本练习书循序渐进,内容贴近生活,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吸收。
    顶5踩0
  2. oSΗa○oο2023-11-03 15:50oSΗa○oο[云南省网友]43.240.86.138
    练习内容很实用,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加深记忆。
    顶0踩0
  3. 漠漠轻寒2023-08-26 22:40漠漠轻寒[甘肃省网友]122.200.116.15
    这套练习很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语,对提高语文水平很有帮助。
    顶0踩0
相关阅读
2021吉林省考行测句子填空题解答策略

2021吉林省考行测句子填空题解答策略

在省考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必考的题目,在考查过程中有一种题型叫句子填空题,这类题型虽然考查的题量不多,但是对于同学们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

2022-11-16

语言表达之“补写句子”专题练

语言表达之“补写句子”专题练

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

2022-12-01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从连贯题练起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从连贯题练起

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2023-08-19

2021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言语理解:语句表达之语句衔接题

2021上海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言语理解:语句表达之语句衔接题

那么这类题目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思路来做呢,一起来看

2022-12-07

2022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三招解决句子填空题

2022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三招解决句子填空题

原因之一在于平时不注重题目的训练,未及时掌握解题的核心方法;其二是很多同学做完题目后未进行及时反思和总结,导致对此类题目的认知永远只是停留于浅层

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