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历年国考中难度最大的申论作文题 居然是它……

时间:2023-06-15 05:21:01

相关推荐

历年国考中难度最大的申论作文题 居然是它……

2015年国考副省、地市申论作文试题,考点都是科技伦理,可视为同一试题。该试题展示了命题者的恢弘视野和前瞻眼光、对科技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深度关切和深刻思考,超越了时空和国界。

该题对考生的理论基础、思维素质、知识积累、生活经验提出很高的要求,故我认为是历年来最难的作文题。深究该题,有助于了解国考申论作文的命题特征。下面以副省题为例进行分析。

一、试题

给定材料6中划线句子写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其它要求略)

二、题意分析

1、题干关键词

科技。科技(科学)指人类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的手段,其本质特征是工具性。

科技的生命化。根据材料6,科技的生命化指科技具备生命的进化特征。进化指从生物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科技的进化指科技像生物一样,从低级(单向度、单一功能、工具性)向高级(多向度、多功能、人文性)发展。

“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的意思,指现实世界中科技的发展始终处于进化中,过去在进化,以后也将进化,进化是科技的固有特征。科技进化的本质是科技创新。

科技的人性化。根据材料5,科技的人性化指“科技与人文、个性化与大众化、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其本质指科技发展必须平衡技术与人道、共性和个性、利益和道德。由此可见,科技人性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是科技创新的目标。

中心句的含义。该句意思是:科技始终像生命一样进化,创新是科技的固有特征。未来科技的发展,必然以人性化为目标,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2、试题考点

本题考点。本题的考点是科技伦理,具体是针对科学的现实缺陷(指科技与人的对立、科技对人的异化),探讨与科学有关的价值判断,分析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本题的考点在材料6的A段中有清晰的提示,材料说“我们会不会有一天被科技征服......我们该限制它还是发展它”。

人的异化。人的异化指对人的本质被改变或扭曲。马克思主义“异化论”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任何违背这一原则的现象都是异化。异化意味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丧失,意味着人的片面、甚至畸形发展。异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人的创造物(人的物质或精神产品),例如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虚妄的信仰、物质和金钱、强大的技术等。

科技是新的异化力量。异化主要表现为外在力量对人的心灵奴役。例如,欧洲中世纪时期宗教对人性的压迫,导致人成为宗教的奴隶;再如,资本主义兴起后,资本对人性的压迫,导致人成为资本和金钱的奴隶。当代科技高度发达、力量强大,可能从人的工具变为人的主宰,值得人们警惕。如材料5、6中指出,科技与人存在对立,科技可能是新的异化力量。

如何解决科技异化人。解决科技异化人的关键有二,一是落实以人为本,走科技人性化之路;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它们在材料中有充分的阐述。

材料5中,观察家强调“必须赋予高科技产品以新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即在科技与人的关系中,重申人的主体地位和至高价值。材料6中,凯文强调“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意思是科技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符合人类的需要,两者必须相向而行,不可背道而驰。

材料6中,海德格尔认为“救赎即植根并发育于技术的本质之中”,其意指科技的既有缺陷,最终应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加以克服。

3、题意总结

结合上述,本题的题意是:针对科技异化人的倾向,探讨科技创新中科技人性化的重大意义。根据材料5对科技人性化的定义,本题主要要求探讨科技创新中如何贯彻人性化的三个原则: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平衡、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三、现有范文的缺陷

本题有效写作基于两个前提:一是深刻认识异化的本质;二是深刻认识科技人性化的内涵。

绝大部分机构和申论名师的范文没有突破以上两前提,基本上近于闭着眼睛说瞎话。这些范文的缺陷表现为:离题偏题、观点含糊、观点错误、认识肤浅、内容空洞、语言浮夸、思路混乱、抄材料、凑字数。有心深究的朋友,建议你去找那些范文对照,一抓一个准。

不过这次情有可原,因为本题确实难度较大,靠这些“申论名师”的三脚猫功夫,脑皮撑破了也写不好。当然,考生希望从这些范文中得到启发,无异于缘木求鱼。

四、我的范文

人性化——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

20世纪科技突飞猛进,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极大改观。随着其工具向度不断加深,科技日趋强大,甚至可能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化力量。要破解这一科技发展的“悖论”,唯有依靠以人性化为目标的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应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应追求科技与人文的平衡。人文的本质是人道,即人是万物之主、人的价值至高无上。当前科技与人文的对立甚至使人类匍伏于科技脚下,并非危言耸听。例如,现代物理的发展,改变了人类能源利用的面貌,但大量核武器成为人类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现代化学丰富了人类的物质世界,但也带来生化武器和新型毒品。再如,抗生素的应用,使人类战胜疾病的同时降低了自身的免疫力,为下一次疾病埋下伏笔。还有,科技发展助长物质至上主义,使人成为物质的奴仆,造成普遍的精神空虚和道德沦丧。总之,人类在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同时,也造就了可能导致自我毁灭、自我沦陷的异化力量。要扭转这一局面,唯有在科技创新中注入人文精神,重申人的主体地位和无上价值。如此,科技才是人类的真正福音。

应追求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平衡。个性是个体价值的窗口,舒展个性是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大众化的目标在于普及,是从无到有;个性化的目标在于优化,是从有到优。科技产品的个性化,意味着物的功能和人的意愿“合一”,意味着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及对个性需求的满足,体现科技以人为本的宗旨。因此,平衡大众化和个性化并克服产品的单一呆板,是未来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已有不少先行范例。例如,在社交媒体领域,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其他自媒体的大量涌现,既满足了一般表达需求,也彰显了用户个性。在生产领域,汽车和电子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已悄然兴起。在国家层面,德国工业4.0计划深刻洞察科技的未来趋势,大力推广个性化定制和小批量生产。

应追求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科技的社会效益,本质上是科技产品应有的道德价值和社会责任。当前某些科技产品滋生道德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危害生态环境是不争的事实。例如,互联网普及产生“马太效应”,加大城乡和阶层的分化;网络游戏滋长了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和价值虚幻;塑料带来“白色污染”,造成难以补救的环境污染;汽车尾气和空调冰箱中的弗利昂,恶化了大气环境;生长激素、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的健康;高科技产品滋生新型犯罪,如网络诈骗、新型传销等。要改善这一局面,唯有在未来的科技创新中平衡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加强研发者、生产者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如此,科技创新才能促进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科技产品才是人类的真正朋友。

青山遮不住,绿水东流去。我们相信,科技和人的矛盾不但无法阻止科技前行的步伐,而且为科技进化提供方向和动力。以人性化为目标的科技创新,预示着科技和人类共同发展、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这个美好愿景,正如未来学家凯文所说的“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

欢迎大家关注本号,更多干货,我将一一呈上。本号发表的文章包括:

《2018国考申论作文题深度解读——看命题者如何“挖坑”让你跳》

《再看看我的申论范文——“以水为师”,你不服不行》

《晒晒我的申论范文——2016年国考(副省)》

《晒晒我的申论范文——2018年国考(副省)》

《看看我的2018年国考(地市)申论范文,你不服不行》

《申论小题如何做答才算“深刻、全面”——以2016年国考申论试题为例》

《揭一揭部分机构小题答案的“硬伤”——答题思路漏洞》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疼べ深深入戏2024-01-10 17:27疼べ深深入戏[北京市网友]116.218.244.150
    居然是这个?国考不是要招人吗,怎么还要这么难的题目。
    顶26踩0
  2. 听,诗的人2023-11-01 21:25听,诗的人[宁夏网友]203.18.7.243
    这个申论作文题目简直就是智力风暴啊,想想就头大。
    顶46踩0
  3. 冲淡了我的回忆2023-08-24 01:23冲淡了我的回忆[贵州省网友]117.122.245.191
    太难了吧,完全没有准备好应对这个题目!
    顶0踩0
相关阅读
短时间取得申论的高分之策

短时间取得申论的高分之策

但考试有很多技巧可以使用,看起来很难提高的一门课,其实掌握了方法是可以速成的,有道是得中论者得天下,下面笔者就通过问答的方式,展示申论备考的基

2007-09-18

晒晒我的申论范文——2018年国考(副省)

晒晒我的申论范文——2018年国考(副省)

机构范文总体上良莠不齐,箩筐里好货不多

2023-06-01

山西省申论成绩前十五名考生 教你短时间内提高成绩(特稿)

山西省申论成绩前十五名考生 教你短时间内提高成绩(特稿)

不是说这些培训老师水平一定欠佳,而是说脱离了实践,谁的经验都是暂时的或者是一时一地的,不具有时效性和直接现实性,或者是权威性

2023-05-23

20年浙江省考大作文:优秀文章欣赏

20年浙江省考大作文:优秀文章欣赏

今天有个学员根据分享的理论+政策框架,写了2020年浙江省考大作文,我看完眼前一亮,基本可以说是完美的,分享给大家参考学习!传统制造业发展关键在变当

2023-11-11